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8:14-21   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沒有別的食物。 15 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 16 他們彼此議論說:「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餅吧?」 17 耶穌看出來,就說:「你們為什麼因為沒有餅就議論呢?你們還不醒悟,還不明白嗎?你們的心還是愚頑嗎? 18 你們有眼睛看不見嗎?有耳朵聽不見嗎?也不記得嗎? 19 我掰開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籃子呢?」他們說:「十二個。」 20 「又掰開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筐子呢?」他們說:「七個。」 21 耶穌說:「你們還是不明白嗎?」

「吃飯囉!」太太吆喝著。「好吃的嗎?」總是有個期待,「哇!吃草哩!苜蓿芽…」在驚嘆中享用晚餐。女兒抱著小紙盒進家門。「好吃的嗎?」歡迎她回家。「來來來!吃吃看!一本書。」女兒逗趣著回應。

在家裡,自己口頭禪「好吃的嗎?」似乎多過於「感謝主!」

「活在恩典很隨意,認知恩典不經意」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寫照,耶穌的門徒似乎也是如此。

馬可福音8:13-21記載,耶穌囑咐門徒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小心他們在律法、物質主義方面的錯誤教導,然而,門徒卻將耶穌所說的酵(酵指的是教導、教訓)誤為餅所需的酵,以為耶穌質疑他們沒有帶餅。

耶穌看出來,就說:「你們為甚麼因為沒有餅就議論呢?你們還不省悟,還不明白嗎?你們的心還是愚頑嗎?你們有眼睛,看不見嗎?有耳朵,聽不見嗎?也不記得嗎?」

「我擘開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籃子呢?」他們說:「十二個。」「又擘開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筐子呢?」他們說:「七個。」耶穌說:「你們還是不明白嗎?」

聖經裡十二和七都有完全、完整的涵義,用餅剩餘的零碎裝滿了十二個籃子、七個筐子代表了主供應的恩典足夠且有餘,耶穌是恩典的主。

「看不見嗎?聽不見嗎?不記得嗎?不明白嗎?」這段耶穌教訓門徒的嚴厲對話,也是針對活在恩典當下的我們,一段很重要的提醒,「活在恩典需留意,認知恩典要在意」,因此,我們享有「主的恩典真滿意(真滿溢)」。

我心喜樂滿溢Bahagiaku Penuh

(印尼歌曲,真道教會翻譯)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