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9:27-29 彼得就對他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將來我們要得什麼呢?」28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 29 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親、母親、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
馬可福音 10:28-30 彼得就對他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了!」 29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兒女、田地, 30 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
路加福音 18:28-30 彼得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自己所有的跟從你了!」 29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神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 30 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
馬太福音 20:1-16
「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出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做工, 2 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 3 約在巳初出去,看見市上還有閒站的人, 4 就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也進去了。 5 約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這樣行。 6 約在酉初出去,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裡,就問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整天在這裡閒站呢?』 7 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他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 8 到了晚上,園主對管事的說:『叫工人都來,給他們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 9 約在酉初雇的人來了,各人得了一錢銀子。 10 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
11 「他們得了,就埋怨家主說: 12 『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 13 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 14 拿你的走吧!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 15 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因為我做好人,你就紅了眼嗎?』 16 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
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耶穌用「今世得百倍,來世必得永生」回答彼得的問題後(太19:27-29,可10:28-30,路18:28-30),接著用葡萄園工人的比喻來回應彼得後半段的問題「…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
耶穌用比喻(太20:1-16)說: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做工,在巳初(早上九點)、午正(中午十二點)、申初(下午三點)、酉初(下午五點)不同的時間出去,不斷地找人來園裡做工;到了晚上,園主交代管事的給工人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各人都得了一錢銀子(當時的人一天的工資就是一錢)。
比喻的結尾描述那先雇的人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於是埋怨家主說:「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工作的比較、身分的比較是世界常見的現象,同工同酬、不同工不同酬是人視為正常的價值觀;但是,耶穌描述的天國裡,沒有比較,只有恩典,恩典沒有大小,都是完全的、滿足的。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3:16)這句話是耶穌對法利賽人尼哥底母所說的教訓,提醒他脫去猶太人是神的選民的優越感,明白福音是給一切相信的人。這句話是福音的真諦,是我們熟悉的,是給每一位信主的人,我們相信:
因信稱義,大罪小罪都得拯救,拯救沒大沒小,就是赦免。
與主同工,多做少做都得獎賞,獎賞不多不少,就是永生。
耶穌在「撇下」的教導和葡萄園工人的比喻都用「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太19:30,20:16)當做結論,提醒我們信主的人需時刻儆醒,不要被這些事絆倒,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天國的子民(泥土音樂專輯4-就在這裡)
我們是天國的子民,我們是上帝的寶貝,
我們是光明之子,神兒女,我們是天國的子民。
我們要彼此真誠相愛,我們要活出聖潔生命,
讓世人從我們身上聞到,耶穌的馨香之氣。
我們要在主裡面合一,我們要活出愛的生命,
讓世人看見我們就知道,我們是天國的子民。
彼得前書2: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我們是天國子民,我們是神的寶貝,我們是光明之子,
我們是天國子民,我們要彼此相愛,我們要彼此合一,我們是天國子民。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