〈列王纪〉下 3:17 因为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虽不见风,不见雨,这谷必满了水,使你们和牲畜有水喝。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3:1-27
犹大王:罗波安→亚比央→亚撒→约沙法
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一世)→拿答→巴沙→以拉→心利→暗利→亚哈→亚哈谢→约兰
亚哈的儿子亚哈谢做王两年就死了,因为没有儿子,因此由他的兄弟约兰接续他做王。因此说是亚哈的儿子约兰在撒玛利亚登基。作者对他的评语是,约兰比他老爸好一点点,因为除掉亚哈和耶洗别所立的巴立柱像,但还是拜金牛犊。作者何等细心,让我们知道即使是小小的功过,神都鉴察。
这是约沙法还在世时的一场联合战事。根据考古学家在18世纪,曾于亚嫩河发现摩押王米沙在主前九世纪刻的石碑。那时以色列人由暗利和其子孙作王,他们曾统治摩押。大约在亚哈谢作王的第二年,摩押王背叛,石碑上记载那时开始不再进贡。亚哈谢死后,他的儿子约兰要去攻打摩押,重新叫摩押纳贡,但是自知兵力不足,因此邀请犹大王约沙法一起进攻摩押。
约沙法很快就答应了约兰的邀请:“我肯上去。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我的马与你的马一样。”可能那时约沙法刚刚战胜摩押和亚扪等国的攻击,有了战胜的经历,因此信心满满。更何况他已经娶了亚哈的女儿为媳妇,于情于理都不能不去帮忙。摩押王米沙在北方边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因此约沙法选了一条绕过旷野的路去攻打摩押。这条路得从撒玛利亚经过耶路撒冷、希伯仑、亚得拉,再经以东的旷野才能进攻摩押。因此他们也邀请了以东王一起去进攻摩押。
这么一绕走了七天,军队和牲畜都没有水喝,情况十分恶劣。在温哥华这样凉爽的地方,只要一天不喝水也会感到辛苦,何况在中东那种太阳高照的地方,没有水喝真是一大苦难。有人说,几天不吃东西没关系,但是只要三天没水喝,人就会失去意识。因此可以禁食四十天,但是禁食时还要进液体、流质,人才能活下来。试想一下,那么多天没水喝,军队可能都东倒西歪,胡言乱语,因为意识不清楚了。难怪以色列王约兰要先哀呼:“哀哉!耶和华招聚我们这三王,乃要交在摩押人的手里”。
但是约沙法看到这种情形,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要找耶和华的先知。神说:“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29:13)。”在新约里,主也应许:“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太7:8)”约沙法要找耶和华的先知,神就立刻让人想起,以利沙就住在附近。于是三个王都下去见以利沙。在这里,我们看到因为有约沙法在,他懂得要尊重神的先知,所以没有派人去叫以利沙过来,反而是三个王一起去见以利沙。
以利沙一见以色列王约兰就毫不留情地讽刺他:“去问你父亲的先知和你母亲的先知吧!”以色列王的回应是:“耶和华要借着摩押王把我们这三王都灭了,你还不帮助我们?”神依然借着以利沙想唤醒以色列王,认识谁是你可以倚靠的神啊!以利沙对以色列王说明,他肯帮忙是因为约沙法在其中,约沙法是敬畏神的王,所以他才会出手相助。
以利沙这次要藉一个弹琴的来感受神的灵的带领。我们有时也觉得借着诗歌,更可以感受到神的安慰和同在,不是吗?以利沙预言,神必赐下水使众人和牲畜都有水喝,并且必使他们此役得胜。他们虽不见风,不见雨,但是那谷必满了水。为什么?因为神希望他们明白这是耶和华的作为,唯有耶和华是神,是使无变有的神。不见风,不见雨,这谷却能充满水,这是只有耶和华能成就的奇事。不见风不见雨,却要在这谷中满处挖沟,因为神应许这谷必满了水。所以人若相信,就会努力去挖沟,在不见风不见雨的时候去挖沟。
我们的人生也会有干枯的时候,但是神的应许与我们同在,当我们努力挖沟时,神的恩典就会充各沟渠。努力挖沟是人该做的,怎样供应则是神的事情。我们不要因为不见风不见雨,而以为事不可为,因为在神凡事都能。果然,在第二天献早祭时,有水从以东而来,遍地就满了水。不见风不见雨,却大得供应;并且还有得胜的应许。有学者认为有水从以东而来,是指当地山洪爆发。这三王获得饮水的供应恰好在摩押王召集众人争战的前一天。也就是说,当摩押兵出来时,这三王的兵已经有力气打战了。神的时间何等奇妙。
摩押众人一心只想抢夺财物,看到对面水红如血,以为三王互相攻击,尽都灭亡。没想到一进以色列的军营,以色列人十分勇猛,打得他们招架不住。三王一直追杀到摩押境内,边追边拆毁城邑,抛石填满一切美田,塞住一切水泉,砍伐各种佳树。吉珥‧哈列设是摩押的首都,首都之外只剩一堆石头。摩押王可能觉得以东王的军力比较薄弱,想从那里突围,不料也是不行。摩押王在无法可想之下,把长子献为燔祭。这事使以色列人遭到神的大怒,因为耶和华神最恨恶以人为祭,那是外邦人被邪灵所蒙骗而有的作法。例如,摩押人拜假神基抹,便是献人为祭,流了许多无辜者的性命。“以色列人遭遇耶和华的大怒”,又有说是“遭人痛恨”,总之以色列遭到极大的反弹,以致无法再打下去。只好摸著鼻子回家了。从此摩押就脱离以色列的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