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22:42 說:「父啊!祢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祢的意思。」

哥林多後書1:24 我們並不是轄管你們的信心,乃是幫助你們的快樂,因為你們憑信才站立得住。

在生命與信仰的旅程中,我們常渴望愛神、跟隨主、幫助人,也願意盡己擺上。然而,稍不留心,這些美好的追求也可能失去焦點,落入自己的捆綁或驕傲中。

愛神而不失神」:愛神是對焦於神,不僅是火熱的感動、虔誠的外表、實際的服事,也需要在生活中實質的「與神同在」。若愛神變成了「愛感覺多於愛真理」、「愛事工多於愛神」,忽略了禱告、聆聽、與神親近,就可能「失焦於神」。真正的愛神,是在每一個時刻與祂同在。

跟主而不自主」:跟隨主是主權交託,跟隨主的引導,不是高喊主名,卻是堅持己意、偏行己路。若口裡說跟隨,內心仍抓緊自己的慾望與計畫,就變成「掛名跟隨,實則自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祢的意思。」(路加福音22:42)祂成為我們主權交託、緊緊跟隨的榜樣。

助人而不役人」:愛鄰舍、幫助人是愛的自然流露,讓人得著自由、成長,能靠神站立。若幫助變成操控,甚至讓對方因感恩或愧疚而「役於人」,那就失去了愛的本質。保羅說:「我們並不是轄管你們的信心,乃是幫助你們的快樂,因為你們憑信才站立得住。」(哥林多後書1:24)助人,不役人,助人連結於神。

盡己而不誇己」:盡己是忠心託付,盡責地完成被呼召、託付的事,不是為了贏得稱讚、高舉自己。耶穌提醒門徒:「你們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路加福音17:10)盡己而不誇己,就是把榮耀歸給神。

讓我們一起警醒:愛神而不失神(對焦於神),跟主而不自主(主權交託),助人而不役人(愛的流露),盡己而不誇己(忠心託付)。

得勝者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