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Hui Lin

十月是大学生申请硕士班甄试入学的时候,不少学生email来信请托提供推荐信,帮助他们完成各个学校的申请与推荐作业,也盼望因此被录取而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学生来信请托总是会先强调他曾修过我的课、收获良多…,既然是我教过的学生,我必然应该为他写推荐信。花了两天的时间,总算把二十多封推荐信上网送出,这期间发现蛮特殊的两个现象:

半数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在中下,特别是我教过他们的课,他们在email中声称收获良多的课,有的人六十分出头,也有的人被当掉。推荐信上我努力寻找各式理由为他们说明,初上大学适应不良、社团活动太多…,再加上课业急起直追、成绩突飞猛进…,总之学业表现良好,深具未来发展潜力。

另一现象是所有学生申请未来发展的研发领域都偏离我教授他们的基础课程领域,我纳闷他们为何找我(与他们寻求新兴领域较无直接关联)写推荐信?是否我常在课堂上鼓励他们拓展视野、多元学习、迎接挑战?有点感叹为何没有学生想投入我熟悉的领域!

写完推荐信,我相信他们拥有一颗寻得未来的心,我也相信他们必能寻得自己的未来。于是,在推荐信最后的选项中,极力推荐、推荐、勉予推荐、不推荐,我为所有的学生加上「竭力推荐」,将他们的未来交在神手中!

使徒保罗对哥林多教会谈到「荐信(推荐信)」:「你们显明是基督的书信,借着我们服事(而写成)的,不是用墨写的,而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而是写在肉心版上。」(哥林多后书3:3)

一封荐信,有如风帆,乘载过去,航向未来。
信主的人,靠着基督,写成荐信,写在心版;
我们愿意,抹去失败,迎向未来,得着盼望。

诗歌创作-一封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