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9:26  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

馬太福音5:13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馬太福音5:13)

徐賓諾護理師(Alfhild J. Gislefoss)和紀歐惠醫師(Bjarne Gislefoss)是埔里人最感念的阿公、阿媽。1950年代,這兩位來自挪威的醫師夫婦,離開安穩的歐洲生活,來到缺乏醫療、物資匱乏、疾病肆虐的台灣埔里山區。他們沒有帶來富裕的資金或豪華的設備,帶來的是一種「鹽」的力量,真誠的愛與醫治的心。

徐賓諾從小立志成為宣教士,他選擇成為一名護理師。1943年,進入奧斯陸護理學校學習,畢業後立刻獻身於醫療宣教的事工。1952年,他受挪威協力差會差派,坐了三個月的船來到台灣,先到馬偕醫院,再到新莊痲瘋病院,最後在埔里基督教醫院(簡稱「埔基」)落腳,並加入由美籍宣教士孫理蓮與謝緯醫師所創辦的「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開始異鄉醫療的傳道生涯。

紀歐惠生於丹麥哥本哈根,在挪威長大,1939年就讀奧斯陸醫學院,取得醫師執照後,赴美國研習麻醉醫學成為麻醉專科醫師。1960年代台灣流行小兒麻痺,許多肢體殘障患者需要矯正手術,她受邀來台灣指導麻醉技術。1963年,她被挪威路加信義會指派到埔基為偏遠山區作醫療工作。隨後,紀歐惠與徐賓諾就因同鄉情誼與共同志向而結為連理,他們共同創辦了「小兒麻痺之家」(1966年),為肢體殘障兒童提供免費矯正手術、復健與教育機會。

他們行醫不揚聲,默默地融入社區,讓信仰化作行動與愛,正呼應了馬太福音5:13‑16「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界的光…。」的教導:透過謙卑、無聲的付出,帶來改變與希望。

紀歐惠於2010年安息主懷;徐賓諾在2022年於挪威安然離世,享年近百歲。台灣為他們舉行追思禮拜、頒獎褒揚與追憶。

徐賓諾和紀歐惠的相關資料摘自《新觀念》月刊(2000年5月)及維基百科。

鹽與光的生命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