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Hui Lin

十月是大學生申請碩士班甄試入學的時候,不少學生email來信請託提供推薦信,幫助他們完成各個學校的申請與推薦作業,也盼望因此被錄取而能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學生來信請託總是會先強調他曾修過我的課、收穫良多…,既然是我教過的學生,我必然應該為他寫推薦信。花了兩天的時間,總算把二十多封推薦信上網送出,這期間發現蠻特殊的兩個現象:

半數學生的學業成績是在中下,特別是我教過他們的課,他們在email中聲稱收穫良多的課,有的人六十分出頭,也有的人被當掉。推薦信上我努力尋找各式理由為他們說明,初上大學適應不良、社團活動太多…,再加上課業急起直追、成績突飛猛進…,總之學業表現良好,深具未來發展潛力。

另一現象是所有學生申請未來發展的研發領域都偏離我教授他們的基礎課程領域,我納悶他們為何找我(與他們尋求新興領域較無直接關聯)寫推薦信?是否我常在課堂上鼓勵他們拓展視野、多元學習、迎接挑戰?有點感嘆為何沒有學生想投入我熟悉的領域!

寫完推薦信,我相信他們擁有一顆尋得未來的心,我也相信他們必能尋得自己的未來。於是,在推薦信最後的選項中,極力推薦、推薦、勉予推薦、不推薦,我為所有的學生加上「竭力推薦」,將他們的未來交在神手中!

使徒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談到「薦信(推薦信)」:「你們顯明是基督的書信,藉著我們服事(而寫成)的,不是用墨寫的,而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版上,而是寫在肉心版上。」(哥林多後書3:3)

一封薦信,有如風帆,乘載過去,航向未來。
信主的人,靠著基督,寫成薦信,寫在心版;
我們願意,抹去失敗,迎向未來,得著盼望。

詩歌創作-一封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