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27:6約坦在耶和華他神面前行正道,以致日漸強盛。

閱讀經文:〈列王紀〉下  15:32-38
〈歷代志〉下27

猶大王:羅波安→亞比央→亞撒→約沙法→約蘭→亞哈謝→(亞她利雅)→約阿施→亞瑪謝→亞撒利雅(烏西雅)→約坦

在猶大王中,約坦不是一個很出名的王,甚至是很少被人提起的王,但也是唯一一個沒有顯著過失的王,因為他是一個可以從歷史去學習教訓的王。自從他的父親亞撒利雅(烏西雅)因為進聖殿,想要取代祭司向神燒香獻祭,因而被神懲罰額頭長大痲瘋之後,約坦就開始代替父親料理國事。但是直到亞撒利雅過世之後,約坦才登基做王。亞撒利雅除了獻祭這件事,一生向神心存誠實,所以約坦效法父親所行的正事,但是不入聖殿,免得得罪耶和華神。

約坦怎樣效法他父親呢?在〈歷代志〉下27章裡說:“約坦在耶和華他神面前行正道,以致日漸強盛”,原文則是說:“他在耶和華他神面前‘預備’行正道。”中文沒有把‘預備’這兩個字譯出來。這個‘預備’在其他地方有時被譯為:‘堅立’、‘堅定’、‘建立’、‘立定’、‘準備’。這些字曾用在四個王身上,第一位是猶大王羅波安:羅波安行惡、因他不‘立定’心意尋求 耶和華;神稱讚約沙法,因為因為他‘立定’心意尋求神;希西家也是‘立定’心意尋求神;也是約坦‘立定’心意尋求神的王。有‘立定’心意,必有準備的工作,所以有譯者把它譯為:“約坦在耶和華他神面前‘預備’行正道。”我們若想立定心志跟隨神,也需要有預備行正道的心。有預備,才能立定心意,才能實行。

約坦王在位期間,以賽亞、何西阿和彌迦在國內做先知。雖然約坦在神面前行正道,只是還沒有廢去丘壇,百姓仍在那裡向假神獻祭燒香。因為這個罪根沒有除去,所以百姓也無法全心倚靠神。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一般而言,上樑不正下樑歪,但若是上樑正下樑歪,那個建築物也不建全。因此先知們在猶大國裡不斷地立言,希望使百姓能歸向耶和華神,能明白神的心意。也因而我們回頭再看約沙法派人到各城鎮去教導百姓律法,是一件何等難能可貴的事。

約坦在位期間頗有建樹。其一是建立耶和華殿的上門,這是指聖殿的北門,這一個門緊接著王宮。在〈歷代志〉下廿章提到大祭司耶和耶大立約阿施為王後,就請王從耶和華殿下來,由上門進入王宮,立王坐在國位上。這“上門”就是指聖殿的北門,與王宮相連的門。可能亞撒利雅王患了大痲瘋之後,就把這個門封了起來。俄斐勒城是指聖殿山的南坡,根據〈尼希米記〉3:26,俄斐勒是聖殿雜役所住的地方。約坦能看人所不看的地方,從最不被人看重之處去修起,可見他對聖殿之事依然十分關心。只是因為有父親的前例,所以他保守自己的腳步,免得重犯父親的過錯。

約坦又在山地建造城邑,在樹林中建築營寨和高樓。他的父親有許多豐功偉業,但是約坦著重在人所看不起眼的地方。通常很少人去山地和樹林開發建築,但是約坦能注意到那些地方的建設可以擴展猶大的用地。約坦在國內有建設,對外和亞捫人的戰事也取得了極大的勝利,亞捫人至少連續進貢了三年。因為約坦敬畏神,神就使他日漸強盛。《聖經》作者的結論,常常要提醒我們,成功來自於神的祝福;平安順利源自於人對神有敬畏,肯順服。

約坦雖然沒有像他父親那樣鋒芒畢露,但是他腳踏實地,預備心跟隨神,立定心意走在神的正道上。所以他的一生幾近完美。所以有人稱讚他是猶大南國最偉大的王,因為真正的偉大就是在平凡中立定心意,堅定不移地跟隨神。在約坦做王的末期,神才使亞蘭王和以色列北國去攻擊猶大。接續約坦繼王位的亞哈斯,會怎樣來面對這兩個強敵呢?讓我們明天一起來看亞哈斯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