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祢的信實極其廣大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耶利米哀歌 3:23 每早晨這都是新的,祢的信實極其廣大。
閱讀經文: 3:1-25
1 我是因耶和華憤怒的杖遭遇困苦的人。 2 他引導我,使我行在黑暗中,不行在光明裡。 3 他真是終日再三反手攻擊我。 4 他使我的皮肉枯乾,他折斷我的骨頭。 5 他築壘攻擊我,用苦楚和艱難圍困我。 6 他使我住在幽暗之處,像死了許久的人一樣。 7 他用籬笆圍住我,使我不能出去,他使我的銅鏈沉重。
有一位心理師說:“只有親身經歷過生命驟變後才會明白,沒人有資格教導正遭遇巨大苦難的人該怎麼想或是怎麼做”。當我們讀到耶利米的哀歌時,真的感到沒有人間的言詞可以用來安慰他的痛苦和哀傷。對於在苦難中的人,言語是何等飄渺,不切實際。所以去探望在受苦中的人,不如沉默,免得言詞成為他們的負擔。
巨大的痛苦中,若能用言語把痛苦稍微抒發,也是醫治的開始。所以寧可傾聽,不要自以為聰明地給許多意見,免得造成更多傷害。先知明白,這場苦難來自神的擊打。“祂引導我,使我行在黑暗中,不行在光明裡(v2)”,這句話令人感到徬徨,神會故意把人引導離開光明,進入黑暗嗎?在原文裡此句亦有“祂驅趕我,使我離開光明,進入黑暗”。當人離開神的道,去拜偶像和假神時,其實是人自己離開光明,進入黑暗。先知感受到自己身不由己,在大形勢的逼迫下,失去了神的祝福。

傾心如水
耶利米哀歌 2:17a 耶和華成就了祂所定的,應驗了祂古時所命定的。
閱讀經文: 2:1-22
1 主何竟發怒,使黑雲遮蔽錫安城!他將以色列的華美從天扔在地上,在他發怒的日子並不記念自己的腳凳。 2 主吞滅雅各一切的住處,並不顧惜。他發怒傾覆猶大民的保障,使這保障坍倒在地。他辱沒這國和其中的首領。 3 他發烈怒把以色列的角全然砍斷,在仇敵面前收回右手。他像火焰四圍吞滅,將雅各燒毀。 4 他張弓好像仇敵,他站著舉起右手如同敵人,將悅人眼目的盡行殺戮。在錫安百姓的帳篷上倒出他的憤怒,像火一樣。
這是耶利米的第二首哀歌,其內容對猶大歷經的浩劫有更細膩的描寫。耶利米身歷其境,他看到仇敵吞滅以色列和錫安的一切宮殿,拆毀百姓的保障,毀壞聚會之處,以致於不再有人記念耶和華的節期,連每週的安息日也不再有人遵守了。錫安的君王和首領都被擄到沒有律法的國中,可見那時猶大人有點看不起外邦人,稱他們是沒有律法的列國,也就是沒有神為他們訂的律法,所以是不夠文明的國家。
在耶利米的痛苦中,他知道這一切的敗壞都來自神的允許,來自神的審判和處罰。他知道神是公義的,可是他不能不為了家國的沒落而傷心欲絕。在第7節,耶利米提到神丟棄自己的祭壇,憎惡自己的聖所。為何神會丟棄自己的祭壇?憎惡自己的聖所?因為祭司、首領和百姓都在聖殿裡拜偶像。表面是獻祭給神,實際上則暗暗或正大光明地拜偶像,以致於神不得不離開祂的聖殿。

耶和華是公義的
耶利米哀歌 1:6 錫安城的威榮全都失去,她的首領像找不著草場的鹿,在追趕的人前無力行走。
閱讀經文: 1:1-22
1 先前滿有人民的城,現在何竟獨坐!先前在列國中為大的,現在竟如寡婦!先前在諸省中為王后的,現在成為進貢的! 2 她夜間痛哭,淚流滿腮。在一切所親愛的中間,沒有一個安慰她的。她的朋友都以詭詐待她,成為她的仇敵。 3 猶大因遭遇苦難,又因多服勞苦,就遷到外邦。她住在列國中,尋不著安息,追逼她的都在狹窄之地將她追上。 4 錫安的路徑因無人來守聖節就悲傷,她的城門淒涼,她的祭司嘆息,她的處女受艱難,自己也愁苦。
〈耶利米哀歌〉是詩歌文體,用“離合體”寫成的詩,即每節以一個希伯來字母開始,每章二十二節。每行的第一個字母可以依次串連成為一定形式的文體,稱為離合體(acrostic)。“字母離合體”的形式是字母按次序出現:第一句的頭一個字母是第一個字母,第二句的頭一個字母則是第二個字母,依此類推。離合體靠文字表現,不能用口頭創作。基於視覺因素,這些作品是給人閱讀,不是聆聽的。(簡錄自〈中文基督教大典〉)在我們閱讀這一章時,可能很快就會有讀詩歌的感覺,雖然不像讀希伯來文那樣,可以感受到她的字母奇妙的組合,但是藉著譯者精采的筆法,也能稍微感受到詩歌裡的心酸和祈求。
這裡的文字在希伯來文裡也含有相關語意,在此分享一兩句,可使內容更清楚。“進貢”,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被擄去做奴工,沒有酬勞,像奴隸一樣;“獨坐”,原文是“變為淒涼”。“王后” ,也可指尊貴的婦女。“何竟”,是驚嘆句,“怎麼會這樣”?好像我們聽到巴黎或紐約被恐怖份子襲擊,都很愕然,怎麼會這樣?雙子樓怎麼會倒了?

耶路撒冷淪陷
耶利米書 52:2 西底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是照約雅敬一切所行的。
閱讀經文: 52:1-34
1 西底家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一歲,在耶路撒冷做王十一年。他母親名叫哈慕她,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兒。 2 西底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是照約雅敬一切所行的。 3 因此耶和華的怒氣在耶路撒冷和猶大發作,以致將人民從自己的面前趕出。
4 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他做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來攻擊耶路撒冷,對城安營,四圍築壘攻城。 5 於是城被圍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 6 四月初九日,城裡有大饑荒,甚至百姓都沒有糧食。 7 城被攻破,一切兵丁就在夜間從靠近王園兩城中間的門出城逃跑。迦勒底人正在四圍攻城,他們就往亞拉巴逃去。 8 迦勒底的軍隊追趕西底家王,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他;他的全軍都離開他四散了。 9 迦勒底人就拿住王,帶他到哈馬地的利比拉巴比倫王那裡。巴比倫王便審判他。
假如你是西底家王,你會不會有不一樣的選擇?記不記得,他曾經私底下問過耶利米,在巴比倫大軍來襲時,他該怎麼做?耶利米跟他說什麼呢?你記得嗎?耶利米對西底家說:“耶和華萬軍之神,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若出去歸降巴比倫王的首領,你的命就必存活,這城也不致被火焚燒,你和你的全家都必存活。你若不出去歸降巴比倫王的首領,這城必交在迦勒底人手中。他們必用火焚燒,你也不得脫離他們的手。(耶38:17-18)”
神把生死兩條路擺在西底面前,讓他自己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出去歸降巴比倫王的首領,西底家的命就必存活,這城也不致被火焚燒,王和他的全家都必存活。你覺得這個選擇好不好?這個選擇的結果有三個好處,一,王自己可以存活;二,耶路撒冷不致被火焚燒,表示耶路撒冷不必死更多人,城也不致被毀壞。做君王的,豈不當為子民著想嗎?三,王和全家都必存活。這麼好的選擇,西底家害怕的卻是:“我怕那些投降迦勒底人的猶大人,恐怕迦勒底人將我交在他們手中,他們戲弄我。”

神向巴比倫所定的旨意
耶利米書 51:20 你是我爭戰的斧子和打仗的兵器。我要用你打碎列國,用你毀滅列邦。
閱讀經文: 51:20-40
20 「你是我爭戰的斧子和打仗的兵器。我要用你打碎列國,用你毀滅列邦, 21 用你打碎馬和騎馬的,用你打碎戰車和坐在其上的, 22 用你打碎男人和女人,用你打碎老年人和少年人,用你打碎壯丁和處女, 23 用你打碎牧人和他的群畜,用你打碎農夫和他一對牛,用你打碎省長和副省長。」 24 耶和華說:「我必在你們眼前,報復巴比倫人和迦勒底居民在錫安所行的諸惡。」
這件事神做得合理嗎?神使用巴比倫去懲罰猶大,打碎他們的一切,但是又要報復巴比倫人和迦勒底居民在錫安所行的諸惡,當你讀的時候,會不會感到有點矛盾?既然是神要他們做的,怎能怪他們?
讓我們來聽聽以色列人的控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吞滅我,壓碎我,使我成為空虛的器皿。他像大魚將我吞下,用我的美物充滿他的肚腹,又將我趕出去。” 錫安的居民說:“巴比倫以強暴待我,損害我的身體,願這罪歸給她!” 耶路撒冷人說:“願流我們血的罪歸到迦勒底的居民!”
所以神有怎樣的反應,神說:“我必為你申冤,為你報仇。我必使巴比倫的海枯竭,使她的泉源乾涸。巴比倫必成為亂堆,為野狗的住處,令人驚駭、嗤笑,並且無人居住。 他們要像少壯獅子咆哮,像小獅子吼叫。他們火熱的時候,我必為他們設擺酒席,使他們沉醉,好叫他們快樂,睡了長覺永不醒起。”

誰是真神?
耶利米書 51:15 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
閱讀經文: 51:1-19
1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使毀滅的風颳起,攻擊巴比倫和住在立加米的人。 2 我要打發外邦人來到巴比倫,簸揚她,使她的地空虛,在她遭禍的日子他們要周圍攻擊她。 3 拉弓的要向拉弓的和貫甲挺身的射箭,不要憐惜她的少年人,要滅盡她的全軍。 4 他們必在迦勒底人之地被殺仆倒,在巴比倫的街上被刺透。」
第50/51章看起來是繼續論到巴比倫的滅亡,但是從經文裡,卻更可以看到神的性情。神的公義,神的慈愛,以及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為何祂是獨一的真神。在聖經裡,神曾經向假神們挑戰。耶和華對假神說:“你們要呈上你們的案件。雅各的君說:你們要聲明你們確實的理由。 可以聲明,指示我們將來必遇的事,說明先前的是什麼事,好叫我們思索,得知事的結局,或者把將來的事指示我們。 要說明後來的事,好叫我們知道你們是神。你們或降福或降禍,使我們驚奇,一同觀看。(賽41:21-23)”唯有真神,走在歷史之前,因為只有祂知道將來的事。
這就是真神和假神的分別。假神和偶像由邪靈操縱,它們會展現一下超能力,或許也讓你嚐一下名利富貴的甜頭,但它們的目的是要引誘人離開正路,讓人的一生成為它的傀儡。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讓人永不得超生。因為假神沒有賦予人生命的權柄和能力,跟著它走,一生就走向滅亡了。就像巴比倫的命運一樣,有一時的輝煌,卻遭到永遠的滅亡。

耶穌做我們的中保
耶利米書 50:34 他們的救贖主大有能力,萬軍之耶和華是祂的名,祂必申清他們的冤,好使全地得平安,並攪擾巴比倫的居民。
閱讀經文: 50:33-46
33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和猶大人一同受欺壓,凡擄掠他們的都緊緊抓住他們,不肯釋放。 34 他們的救贖主大有能力,萬軍之耶和華是祂的名,祂必申清他們的冤,好使全地得平安,並攪擾巴比倫的居民。」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和猶大人一同受欺壓,凡擄掠他們的都緊緊抓住他們,不肯釋放。”這一句形容出神的子民經歷的苦境,無法自救的絕望。下一句,神接著說:“他們的救贖主大有能力,萬軍之耶和華是祂的名,祂必申清他們的冤,好使全地得平安,並攪擾巴比倫的居民。”這下一句話,立刻把以色列人和猶大人的絕望做了個翻轉,他們的神還在,他們的神大有能力,他們的神並不只是在觀望。祂必申清他們的冤,祂必使全地得平安,祂必使祂的子民有能力去攪擾巴比倫的居民。
我們常常鼓勵人:神幫助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天助自助者)。但有位牧師說,聖經裡沒有說過這樣的話,聖經說的是,神要幫助那些沒有辦法幫助自己的人。就像耶穌說的,“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 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1)”倘若一個人覺得很健康,就不會去找醫生;倘若一個人自覺完美,就不會覺得有悔改的必要。所以倘若一個人覺得他很能幹,什麼都可以自行解決,神還幫他做什麼?他可能還覺得神礙手礙腳的。

追念與堅定所立之約
以西結書 16:5 然而我要追念在你幼年時與你所立的約,也要與你立定永約。
閱讀經文: 今天因為經文很長,請大家自行上網取讀。 以西結書 16章
當你完整章後,對於其中所用的字彙是否覺得很不習慣?因為神把整件事描繪得很“露骨”。我們習慣了包裝、修飾過的形容,盡量讓我們的文字顯得高雅,但是這裡的文字顯露的是一片污俗不堪的情景,就是神的愛和人的悖逆和庸俗。從神的眼光來看以色列人的光景,原來人是如此忘恩負義,不知羞恥,醜陋不堪;也因而當我讀到神還要追念並堅定和以色列人所立的永約時,我的心深受感動。
那是人的本相,不只是以色列人。全世界的人都虧欠了神的榮耀。神把祂的榮耀給了人類,沒有給其他動物;但是有許多人活得比禽獸不如。不僅不記念神的恩典,荒淫無度,放縱自己,彼此欺凌,漠視神所訂的規律,還美其名為人權。
神知道在我們當中所行的那些可恥的事,神知道我們不喜歡跟隨祂的公義度日。神知道人不可愛,但是祂還要愛。神知道人悖逆,但祂還要守約。不僅追念,還要堅定。“我要堅定與你所立的約,你就知道我是耶和華”。這句話倒過來說就是:你們不知道我是耶和華,所以我要繼續堅定與你所立的約,你才會知道我是信實的神。然後呢?神希望我們被祂的信實所吸引。因為這世上多的是背約不守信之人,但是神要讓人看到希望,有一個信實的神,以永遠不變的愛愛我們。所以無論我們落在怎樣的景況裡,都可以回轉歸向祂。

論巴比倫之二
耶利米書 50:19 我必再領以色列回他的草場,他必在迦密和巴珊吃草,又在以法蓮山上和基列境內得以飽足。
閱讀經文: 50:17-32
17 「以色列是打散的羊,是被獅子趕出的,首先是亞述王將他吞滅,末後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他的骨頭折斷。」 18 所以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必罰巴比倫王和他的地,像我從前罰亞述王一樣。 19 我必再領以色列回他的草場,他必在迦密和巴珊吃草,又在以法蓮山上和基列境內得以飽足。」 20 耶和華說:「當那日子,那時候,雖尋以色列的罪孽,一無所有;雖尋猶大的罪惡,也無所見。因為我所留下的人,我必赦免。」
神對祂子民的愛,包含了萬分的痛。有的人說,為何神要將生命樹放在伊甸園裡?為何神要給人有自由選擇的意志?那不是自找麻煩嗎?我相信,在每一個為人父母的過程裡,都會經歷這種愛的痛苦。為了愛,不得不給兒女學習選擇,不得不讓兒女犯錯,否則孩子從何學習,如何成長?多數華人父母愛孩子太全面,以致孩子長不大,總是倚靠父母,這也是父母的另一種痛。有愛,就會有痛;因為愛,所以痛,不可能沒有感覺。
當神說,“以色列是打散的羊”時,這是一句很心痛的話。因為那是神的羊。你看別人的孩子迷路,你不會緊張到心痛,但是自己的孩子失蹤的話,父母就會抓狂。因為羊被打散時,就流離失所,會遇見各樣的危險,很有可能被撕裂吞食。以色列被誰打敟?是被獅子趕出去了,耶利米以獅子比喻亞述和巴比倫,先被吞滅,後又將骨折斷,使她再也爬不起來。神的心何等沉痛。有哪個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會不心痛,總要向前搶救,但是神為了公義,為了教導子叫離開惡道,祂只能看著他們受苦。真的很苦。

追念與堅定所立之約
以西結書 16:5 然而我要追念在你幼年時與你所立的約,也要與你立定永約。
閱讀經文: 今天因為經文很長,請大家自行上網取讀。以西結書16章
當你完整章後,對於其中所用的字彙是否覺得很不習慣?因為神把整件事描繪得很“露骨”。我們習慣了包裝、修飾過的形容,盡量讓我們的文字顯得高雅,但是這裡的文字顯露的是一片污俗不堪的情景,就是神的愛和人的悖逆和庸俗。從神的眼光來看以色列人的光景,原來人是如此忘恩負義,不知羞恥,醜陋不堪;也因而當我讀到神還要追念並堅定和以色列人所立的永約時,我的心深受感動。
那是人的本相,不只是以色列人。全世界的人都虧欠了神的榮耀。神把祂的榮耀給了人類,沒有給其他動物;但是有許多人活得比禽獸不如。不僅不記念神的恩典,荒淫無度,放縱自己,彼此欺凌,漠視神所訂的規律,還美其名為人權。
神知道在我們當中所行的那些可恥的事,神知道我們不喜歡跟隨祂的公義度日。神知道人不可愛,但是祂還要愛。神知道人悖逆,但祂還要守約。不僅追念,還要堅定。“我要堅定與你所立的約,你就知道我是耶和華”。這句話倒過來說就是:你們不知道我是耶和華,所以我要繼續堅定與你所立的約,你才會知道我是信實的神。然後呢?神希望我們被祂的信實所吸引。因為這世上多的是背約不守信之人,但是神要讓人看到希望,有一個信實的神,以永遠不變的愛愛我們。所以無論我們落在怎樣的景況裡,都可以回轉歸向祂。

論巴比倫之一
耶利米書 50:5b 來吧,你們要與耶和華聯合,為永遠不忘的約。
閱讀經文: 50:1-14
1耶和華藉先知耶利米論巴比倫和迦勒底人之地所說的話。2 「你們要在萬國中傳揚報告,豎立大旗,要報告,不可隱瞞,說:『巴比倫被攻取,彼勒蒙羞,米羅達驚惶。巴比倫的神像都蒙羞,她的偶像都驚惶。』 3 因有一國從北方上來攻擊她,使她的地荒涼,無人居住,連人帶牲畜都逃走了。」
讀舊約的先知書,有時令人覺得很吃力。因為講的都是歷史,不管當時的預言如何驚人,對我們而言都是陳年往事。因此讀先知書需要有更多的耐力。因為讀好書的收穫就是這樣來的,當我們靜心把一段經文讀完時,聖靈就會開導我們。讓我們能夠從中汲取滋潤心扉的營養。假如你期待靈修的時間好像吃速食麵,那麼你可能看了一大堆文字,卻吸收不到什麼營養。所以讓我們靜心地來看第五十章,神怎樣論巴比倫。它一共分為三段,一段比一段精采。今天讀的是第一部份。
在巴比倫不可一世,傲視群雄,所向披靡時,耶利米勇敢地對巴比倫做了如下的預言:“巴比倫被攻取,彼勒蒙羞,米羅達驚惶。巴比倫的神像都蒙羞,她的偶像都驚惶。”彼勒Bel,意思是物主或主人。彼勒是巴比倫人敬拜的神,被推崇為巴比倫諸神之首。另一個巴比倫的主神是馬爾杜克,希伯來語是米羅達Merodach。巴比倫的兩個王,米羅達巴拉但(賽39:1)和以未米羅達(王下25:27),顯然都是用米羅達為名。隨着巴比倫城在政治上崛起,米羅達神就開始倍受推崇。據説巴比倫的祭司甚至把原來的神話改編,説米羅達殺死女神蒂阿瑪特,用她的身體來創造天地,再用另一位神的血造了人類來事奉眾神。

論以色列週邊列國的預言
耶利米書 49:38 我要在以攔設立我的寶座,從那裡除滅君王和首領。這是耶和華說的。
閱讀經文: 49:23-39
23論大馬士革。「哈馬和亞珥拔蒙羞,因他們聽見凶惡的信息就消化了。海上有憂愁,不得平靜。 24 大馬士革發軟,轉身逃跑。戰兢將她捉住,痛苦憂愁將她抓住如產難的婦人一樣。 25 我所喜樂、可稱讚的城,為何被撇棄了呢? 26 她的少年人必仆倒在街上,當那日一切兵丁必默默無聲。」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27 「我必在大馬士革城中使火著起,燒滅便哈達的宮殿。」
這是耶利米先知對列國所發的第六個預言,有關大馬士革的預言。大馬士革,又譯為大馬色,是亞蘭族,也是敘利亞國的首都。哈馬和亞珥拔是大馬色以北的兩個城。大馬士革位於於兩條主要貿易通道的交匯處:一,海路從埃及向北沿著地中海海岸線,經米吉多和加利利海,穿過巴勒斯坦北部。二,陸路大道是穿越沙漠,從阿拉伯和以東向北經過外約旦地區。這兩條路線在大馬十革會合,然後穿過沙漠到達美索不達米亞。作為交通中心,大馬士革自古以來就是軍事、商業、宗教要地。江水和運河使國土比較肥沃,其領土也要比以色列的其他周邊國家寬廣。
此預言論及當巴比倫大軍進入哈馬、亞珥拔時,消息傳到大馬色,居民驚惶失色,未作任何抵抗即棄城而逃,以及大軍過後,城市被毀的淒涼景況。“海上有憂愁,不得平靜”,意指巴比倫軍的入侵如海浪般波濤澎湃,使人因恐慌而無法平靜。“少年人必仆倒在街上”,少年人本是指國中精壯有力氣,國之倚靠的,但是他們卻都跌倒,爬不起來,表示亞蘭無力與巴比倫抵抗。

論以東
耶利米書 49:11 你撇下孤兒,我必保全他們的命,你的寡婦可以倚靠我。
閱讀經文: 49:7-22
7 論以東。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提幔中再沒有智慧嗎?明哲人不再有謀略嗎?他們的智慧盡歸無有嗎? 8 底但的居民哪,要轉身逃跑,住在深密處!因為我向以掃追討的時候,必使災殃臨到他。 9 摘葡萄的若來到他那裡,豈不剩下些葡萄呢?盜賊若夜間而來,豈不毀壞直到夠了呢? 10 我卻使以掃赤露,顯出他的隱密處,他不能自藏。他的後裔、弟兄、鄰舍盡都滅絕,他也歸於無有。 11 你撇下孤兒,我必保全他們的命,你的寡婦可以倚靠我。」
以掃是以撒的長子,亞伯拉罕的孫子。以東是以掃的別名,也是“紅”之意,因為以掃出生時身體發紅,渾身有毛。以掃是雅各的哥哥,因為吃了雅各的紅湯,賣了長子的名份;又被雅各欺騙,奪去了父親對長子的祝福。因此這兩兄弟之間說有“深仇大恨”也不為過;不過後來兄弟和好,各住一邊,在世時也不再有爭執;反而是其後裔不斷為敵。
以東的居地地勢很高,因此神說:“住在山穴中據守山頂的啊,論到你的威嚇,你因心中的狂傲自欺;你雖如大鷹高高搭窩,我卻從那裡拉下你來。” 波斯拉是以東北方的一個小鎮,以“不能靠近之城”而得名,雖然地勢甚高,但是神必讓她的仇敵像獅子從約但河邊的叢林上來;又如大鷹飛起,展開翅膀攻擊波斯拉。以東如大鷹高高搭窩,神卻用如大鷹的仇敵把它拉下來。不管人自以為多麼有保障,神都可以摧毀。

論亞捫
耶利米書 49:2b 先前得以色列地為業的,此時以色列倒要得他們的地為業。
閱讀經文: 49:1-6
1 論亞捫人。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沒有兒子嗎?沒有後嗣嗎?瑪勒堪為何得迦得之地為業呢?屬他的民為何住其中的城邑呢?」 2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使人聽見打仗的喊聲,是攻擊亞捫人拉巴的喊聲。拉巴要成為亂堆,屬她的鄉村要被火焚燒。先前得以色列地為業的,此時以色列倒要得他們的地為業。」這是耶和華說的。
亞捫是羅得酒醉後和小女兒生下的後裔。在〈申命記〉2章19節,神對預備進入迦南地的以色列人說:“走近亞捫人之地,不可擾害他們,也不可與他們爭戰。亞捫人的地,我不賜給你們為業,因我已將那地賜給羅得的子孫為業。”亞捫人住的地原是利乏音人住的。利乏音人身材高大,人又多,但是耶和華神幫助亞捫人得了他們的地,給他們居住。可惜亞捫人對耶和華神並無感激之情,自己去找了一個瑪勒堪為神,有時也和摩押人一起拜摩洛或基抹等假神。
利乏音人這塊土地位於約旦河南端以東,一度跟摩押人在死海東面高原的領土接壤。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以前,亞捫人的一些土地被亞摩利人奪走,他們被迫退到北面和東面去,本來跟摩押人接壤的邊界也斷開了。此後,亞捫人領土的邊界從蜿蜒曲折的雅博溪谷上游起,一直往東伸延至荒漠地帶,他們的王城設於雅博溪谷上游附近的拉巴(即現代的安曼)。考古學家在這一帶發現了古代亞捫人的一些遺址和邊防營壘。

摩押的三大罪狀
耶利米書 48:29 我們聽說摩押人驕傲,是極其驕傲;聽說她自高自傲,並且狂妄,居心自大。
閱讀經文: 48:1-47
1 論摩押。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尼波有禍了,因變為荒場。基列亭蒙羞被攻取,米斯迦蒙羞被毀壞。 2 摩押不再被稱讚,有人在希實本設計謀害她說:『來吧!我們將她剪除,不再成國。』瑪得緬哪,你也必默默無聲,刀劍必追趕你。 3 從何羅念有喊荒涼大毀滅的哀聲。 4 摩押毀滅了,她的孩童[a]發哀聲,使人聽見。 5 人上魯希坡隨走隨哭,因為在何羅念的下坡聽見毀滅的哀聲。 6 你們要奔逃,自救性命,獨自居住,好像曠野的杜松。
羅得是亞伯拉罕的侄子,他跟著亞伯拉罕離開吾珥,到了迦南地,選擇了水草豐富的平原,一直遷移,直到住進所多瑪城。所多瑪罪惡召彰,當神命天使毀滅所多瑪城時,祂記念羅得,差遣天使用手拉著羅得一家,把他們強行帶離所多瑪。羅得的妻子在半路上回頭觀望,變成一根鹽柱,只有羅得和兩個女兒逃到了一座在山上的小城。他們住在一個山洞裡,與世隔絕。為了從父親得到後裔,兩個女兒相繼灌醉父親,從他懷了孩子。大女兒生下摩押,二女兒生下亞捫。
在〈申命記〉2章9節裡,在以色列人要進迦南地之前,神吩咐以色列人不可擾害摩押人,因祂已將亞珥賜給羅得的子孫摩押人為業(申),所以他們繞道而行。但是摩押人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時,不但不給予方便,反而雇術士巴蘭咒詛他們。 因此神說:“亞捫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華的會;他們的子孫雖過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華的會”(申23:3)。

非利士人的存亡
耶利米書 47:4b 原來耶和華必毀滅非利士人,就是迦斐托海島餘剩的人。
閱讀經文: 47:1-7
1 法老攻擊加沙(迦薩)之先,有耶和華論非利士人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
2 耶和華如此說:「有水從北方發起,成為漲溢的河,要漲過遍地和其中所有的,並城和其中所住的。人必呼喊,境內的居民都必哀號。
從神的角度來看以色列的這兩個隣居,實在是各有千秋。埃及,表面上是以色列的盟友,卻是很不忠實的盟友,經常向以色列揩油,東拿一點,西搶一些;表面上好像是在幫助以色列,卻又總是向她施威作福。非利士人更是以色列長期的敵人,從士師記開始,非利士人就不停地搗亂。在參孫、撒母耳、掃羅和大衛的時期都曾和非利士人發生大小的衝突,在掃羅的末期,以色列地幾乎被非利士人全部佔去,後來大衛王將之一一奪回,把非利士人趕回原來居住的沿海城鎮。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之間幾乎始終處於戰爭的狀態。
在〈阿摩司書〉中,說到非利士人起源於迦斐託:「耶和華說,以色列人哪,我豈不看你們如古實人麼?我豈不是領以色列人從埃及地上來,領非利士人從迦斐託出來,領亞蘭人從吉珥出來麼?」。後來,在前7世紀,〈耶利米書〉47章4節也說到他們與迦斐託的聯繫:「原來耶和華必毀滅非利士人,就是迦斐託海島餘剩的人。」學者們認為迦斐託是賽普勒斯、克里特島或地中海東部的其他地點。

勇士的哀歌
耶利米書 46:24 埃及的民必然蒙羞,必交在北方人的手中。
閱讀經文: 46:1-28
1 耶和華論列國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2 論到關乎埃及王法老尼哥的軍隊,這軍隊安營在幼發拉底河邊的迦基米施,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猶大王約西亞的兒子約雅敬第四年所打敗的:
3 「你們要預備大小盾牌,往前上陣! 4 你們套上車,騎上馬!頂盔站立,磨槍貫甲!
在耶利米書裡有些經文的編輯並沒有按著時間上的順序,有時記述的是約雅敬年代發生的事情,有時記載的是西底家年代發生的事情。好像在這一章裡記載的便是描寫埃及軍隊在迦基米施被擊敗的情形(主前605),其時正當耶利米中年時期(1-12)。耶利米預言尼布甲尼撒王將進攻埃及(13-26),這預言是43章8-13節的引伸。
正如其他幾個大先知專論外邦列國的信息,也是插在給選民的信息中間(參賽十三-廿三;結廿五-卅二), 表明舊約一個重要的主題:耶和華不僅是以色列的神,也是統管列國的君王,外邦人的命運同樣操在以色列的神手中,而巴比倫乃是神用來對付列國的鞭子。
迦基米施,在當年是個貿易重鎮,位於幼發拉底河上游西岸的一處淺灘上。有一條重要的貿易路線從尼尼微上到哈蘭,然後在迦基米施渡過幼發拉底河,再延伸到黎巴嫩山的奧龍特斯河谷,其他貿易路線再從這裏通往地中海或巴勒斯坦以南和埃及。經過迦基米施的商隊需要繳納稅款,所以這城看來收入不錯,相當富足。由於迦基米施的地點在商業上和軍事上都處於關鍵位置,所以在很早的時候,向外擴張的各國就力圖控制這城。

不要為自己圖謀大事
耶利米書 45:5a 你為自己圖謀大事嗎?不要圖謀!
閱讀經文: 45:1-5
1 猶大王約西亞的兒子約雅敬第四年,尼利亞的兒子巴錄將先知耶利米口中所說的話寫在書上。耶利米說: 2 「巴錄啊,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 3 巴錄曾說:『哀哉!耶和華將憂愁加在我的痛苦上,我因唉哼而困乏,不得安歇。』
巴錄雖然只是輔助耶利米,為耶利米記錄神所傳的信息,神也記念。這是神給我們每一個服事之人的鼓勵,不論工作大小,神都看見,神也記念。巴錄這名字的意思是“蒙福之人”,他在當時的世代做文士的工作。當時的文士還不像在耶穌那時,尚未結黨成派。文士是一種必須受過教育的人才能擔當的工作,可見巴錄在當時算是一個受過比較好的教育階級。有這樣的背景,若是肯順乎潮流,很可能就會受到賞識和提拔,官位節節高昇。
可惜巴錄選擇了幫助耶利米,可能因為巴錄相信耶利米是真先知,所傳的是來自神的信息。但也因為領受了神的信息,巴錄不免憂國憂民,感到心情極為沉重,因而發出嘆息:“哀哉!耶和華將憂愁加在我的痛苦上,我因唉哼而困乏,不得安歇。”在巴錄的心裡,會不會也暗暗期望,巴不得自己也成為復興猶大國的中流砥柱之一。

顛倒是非
耶利米書 44:11 所以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必向你們變臉降災,以致剪除猶大眾人。
閱讀經文: 44:1-30
1 有臨到耶利米的話,論及一切住在埃及地的猶大人,就是住在密奪、答比匿、挪弗、巴忒羅境內的猶大人,說: 2 「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所降於耶路撒冷和猶大各城的一切災禍,你們都看見了。那些城邑今日荒涼,無人居住。 3 這是因居民所行的惡,去燒香侍奉別神,就是他們和你們並你們列祖所不認識的神,惹我發怒。
一、 錯誤優次帶來錯誤判斷
「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所降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各城的一切災禍你們都看見了。那些城邑今日荒涼,無人居住;這是因居民所行的惡,去燒香事奉別神,就是他們和你們,並你們列祖所不認識的神,惹我發怒。」(44:2-3)
神說因為猶大人認真拜天后,惹祂發怒,以致被毀滅;然而猶大人卻說是因為沒有拜天后,才導致國家滅亡。對今天的我們而言,他們對環境的解讀聽起來可能很荒謬,然而今天還有很多人與他們相同,很多人不到最後一刻也不會明白這屬靈的奧秘,就是神所說:「那進入埃及地要在那裡寄居的,就是所剩下的猶大人,必知道是誰的話立得住,是我的話呢?是他們的話呢?」(44:28)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件事,就是要怎樣看待我們的環境。當我們身處不同的困境,我們會如何解讀它們呢?其實每件事都可以有很多方法處理,但我們往往以為自己的解讀才是對的。

尋找保障的人生
耶利米書 43:12 我要在埃及神的廟中使火著起,巴比倫王要將廟宇焚燒,神像擄去。他要得埃及地,好像牧人披上外衣,從那裡安然而去。
閱讀經文: 43:1-12
1 耶利米向眾百姓說完了耶和華他們神的一切話,就是耶和華他們神差遣他去所說的一切話, 2 何沙雅的兒子亞撒利雅和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並一切狂傲的人就對耶利米說:「你說謊言!耶和華我們的神並沒有差遣你來說:『你們不可進入埃及,在那裡寄居。』 3 這是尼利亞的兒子巴錄挑唆你害我們,要將我們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使我們有被殺的,有被擄到巴比倫去的。」
在這一章裡,我們看到了人心的反覆無常,不管人怎樣承諾,到最後不信的惡心都顯露無遺。約哈難取代基大利,成為當時留在耶路撒冷猶大遺民的領袖。他心裡早有打算,卻要故做虔誠,去向耶利米求問神的帶領,並且保證聽從耶和華的話。沒想到當耶利米傳了神的信息之後,他們一聽神的信息與他們所想的不一樣,就大罵耶利米說謊,是巴錄叫耶利米去害他們。
所以耶利米說,他們是“一切狂傲的人”。自己言而無信,還要出言不遜攻擊神的僕人,實在太可惡了。我們有時是否也會如此“狂傲”?當我們發現神的心意不符合我們的心意時,會腦羞成怒嗎?這就是人的本性。聖經把這些事記錄下來,為的是讓我們照鏡子,在這些人身上的表現,有很多也是我們的表現。我們總想讓神來同意我們的想法,並不是真的想順服神的帶領。

再一次的抉擇
耶利米書 42:11 不要怕你們所怕的巴比倫王。耶和華說:不要怕他,因為我與你們同在,要拯救你們脫離他的手。
閱讀經文: 42:1-22
1眾軍長和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並何沙雅的兒子耶撒尼亞,以及眾百姓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進前來, 2 對先知耶利米說:「求你准我們在你面前祈求,為我們這剩下的人禱告耶和華你的神。我們本來眾多,現在剩下的極少,這是你親眼所見的。 3 願耶和華你的神指示我們所當走的路,所當做的事。」 4 先知耶利米對他們說:「我已經聽見你們了,我必照著你們的話禱告耶和華你們的神。耶和華無論回答什麼,我必都告訴你們,毫不隱瞞。」 5 於是他們對耶利米說:「我們若不照耶和華你的神差遣你來說的一切話行,願耶和華在我們中間做真實誠信的見證。 6 我們現在請你到耶和華我們的神面前,他說的無論是好是歹,我們都必聽從。我們聽從耶和華我們神的話,就可以得福。」
約哈難從基大利那裡奪回猶大剩下的百姓,從最小的到至大的,到耶利米那裡。為了要知道前面的路該如何行,如何選擇。這本是神所喜悅的心態。但是他們對神的認識實在貧乏。所以他們要耶利米求問“耶和華你的神”,而不是“耶和華我們的神”。從亞伯蘭蒙召,到雅各被名為以色列,他的十二個兒子成為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成為一個蒙神祝福的國家。在神的律法和引導中經過了數千年,而現在他們卻不認識“耶和華我們的神”,而把祂當作“耶和華你的神”。但願當我們來到神的面前時,都清楚明白,祂是“耶和華我的神”,而不只是牧師或傳道人或小組長的神。耶和華是我們的神。

權力的爭奪
耶利米書 41:3 以實瑪利又殺了在米斯巴基大利那裡的一切猶大人和所遇見的迦勒底兵丁。
閱讀經文: 41:1-18
1七月間,王的大臣宗室以利沙瑪的孫子、尼探雅的兒子以實瑪利帶著十個人,來到米斯巴見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他們在米斯巴一同吃飯。 2 尼探雅的兒子以實瑪利和同他來的那十個人起來,用刀殺了沙番的孫子、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就是巴比倫王所立為全地省長的。 3 以實瑪利又殺了在米斯巴基大利那裡的一切猶大人和所遇見的迦勒底兵丁。
《耶利米書》第四十一章主要教導我們兩件事,第一是被神懲罰以後,人心仍然沒有覺醒,不願受教;第二是人仍然不聽神的話,以致神沒有言語。
一、 基大利因獨斷而遭害 (41:1-3)
「七月間,王的大臣宗室以利沙瑪的孫子、尼探雅的兒子以實瑪利帶著十個人,來到米斯巴見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他們……用刀殺了沙番的孫子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又殺了在米斯巴、基大利那裡的一切猶大人和所遇見的迦勒底兵丁。」(41:1-3)
耶路撒冷被毀,其中有很多人被擄被殺,房屋都被拆毀,這是神對猶大的懲罰,然而都是由外邦人出手,但這裡卻是猶大人自相殘殺。基大利聽從神的話,願意服事巴比倫。巴比倫王揀選他作猶大省長,他若能一直管治下去,相信猶大仍有盼望;然而以實瑪利卻把基大利和一切在那裡的猶大人、迦勒底兵丁都殺掉,以致毀了服事巴比倫王的選擇。

耶利米的選擇
耶利米書 40:6 耶利米就到米斯巴見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在他那裡住在境內剩下的民中。
閱讀經文: 40:1-16
1耶利米鎖在耶路撒冷和猶大被擄到巴比倫的人中,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將他從拉瑪釋放以後,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 2 護衛長將耶利米叫來,對他說:「耶和華你的神曾說要降這禍於此地, 3 耶和華使這禍臨到,照他所說的行了。因為你們得罪耶和華,沒有聽從他的話,所以這事臨到你們。 4 現在,我解開你手上的鏈子。你若看與我同往巴比倫去好,就可以去,我必厚待你。你若看與我同往巴比倫去不好,就不必去。看哪,全地在你面前,你以為哪裡美好,哪裡合宜,只管上那裡去吧。」
《耶利米書》第四十章,記述耶路撒冷被毀後的過渡時期。這是一個動盪、人心不穩定的時期,然而留在耶路撒冷的人面對一個新的局勢,他們要作出選擇。
一、 耶利米的選擇 (40:1-6)
「護衛長將耶利米叫來,對他說:耶和華你的神曾說要降這禍與此地。耶和華使這禍臨到,照他所說的行了;因為你們得罪耶和華,沒有聽從他的話,所以這事臨到你們。」(40:2-3)
這一段提到耶路撒冷被毀,其中最特別之處,是從巴比倫的護衛長口中說猶大被滅是因他們不聽神的話,所以耶和華神要降禍不降福。當國家被滅,耶利米就被釋放出來,他最終是自由的,由此顯出他是一位真先知,因為他的預言成就了,抵擋他的人卻全都被擄、被殺。他不但得著自由,更得著巴比倫王的善待和保護;相對而言,猶大只剩下殘礫敗瓦,政局也非常動盪,耶利米應該如何選擇?若我是耶利米的話,我必會選擇往巴比倫去。因為耶利米曾預言順服巴比倫便可蒙福,反而留在猶大的都會滅亡。若他選擇巴比倫必有好的生活,最重要是他從巴比倫王得著自由、禮物、保護,無論何人都會把他看作賣國賊;然而他沒有選擇巴比倫,卻仍然選擇留在猶大,並到基大利那裡。

人生沒有後悔藥
耶利米書 39:18 我定要搭救你,你不致倒在刀下,卻要以自己的命為掠物,因你倚靠我。這是耶和華說的。
閱讀經文: 39:1-18
1猶大王西底家第九年十月,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來圍困耶路撒冷。 2 西底家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被攻破。 3 耶路撒冷被攻取的時候,巴比倫王的首領尼甲沙利薛、三甲尼波、撒西金、拉撒力、尼甲沙利薛、拉墨並巴比倫王其餘的一切首領,都來坐在中門。
4 猶大王西底家和一切兵丁看見他們,就在夜間從靠近王園兩城中間的門出城逃跑,往亞拉巴逃去。 5 迦勒底的軍隊追趕他們,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西底家,將他拿住,帶到哈馬地的利比拉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那裡,尼布甲尼撒就審判他。 6 巴比倫王在利比拉,西底家眼前殺了他的眾子,又殺了猶大的一切貴胄。 7 並且剜西底家的眼睛,用銅鏈鎖著他,要帶到巴比倫去。
從巴比倫圍攻耶路撒冷到攻陷一共十八個月,在這十八個月之間耶利米把神的信息很清楚地傳給了西底家。但是西底家要到城被攻陷的前一夜才接受自己無能反攻,也沒有辦法保護他的子民的現實,所以漏夜逃走了。但是神命定的事豈能不成全?所以他被抓了,並且下場非常淒涼。巴比倫軍先在他眼前殺了他的眾子和貴冑,然後剜掉他的眼睛,再用銅鏈鎖著他,帶到巴比倫。
耶利米的話言尤在耳,神豈不是給了他一條平安的生路嗎?可是他猶疑不決,優柔寡斷,終於落個國破家亡的絕境裡。人生沒有後悔藥。

耶利米被捕下獄
耶利米書 38:3 耶和華如此說:這城必要交在巴比倫王軍隊的手中,他必攻取這城。
閱讀經文: 38:1-28
1瑪坦的兒子示法提雅、巴施戶珥的兒子基大利、示利米雅的兒子猶甲、瑪基雅的兒子巴示戶珥,聽見耶利米對眾人所說的話說: 2 「耶和華如此說:住在這城裡的必遭刀劍、饑荒、瘟疫而死,但出去歸降迦勒底人的必得存活,就是以自己命為掠物的,必得存活。 3 耶和華如此說:這城必要交在巴比倫王軍隊的手中,他必攻取這城。」 4 於是,首領對王說:「求你將這人治死,因他向城裡剩下的兵丁和眾民說這樣的話,使他們的手發軟。這人不是求這百姓得平安,乃是叫他們受災禍。」 5 西底家王說:「他在你們手中,無論何事,王也不能與你們反對。」 6 他們就拿住耶利米,下在哈米勒的兒子瑪基雅的牢獄裡。那牢獄在護衛兵的院中,他們用繩子將耶利米繫下去。牢獄裡沒有水,只有淤泥,耶利米就陷在淤泥中。
對耶利米而言,這真是一個恐怖的經歷。很可能您也讀過許多中國早期傳道人的經歷,那時沒有人信耶穌,民間信仰不是儒家,就是佛與道。很多人聽到有人傳講耶穌,覺得是洋人的東西,有的向傳道人潑大糞,有的把碎玻璃混著泥揉進傳道人的眼睛,種種可怕的暴力事件,都只是因為有人傳講耶穌,神的福音,神的話語。耶利米沒有做什麼惡事,他的罪狀,就是傳講神要他說的話。

不聽話的西底家
耶利米書 37:2 但西底家和他的臣僕並國中的百姓,都不聽從耶和華藉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
閱讀經文: 37:1-21
1約西亞的兒子西底家代替約雅敬的兒子哥尼雅為王,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立在猶大地做王的。 2 但西底家和他的臣僕並國中的百姓,都不聽從耶和華藉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
3 西底家王打發示利米雅的兒子猶甲和祭司瑪西雅的兒子西番雅,去見先知耶利米,說:「求你為我們禱告耶和華我們的神。」 4 那時耶利米在民中出入,因為他們還沒有把他囚在監裡。5 法老的軍隊已經從埃及出來,那圍困耶路撒冷的迦勒底人聽見他們的風聲,就拔營離開耶路撒冷去了。
這段經文的內容,我們在34章大略已經讀過了。因為耶利米向西底家王宣告神要賜他平安而死,所以西底家和眾首領、猶大百姓有奴僕的就立約,向他們的奴婢宣告自由,放他們自由離去。沒想到,這一宣告自由,埃及軍就攻上來了,讓巴比倫無暇再進攻耶路撒冷。這下子,圍城的危機得到緩解,猶大家的首領和百姓等等,立刻反約,重新強迫原先的奴婢回來。他們毀約,上帝就把祝福變為咒詛。原先得救的希望也就消失了。
約雅敬死後,由他的兒子約雅斤做王,約雅斤原名哥尼雅或耶哥尼雅,他做王三個月後,向巴比倫投降,被擄到巴比倫。巴比倫王另立約西亞王的第四個兒子瑪探雅做王,改名西底家。在神的眼中,西底家也是個不聽話的傢伙。

約雅敬燒掉耶利米的書卷
耶利米書 36:23 猶底念了三四篇,王就用文士的刀將書卷割破,扔在火盆中,直到全卷在火中燒盡了。
閱讀經文: 36:1-32
1猶大王約西亞的兒子約雅敬第四年,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 2 「你取一書卷,將我對你說攻擊以色列和猶大並各國的一切話,從我對你說話的那日,就是從約西亞的日子起,直到今日,都寫在其上。 3 或者猶大家聽見我想要降於他們的一切災禍,各人就回頭離開惡道,我好赦免他們的罪孽和罪惡。」
神叫耶利米把祂的話寫下來,目的是希望猶大家的首領聽見神要降的一切災禍,就回頭離開惡道,神就可以有理由赦免他們,不降災禍。神一直在為猶大家找出路。雖然萬不能不罰他們,可是神還是希望他們悔改,以避過那些可能發生的災禍。神也是這樣容忍我們,雖然大錯小過不斷,神依然不停止對我們的愛。
想到神對這些悖逆子民之容忍,不斷地期望,不斷地呼喚的永不止息的愛,心裡實在覺得難以做到天父要求的萬萬分之一。主耶穌說,要我們像天父一樣完全(太5:48),我們就是再修幾億年也難成正果吧?所以,只有當我們把舊約和新約讀透時,才能稍微體會到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講的愛的真諦。那就是神對不完美的世人之愛。

對利甲族的試驗
耶利米書 35:19 所以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利甲的兒子約拿達必永不缺人侍立在我面前。
閱讀經文: 35:1-19
1當猶大王約西亞之子約雅敬的時候,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 2 「你去見利甲族的人,和他們說話,領他們進入耶和華殿的一間屋子,給他們酒喝。」 3 我就將哈巴洗尼雅的孫子、雅利米雅的兒子雅撒尼亞和他弟兄,並他眾子以及利甲全族的人, 4 領到耶和華的殿,進入神人伊基大利的兒子哈難眾子的屋子。
當猶大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背約時,神要耶利米去見利甲族的人。在整個充滿欺騙的社會裡,神要讓耶利米看到什麼?外子退休前是專門救護早產兒的醫生,看遍了各種不正常或有畸型的嬰兒,所以每次回家看到自己的兒子很健康,心裡的難過和沮喪便稍稍得了安慰。在這裡,有何人何事可以讓神的心稍得安慰?
神要耶利米去試驗利甲族人。其實不必耶利米試驗,這些人根本就不上他的餌。讀了這段經文,我有點擔心,假如在我沒有警戒的時候,是否也會有試驗臨到我?我能不能過關?利甲族的人很相信耶利米,也很尊敬耶利米,全族的人在耶利米的邀請下都跟著去了。當耶利米擺設滿酒的碗和杯時,他們會不會覺得盛情難卻?他們會不會不敢不給耶利米面子,而委屈求全?

宣告自由
耶利米書 34:18 猶大的首領,耶路撒冷的首領,太監、祭司和國中的眾民曾將牛犢劈開,分成兩半,從其中經過,在我面前立約。後來又違背我的約,不遵行這約上的話。
閱讀經文: 34:9-22
9 西底家王與耶路撒冷的眾民立約,要向他們宣告自由,叫各人任他希伯來的僕人和婢女自由出去,誰也不可使他的一個猶大弟兄做奴僕。(此後,有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 10 所有立約的首領和眾民就任他的僕人婢女自由出去,誰也不再叫他們做奴僕。大家都順從,將他們釋放了。 11 後來卻又反悔,叫所任去自由的僕人婢女回來,勉強他們仍為僕婢。
有位牧師在碰到一位弟兄時,總會問他好不好?信心如何?那位弟兄總是回答:“上上下下,像廁所裡的馬桶蓋一樣”。這個回答聽起來不斯文,卻很實在。它形容了我們每個人的信心都是起伏不定。就好像西底家王聽到耶利米傳來神說要賜他平安而死的消息,龍心大悅,便聽神的話,與耶路撒冷的眾民立約,向他們宣告自由,叫各人任他的希伯來僕人和婢女自由自去。因為按著律法,這些奴婢在工作六年後,第七年便可重獲自由(出21:2)。但是在猶大歷史上很可能都沒有人遵守這個約定。
西底家希望藉著立約,平息神的怒氣,以確保自己平安不死。王的命令一下,所有立約的首領和眾民就任他的僕人婢女自由出去,誰也不再叫他們做奴僕,大家都順從,將他們釋放了。這是猶大國裡一個很值得記念的時刻,因為他們終於肯聽神的話,做神喜悅的事了。可惜,好景不長,當西底家看到埃及軍隊前來營救,巴比倫軍轉身對付埃及軍,圍城之禍因而暫得緩和,便以為可以靠人的幫助得救,他就悔約了。

平安的應許
耶利米書 34:4 猶大王西底家啊,你還要聽耶和華的話。耶和華論到你如此說:你必不被刀劍殺死。
閱讀經文: 34:1-7
1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他的全軍和地上屬他的各國各邦,攻打耶路撒冷和屬耶路撒冷所有的城邑,那時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 2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你去告訴猶大王西底家:『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將這城交付巴比倫王的手,他必用火焚燒。
對神有信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嗎?有次在敬拜時,牧師引用亞伯蘭和羅得選地分遷的故事,他問大家,覺得自己比較像亞伯蘭或羅得?這個問題頗有重量,因為我覺得自己太像羅得了。誰不要水草肥沃的草地去放牧?誰不希望往容易找工作的地區遷移?誰不喜歡生氣盎然的大都會?誰喜歡水草貧瘠的土地?當我們在選擇時,誰會用神的眼光去衡量?誰能像亞伯蘭那樣大器,對神有全然的信心?
因此當神藉著耶利米對西底家發話時,西底家會選擇相信神嗎?巴比倫王攻下了猶大所有的城邑,西底家自知即將成為亡國之君,猶如一隻困獸在做最後的掙扎。他希望神出奇不意殺光敵軍,他希望神像古時一樣,派下天軍火馬為他爭戰,但是當神的作法和他的想法迴異時,他能有信心相信神而順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