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 10: 6 耶和華的靈必大大感動你,你就與他們一同受感說話,你要變為新人。

閱讀經文:〈撒母耳記上〉 10:1-27

撒母耳按著神的帶領,膏掃羅為第一個以色列人的王。在〈申命記〉裡,神已經立下選以色列王的規則:“你總要立耶和華你神所揀選的人為王。必從你弟兄中立一人,不可立你弟兄以外的人為王(申17:15)”。可見神早已知道會有這樣的一天,以色列人會要求立王。但是掃羅的心中踏實嗎?他怎能確定自己不是在作夢?他怎麼找驢找到變成以色列人的王了?這事說出去誰會相信?

撒母耳彷彿知道掃羅心中的意念,他列舉了掃羅在回家的路上會碰到四批人:一, 他要遇見兩個人對他說驢已找到;二, 在他泊的橡樹那裡會碰到三個人各帶著羊、餅和酒,他們會給掃羅兩個餅;三, 到了神的山(何烈山),他會看到非利士人的防兵;四, 進城時會碰到一班先知,掃羅會跟著先知們一起受感說話,神要讓他成為一個新人。這些人和事就像撒母耳親眼看到似的,都一一應驗了。為了讓掃羅明白,這是從神來的揀選,神一連給他四個印證。好讓他知道此事不是出於偶然。

神讓掃羅變為新人,是什麼意思?掃羅本來只是一個無名小卒,現在神把他抬舉成以色列中的至高者,他必須有不同的眼光,不同的心性去面對這個新的身份。曾經有一位傳道人說他的見證,神給了他一個夢,讓他在夢中看到有許多人在海中沉淪呼救。當他醒來之後,神的呼召就成了他一生的目標,他不再是從前那個為自己而活的人,變成了一個為了神而活的傳道人。神的靈感動掃羅,讓他不再為了像找驢這樣的事而活,神給他有一個王的心志,為以色列人而活。

耶和華與撒母耳同在,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撒母耳對掃羅說的兆頭都應驗了。從聖靈受感說話和變成先知是兩回事。受感說話是因為神的靈和先知們在一起,掃羅一靠近就受到影響,但是受感說話完就結束了,不再繼續被感動。先知是神呼召出來,傳神的話之人,即使受感說話完了,也還是先知,神的呼召和使命依然在那人的身上。掃羅沒有這被膏之事告訴親人或家人,怎麼講呢?很難啊。能跟父母說,明天起我就是以色列王了?可能會被看作是瘋了。

撒母耳召聚百姓到米斯巴敬拜神,並讓以色列人知道神已經為他們揀選了一個王。撒母耳為他們掣籤,掣籤的意思表明是神的決定,而不是人的決定。一個支派一個支派地抽,然後再一族一族地抽籤,終於掃羅的名字出來了,而眾人卻找不到他了。人找不到他,神卻看得到他在哪裡。當掃羅站出來時,他比眾民高過一頭。這是以色列人的第一個王,不比人高過一頭不行。假如比眾民低過一頭,大家會怎麼想呢?若是與眾民齊頭,大家又會怎麼想?他可以做王,我不也可以做王嗎?有什麼了不起?所以他必須高過眾民一個頭。所以撒母耳可以說:“眾民中有可比他的嗎?”

當然,也會有人不服。不管服不服,以色列的第一個王就這樣產生了。這第一個王的就職典禮,在撒母耳把國法說明之後,記在書上,放在神面前,就結束了。掃羅沒有王宮,還是走路回基比亞的家去了。但是有一群人開始跟隨他,這群人是神所感動,要去幫助掃羅的人。以色列人等他們的王等了那麼久,現在終於有王了,他們會如何呢?

別的國家的王,可能是幾個領袖當中最有勢力的、最有錢的,或是最服人的,就自然而然當王稱霸;但是以色列人的第一個王,沒有爭奪戰,就是神揀選的,沒得說什麼同意或反對的話。從一介布衣,一個草民,一躍而上最大的舞台,掃羅會有怎樣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