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145:17 耶和華在祂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在祂一切所做的都有慈愛。
約翰福音1: 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約翰福音3: 16-17 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17 因為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
在歷史傳承中,「公義」和「慈愛」是猶太人代代經歷、且傳頌的兩個神的屬性。詩人說:「公義和公平是祢寶座的根基;慈愛和誠實行在祢前面。」(詩篇85:10),大衛也以他生命的經歷,見證說:「耶和華在祂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在祂一切所做的都有慈愛。」(詩篇145:17)
然而,從舊約聖經所描述猶太人和外邦人間的滄桑、血淚歷史裡,我們也許試想,猶太人會問:「祢的慈愛在哪裡?」,外邦人當然也會問:「祢的公義在哪裡?」;而我們則是一頭霧水,不易看出或分辨「公義」和「慈愛」,進而認識那位創造的神,還有「祂與我有何關係?」。
聖經是描述神與人的關係,仔細數算一下,「公義」一詞在舊約出現227處,新約僅有36處;「慈愛」一詞在舊約出現188處,新約僅有6處。看來在新約中,「公義」和「慈愛」用以描述神屬性的次數減少了許多,神的屬性改變了嗎?
當然不是,使徒約翰點出重點:「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翰福音1:18),他特別強調:「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1: 14)。神差遣祂獨生子,帶出「恩典」和「真理」,藉以表明祂自己,也闡明祂的「公義」和「慈愛」。
在父獨生子耶穌身上,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經由「恩典」和「真理」來認識並接受愛我們的天父。我們數算,「恩典」一詞在舊約出現20處,新約卻有35處;「真理」一詞在舊約出現10處,新約則有56處。
耶穌在約翰福音3: 16-17闡明「恩典」和「真理」的真義,祂說:「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
這段經文同時表達了恩典和真理來自耶穌,「神愛世人,賜下祂的獨生子」是真理,「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是恩典。藉著耶穌,我們領受恩典和真理,也得以認識神的公義和慈愛,我們深知「神愛世人」,而且你我是被愛的其中一位。
神愛世人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