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可福音 4:35-41
35 當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 36 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 37 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 38 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 39 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地平靜了。 40 耶穌對他們說:「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 41 他們就大大地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馬太福音 14:24-32
24 那時船在海中,因風不順,被浪搖撼。 25 夜裡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裡去。 26 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就驚慌了,說:「是個鬼怪!」便害怕,喊叫起來。 27 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28 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 29 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 30 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 31 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疑惑呢?」32 他們上了船,風就住了。
加利利海低於海平面213公尺,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海拔第二低的湖泊(僅高於其南側的鹽水湖死海)。
加利利海東邊的高原比西邊的山地高,夜間高原的地表空氣比加利利海湖面空氣冷卻得快,較冷和密度較大、較重的空氣從高原邊緣吹向加利利海,形成一股局部性沉降氣流,稱之為「下降風」(Katabatic Wind)。
這股強勁的下降風就是耶穌和門徒在加利利海上所經歷的風浪,十七世紀著名荷蘭畫家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描繪了福音書記載,耶穌與門徒在加利利海的風暴中航行,耶穌平息風暴的海難情景,這是林布蘭唯一以航海為題材的作品。
我們想望擁有不斷流入、流出的「加利利海的生命」,還要領受加利利海的風浪,不斷經歷生命的風浪、挑戰。當我們信心軟弱時,我們可以叫醒在船尾睡覺的耶穌,斥責風浪,挪去挑戰(可4:35-41);我們也可以尋求信心的操練,接受在風浪中耶穌的命令,走向風浪,與祂一起勝過挑戰(太14:24-32)。
「加利利海的生命」是不斷流入、流出的生命,常享有「新鮮的恩典」,且常經歷「主同在的風浪」。
恩典之洋(即使我仍會軟弱)(約書亞樂團專輯-點燃)
祢在水面上呼喚著我,跨入未知,深怕失落,
在奧秘中當我尋見祢,在深海裡,我仍站立。
我全心呼求祢聖名,我的眼單單仰望祢,
大海翻騰,我卻安息,在祢懷裡,因你屬我,而我屬你。
水深之處,祢恩典湧流,祢手掌權,牽引著我,
就在我深陷恐懼軟弱,祢永不失手,扶持著我。
聖靈引領,使我信心沒有界線,讓我能行走在水面,呼召我快跑跟隨,
你牽引我,讓我更深與祢同行,使我信心更加堅定,在我救主同在裡。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