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壹書4:7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

以賽亞書46:3-4 雅各家,以色列家一切餘剩的,要聽我言!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揣。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揣。我已造做,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

一位帶著工程帽、穿著沾滿污漬工作服、皮膚黝黑的父親徘徊在校門口,心裡忐忑不安地想著,下了課的小明今天是否又是衣衫不整、鼻青眼腫,可能還伴隨著老師的告狀:「誰是小明的爸爸?」

一群孩子蜂湧而出校門,宏亮的聲音冒出:「那個沒打領帶、黑黑的,就是我爸爸!」父親望著迎面而來的小明,帽子歪了,鞋帶鬆了,書包沒扣好…,衣衫看來完整,還擠眉弄眼,父親長舒一口氣。跟在後頭的老師,微笑揮手說:「小明的爸爸,明天父親節,歡迎你出席家長座談會。」父親點了個頭,牽著小明的手離開校門口。

父親節到了,小明早就預備給爸爸一個驚喜。他存了零用錢,買了條領帶,親手寫一張卡片:「親愛的爸爸,謝謝你努力工作,讓我有飯吃、有家住。這條領帶是我買的,希望你戴著它來學校接我,像同學們的爸爸一樣,讓大家知道你是世界上最棒的爸爸!愛你的兒子,小明。」

爸爸收到禮物後感動得眼眶泛紅,立刻戴上領帶,然後看著鏡子沉默了一下。媽媽走過來問:「怎麼了?不喜歡嗎?」爸爸苦笑說:「不是不喜歡…,只是這條領帶上寫著『我是小明的爸爸』,我今天要出席家長座談會。」

爸爸戴著那條領帶參加家長座談會,校長看了笑說:「你兒子真有眼光,這領帶我也想要一條!」

「愛」的起頭是承認與接納,「他是我父親/他是我孩子」;「愛」的實踐是實質且長久的擁有,無論健康或殘缺、順境或逆境、成功或失敗、貧窮或富有;「愛我父親/愛我孩子」更是勇氣與信心的堅持。這「愛」是從神而來(約翰壹書4:7),我們從「愛我的天父」身上學習且成長。

祂說:「…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以賽亞書46:3-4)

學習領受天父的愛,我們就可以「愛我的父親/愛我的孩子」。

愛我的天父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