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可福音 4:35-41
35 当那天晚上,耶稣对门徒说:「我们渡到那边去吧。」 36 门徒离开众人,耶稣仍在船上,他们就把他一同带去;也有别的船和他同行。 37 忽然起了暴风,波浪打入船内,甚至船要满了水。 38 耶稣在船尾上枕着枕头睡觉。门徒叫醒了他,说:「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吗?」 39 耶稣醒了,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静了吧!」风就止住,大大地平静了。 40 耶稣对他们说:「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 41 他们就大大地惧怕,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
马太福音 14:24-32
24 那时船在海中,因风不顺,被浪摇撼。 25 夜里四更天,耶稣在海面上走,往门徒那里去。 26 门徒看见他在海面上走,就惊慌了,说:「是个鬼怪!」便害怕,喊叫起来。 27 耶稣连忙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 28 彼得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 29 耶稣说:「你来吧!」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 30 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著说:「主啊,救我!」 31 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32 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
加利利海低于海平面213公尺,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海拔第二低的湖泊(仅高于其南侧的盐水湖死海)。
加利利海东边的高原比西边的山地高,夜间高原的地表空气比加利利海湖面空气冷却得快,较冷和密度较大、较重的空气从高原边缘吹向加利利海,形成一股局部性沉降气流,称之为「下降风」(Katabatic Wind)。
这股强劲的下降风就是耶稣和门徒在加利利海上所经历的风浪,十七世纪著名荷兰画家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描绘了福音书记载,耶稣与门徒在加利利海的风暴中航行,耶稣平息风暴的海难情景,这是林布兰唯一以航海为题材的作品。
我们想望拥有不断流入、流出的「加利利海的生命」,还要领受加利利海的风浪,不断经历生命的风浪、挑战。当我们信心软弱时,我们可以叫醒在船尾睡觉的耶稣,斥责风浪,挪去挑战(可4:35-41);我们也可以寻求信心的操练,接受在风浪中耶稣的命令,走向风浪,与祂一起胜过挑战(太14:24-32)。
「加利利海的生命」是不断流入、流出的生命,常享有「新鲜的恩典」,且常经历「主同在的风浪」。
恩典之洋(即使我仍会软弱)(约书亚乐团专辑-点燃)
祢在水面上呼唤着我,跨入未知,深怕失落,
在奥秘中当我寻见祢,在深海里,我仍站立。
我全心呼求祢圣名,我的眼单单仰望祢,
大海翻腾,我却安息,在祢怀里,因你属我,而我属你。
水深之处,祢恩典涌流,祢手掌权,牵引着我,
就在我深陷恐惧软弱,祢永不失手,扶持着我。
圣灵引领,使我信心没有界线,让我能行走在水面,呼召我快跑跟随,
你牵引我,让我更深与祢同行,使我信心更加坚定,在我救主同在里。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