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 6:19 a    耶和華因伯示麥人擅觀他的約櫃,就擊殺了他們七十人,那時有五萬人在那裡。

閱讀經文:〈撒母耳記上〉 6:1-21

約櫃在非利士地七個月,非利士人受盡了折磨,一點也沒有得勝的歡樂。他們也有祭司和占卜的,來幫他們詢問屬靈的怪事。非利士人的祭司和占卜的能夠明白神的心意,可見靈界之間是相通的。當年主耶穌趕鬼時,鬼也認得主耶穌是誰。神可以控制術士巴蘭,也可以讓非利士人的祭司和占卜者知道祂要的是什麼。因此有時我們會讀到:「你們要稱謝萬神之神,萬主之主(詩136:1,2)」,這並不是說其他的靈也是神,而是說在萬人中所崇拜的眾多之靈(人口中的神)中,只有耶和華神才是萬「神明」中的唯一真神。人雖以為自己拜的是「神」,其實都是一廂情願罷了。它們何嘗自認為神呢?就好像大袞一樣,在約櫃的面前斷頭斷手,它豈能稱得上是「神」?不過是一些叛變的天使出來驚嚇人,欺騙人罷了。

非利士人雖然戰勝,卻哪有戰勝的氣勢,不但自己拜的「神」折頭斷手,現在還要付上賠罪禮,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真希望沒打贏那場仗啊!得罪以色列人的神,真不是好玩的,原想把祂搬來祝福自己,沒想到這下不但要送回去,還要賠禮?正在著磨之間,祭司和占卜的說了:「你們為何硬著心像埃及人和法老一樣呢?」言下之意,不聽這個神的話,就會像埃及人那樣吃大虧的。這個小虧就認了吧,金痔瘡和金老鼠,都是小事情。自家的田地被那些老鼠已經鬧得莊稼不像話了,每個人也都生了痔瘡,難道還要等待更大的災難來臨,像埃及一樣嗎?何苦呢?

這些人的話很有智慧,也很有道理,以歷史為明鑑,不重蹈古人之轍。他們教導非利士人要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這樣祂或許會把手放輕些。因為你看埃及當年的十災,一災重過一災。所以不要覺得打勝仗還要把戰利品送回去,太沒面子;在耶和華神面前沒面子不要緊,重要的是要給神有面子,歸榮耀於祂。因為耶和華神也給他們留下了性命,只是稍微警戒而已!有的人覺得放下自尊去信主很沒面子,好像自己沒本事似的。其實回歸到創造宇宙、賜人生命的神那裡,怎麼會沒面子呢?一個在外流浪多年的浪子回家,不會沒面子,而是長大了成熟了,明白父家才是自己永遠的歸宿。總是借宿別人家或露宿街頭,豈會更有面子?

假如非利士人的首領不相信,那麼可以觀察牛車走的方向。車,要用新車。牛,要用未曾負軛的母牛。未曾負軛,表示牠們未曾工作,未曾上路過,所以也不會知道要走何路。這兩頭母牛必須是在餵乳的母牛,因為按著母牛的本性,必定會折回牛柵去找小牛餵奶。除非有超自然的現象,母牛才會直直地往以色列人的城巿走去。如此,便可知道他們所遭遇的災禍是否出自於耶和華神的打擊。

果然,一切都按著祭司和占卜的話應驗了。「牛直行大道,往伯示麥去,一面走一面叫,不偏左右。」非利士人的首領跟到了伯示麥的境界就放心回去了。他們終於明白,那些災難真的是來自耶和華神的懲戒。我相信他們也鬆了一口氣。伯示麥是猶大支派分地的北部,分給利未人住的一座城。伯示麥的意思是太陽之城或太陽之家,可能像夏威夷,四季如夏;也有說是以前迦拿人拜太陽的地方。雖然是利未人之城,但有些人從未見過約櫃,不免好奇,忘了約櫃一向放在會幕的至聖所,豈可擅觀?擅觀的意思便是把約櫃當成少見之物,品頭論足,可能還動手動腳去摸。

耶和華因伯示麥人擅觀祂的約櫃,就擊殺了他們七十人,那時有五萬人在那裡(原文是七十人加五萬人)。百姓因耶和華大大擊殺他們,就哀哭了。(撒上6:19)

在Indiana Jones and the Raiders of the Lost Ark(寶櫃奇兵)這個電影裡,就說到當主角印第找到約櫃時,那些壞人也來了,他們把印弟綁在柱子上,正要打開約櫃時,印第叫他的朋友們把眼睛都閉上。結果那些想觀看約櫃的人都被天使殺死了。印第記得《聖經》裡的這個故事,知道不可擅觀約櫃,因此保住了自己和朋友的性命。而伯示麥住的是利未人,都是事奉神的人,更應該有這方面的知識,豈可擅觀約櫃,對神不敬?

基列耶琳是基遍人的主要城鎮,意思是森林之城,可能是因為其中有很多森林;位於猶大和便雅憫邊境相接之處。早期分給猶大支派,後來歸到便雅憫支派,也是一座利未人之城。約櫃後來就交給一個利未人以利亞撒和他的家族去照管了。一直到大衛做王後才把約櫃帶回耶路撒冷。這章經文,總意就是教導我們要敬畏耶和華,尊祂為大,歸榮耀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