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6:31 約阿施回答站著攻擊他的眾人說:「你們是為巴力爭論嗎?你們要救他嗎?誰為他爭論,趁早將誰治死。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毀他的壇,讓他為自己爭論吧!」
閱讀經文:〈士師記〉6:19-40
神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基甸不敢相信他真是從耶和華神來的,因此要他等一等。基甸做了無酵餅,又預備了一隻羊羔和湯。從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對以色列人的壓制和搶奪之下,基甸仍然有麥子可打,有羊羔可殺,可算當時挺有本事的。神的使者用杖頭去挨了肉和無酵餅,就有火從下面的磐石中出來,燒盡了肉和無酵餅,表示神的悅納。基甸此時才醒悟,原來耶和華神的使者真的向他顯現了。覿面就是面對面觀看的意思。以色列人從摩西時代就知道人不能見神的面,見到神的面必然要死。因為摩西求神讓他見到神的面時,神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出33:20)」但是神即刻安慰基甸,他必不致於死。因為神的使者以人的樣式出現,正如神以人的樣式去找亞伯拉罕一樣,是以人的樣式與他們見面,並不是以神原本的面目與他們相見。
基甸因而為耶和華神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Jehovah-Shalom(The-Lord-Is-Peace),意思是:「神是平安」。因為神成為他的平安,讓他心裡不再掙扎,不再受苦。從不信到懷疑,從懷疑到相信,基甸經歷了他人生一個巨大的轉變。原本躲在酒榨中打麥子,現在神叫他去拆巴力的壇,他就在夜裡去,並且用砍下的偶像為耶和華的壇做柴。他不敢在白天做,試想在白天會引起多大的紛爭啊!在夜裡,他按著神的吩咐做好一切事。隔天一早,就引來城裡人的驚訝,問清楚是基甸做的事,便要治死他。但是基甸心裡有從神來的平安。
那座巴力的壇是基甸的父親約阿施造的,兒子把它拆了,建了祭給耶和華神的壇,約阿施會有怎樣的反應呢?他原本應該很生氣,可是在眾人的攻擊中,他竟然回答了一句很有智慧的話:「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毀他的壇,讓他為自己爭論吧!」若是真的神,活的神,何必讓人為他爭論呢?基甸的父親和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還真的很像。因為在傳說中,他拉是個做偶像和賣偶像的人。有一天亞伯拉蘭把偶像都打爛了,他拉問發生何事?亞伯蘭說偶像爭吃而打架。他拉說,那些都是假的,怎麼會打架。接著我們就看到他拉帶著亞伯蘭出吾珥去哈蘭了,因為神呼召亞蘭離開吾珥。所以這兩個父親都知道所拜的是假神,是沒有作用的偶像。給兒子一提醒,他們的心就清醒過來了。
接著我們就看到基甸更大的改變。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聚集過河,在耶斯列平原安營。基甸現在不躲了,也不逃了。神的靈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也不怕敵人聽見了),讓以色列人出來跟隨他。我們也看到信心影響信心,基甸的信心影響到以色列人,他們也不再逃躲,反而出來跟隨基甸,準備作戰。基甸的改變也讓人想起新約時代,主耶穌的門徒們。在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時,逃的逃,躲的躲,連彼得都三次否認是主的門徒。但是當聖靈降臨之後,他們彷彿都改變了,竟然敢公開地向幾千人傳講耶穌的信息,再不怕大祭司和法利賽人,也不怕羅馬軍兵了。當神的靈與我們同在時,我們的心裡就有平安,不再懼怕。何等的改變!
但是面對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聚集過河的聲勢,基甸心裡依然忐忑不安:神真的要藉他的手去拯救以色列人嗎?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不確定,神真的要你走這條路,做這件事嗎?基甸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你不能確定時,就向神求答案,不要向人求。因為只有神給你的答案,才能使你盡忠到底。一團羊毛放在禾場上,單是羊毛有露水,別的地方都是乾的;或羊毛是乾的,其他地方都有露水。神的答案非常清楚。
我們都希望行在神的心意中,希望有神的帶領,那我們就必需真誠地向神求答案。不要隨隨便便做個禱告了事,而是禱告到神給你答案為止,在這之前,不要冒然行事。因為耶和華神是又真又活的神,祂創造宇宙,賜給人生命氣息,和偶像全然不同。巴力需要人用方法去刺激它做事,這也是出於人的想像。但是耶和華神不用人去想像,也不用人的方法去刺激,神做事有祂的法則。當我們有神的同在時,神也樂意帶領我們,因為祂是耶和華沙龍,是願意賜人平安的神,有祂的同在,我們就得到帶領,並且有真正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