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 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 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 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以賽亞書 6:9-10

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10 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

馬太福音第13章記載耶穌坐在船上,對著岸上眾人,傳講撒種的比喻,耶穌用「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作為比喻的結尾(太13:3-9)。當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個門徒問他這比喻的意思(可4:10),耶穌用以賽亞的預言(賽6:9-10)回應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太13:14-15)接著,耶穌就對門徒講解撒種的比喻。

舊約時代,神差遣以賽亞先知傳講神的話給悖逆的百姓,也預示他們故意不領受,且預知猶大人的結局就是被擄掠,應許之地也隨之荒廢。在耶穌的時代,猶太人大半拒絕接受耶穌的教訓,故意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同他們悖逆的祖先。所以耶穌用比喻講道,讓那些無心聽的人無法瞭解,但對於那些願意尋索真理的人,比喻就成為傳揚神國奧秘的媒介。

耶穌講論八福,第一個就談到:「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3)「虛心的」原文是貧窮的、低劣的、堪憐的,是仰仗別人養生的,這裡可以詮譯為「靈裡貧窮的」,渴慕尋求真理的。

「虛心」的人可以承接神的恩典和福氣,是有福的!「虛心」的人可以領受耶穌的教訓,明白天國的道理,天國是他們的。

神給世人的應許:…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賽66:2)

「虛心」讓我們眼睛能看見,耳朵能聽見,心裡能明白,回轉得醫治,得赦免。


奧秘(天韻合唱團專輯-歡唱)

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
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人心未曾想到。
從日出到日落,從短暫到永遠,
神的眼目眷顧敬畏祂的人,永不停歇。
誰知道主的心,誰能領會神的事,
藉著聖靈向人顯明,向人顯明。
誰知道主的心,誰能領會神的事,
愛神的人都要見證奇蹟,都要見證奇蹟。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