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 23章19-20節   此後,亞伯拉罕把他妻子撒拉埋葬在迦南地幔利前的麥比拉田間的洞裡,幔利就是希伯崙。從此,那塊田和田間的洞,就藉著赫人定準歸於亞伯拉罕做墳地。

在撒拉出生時,她的父親他拉給她取名「撒萊」,意思就是「我的公主」。相信在許多父親的心中,女兒便是他心中的公主,從小疼愛、呵護著長大的。撒萊跟同父異母的哥哥亞伯蘭結婚,在當時是很平常的事,即使是現在,在阿拉伯人當中堂兄妹結婚也很正常。但是,是否近親結婚的原因,以致撒萊遲遲不育?

不能生育,等於是當時女人最大的失敗。雖然耶和華神應許亞伯蘭的後裔將如星星和海沙那麼多,可是,是經由她嗎?一個不能生育的女人?撒萊以為那應許是給亞伯蘭的,跟她沒有關係;卻沒想到在〈創世記〉時,神就說過男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成為一體(創2:24),一體就是同命的,自然領受同樣的應許。

在迷惑中,她叫婢女夏甲和亞伯蘭同房,因為她覺得必須為丈夫著想,不能因為她,以致神的應許了空。在迦南地的外族人,三妻六妾都有,亞伯蘭卻只有她一個妻子。雖然,把丈夫推往另一個女人的懷裡,是一件讓做妻子萬分痛苦的事情,可是為了亞伯蘭和耶和華神著想,不怎樣做行嗎?那時,她可能懷著悲痛的心情覺得自己好偉大。

沒想到,夏甲一懷孕就看不起她。人家說,母以子貴,夏甲也以為飛上枝頭了!她偏偏要讓夏甲看看誰是老大!夏甲受不了苦待而離開時,撒萊的心裡又慌了。夏甲的腹中有亞伯蘭的骨肉啊!當她看到夏甲回來時,心上的石頭才落下來,卻也不敢再苦待夏甲了。

日子在平穩中過去,回來後的夏甲也變得溫順了。一家人倒也和氣融融地過了十四年,以實瑪利給家裡帶來不少活力和喜樂,但究竟不是她生的。人生的遺憾啊!

有那麼一天,亞伯蘭接待了三位客人,她在帳棚裡聽他們講話。其中有一位鐵口直斷,她和亞伯蘭明年會有一個自己的孩子。這個應許,她已經等了25年了,等到生理期都斷了。她還能生嗎?簡直太荒唐了,她忍不住笑起來。沒想到被那人聽到了。她記得他說:「在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她不知道,在耶和華有沒有難成的事,只是覺得乾枯的生命彷彿被注入了一道希望之泉。

她的人生還有希望,因為耶和華沒有難成的事。不久之後,她開始有懷孕的跡象,腹部也逐漸鼓出來。她的心裡直想歡呼。因為耶和華給了她一個新名:「撒拉」,多國之母。一個不能生育的女人將要成為多國之母,何等的榮耀!從父親的小公主變成多國之母。撒拉開始讚美神:「神使我喜笑。」以撒出生了,那是她一生最喜樂的時候。

以撒斷奶了,可以吃乾糧了,亞伯拉罕開宴請客。撒拉卻看到以實瑪利在嘲笑幼小的以撒。孰不可忍也!她立刻叫亞伯拉罕把他們母子趕出去,她不能讓這樣的隱患留在家裡,影響到以撒的繼承權,以撒那麼小,除了她這個作娘的,有誰可以保護他呢?

夏甲和以實瑪利走了。撒拉安心了,看著以撒成長,她也逐漸老去。有一天,她覺得很累、很累,眼睛閉上了,呼吸也停止了。亞伯拉罕嚎啕痛哭。此時他們已經從別是巴搬回希伯崙,那時是赫人在當地掌權。曾經有人認為赫人是摩西杜撰出來的。直到1906年,考古隊在哈呼沙(Hahusha)發現了赫人的遺物,隨後有了大量的考古發現,有關赫人的遺存及資料也層出不窮,包括赫人如何管理國家,如何進行商業貿易等等,都証實亞伯拉罕不是和一個影子民族打交道,亞伯拉罕買地時的赫人的納稅政策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確實存在的。

可以從窗口看到亞伯拉罕的墓

根據以色列美角的記載,希伯崙先祖墓(The Cave of the Patriarchs or Tomb of the Patriarchs),又稱麥比拉洞(The Cave of Machpelah)是紀念亞伯拉罕、撒拉、雅各、利亞、以撒、利百加的地方。《聖經》很有趣的記載愛妻撒拉去世時,亞伯拉罕堅持不拿赫人送的地,花了四百舍客勒銀子買了這塊(創世紀23章)。這個地點的歷史非常悠久,因為建築是希律王修建的!比他修第二聖殿的時候還要早。後來在西元四世紀內部被改建成拜占庭教堂、在七世紀被改建成清真寺,在12世紀又被十字軍改建回教堂,然後13世紀被馬母路克人改建回清真寺。從1267年開始猶太人和基督徒都不准進入,所以有出名的「七階」(Seven Steps),超過了就是死刑。

1967年六日戰爭之後,以色列從約旦人手中拿回西岸地區,包含整個希伯崙。直到1994年之前都只是清真寺,現在分為兩個入口,穆斯林管理建築的80%,猶太人用20%,但如果是把腹地和花園那些算近來,猶太人有65%。那這裡真的是撒拉的墓嗎?在1967到1981年之間,考古人員有鑽到洞下面…. 在16公尺的下方,真的有發現兩個連在一起的洞唷!

撒拉和我們有關係嗎?

保羅在〈加拉太書〉第四章22-31節解釋猶太人和外邦信徒的關係。他說,「亞伯拉罕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使女生的,一個是自主之婦人生的。使女所生的是按著血氣生的,那自主之婦人所生的是憑著應許生的。那兩個婦人就是兩約。一約是出於西奈山,生子為奴,乃是夏甲。這夏甲二字是指著阿拉伯的西奈山,與現在的耶路撒冷同類,因耶路撒冷和她的兒女都是為奴的。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們的母。弟兄們,我們是憑著應許做兒女,如同以撒一樣。 當時那按著血氣生的逼迫了那按著聖靈生的,現在也是這樣。然而經上是怎麼說的呢?是說:『把使女和她兒子趕出去,因為使女的兒子不可與自主婦人的兒子一同承受產業。』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不是使女的兒女,乃是自主婦人的兒女了。(節錄)」

從保羅這段話,讓我們明白,我們這些憑信心成為神兒女的人,都是撒拉,這個多國之母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