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記〉 34: 10 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
閱讀經文:〈申命記〉 34:1-12
讀完了摩西五經,你覺得摩西的一生有哪些事最觸動你的心?假如你想效法摩西,你會學習他的哪一方面?
摩西,一個本來註定要死的孩子,在神的恩典裡,竟然成為當代最偉大的,一個不平凡的人。想通了,摩西也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是因著神的揀選和磨鍊,成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位先知。「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在摩西之前也沒有一位先知如此蒙神重用。連被稱為神的朋友的亞伯拉罕,也沒有和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神說摩西:「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我要與他面對面說話,乃是明說,不用謎語,並且他必見我的形象。」
摩西,一個在眾人面前被當作神的代表之人。當日神呼召摩西時,答應摩西可以亞倫當做口,亞倫則要以摩西當做神(出4:16)。沒有其他人享有如此的殊榮,可以得到神如此的應許,讓另一個人把他當作神。神是如此愛摩西,以致於容不得摩西有一時的軟弱,在氣令智昏之下違背了神的命令,擊打磐石出水,神因而拒絕了摩西進迦南的請求。在摩西的一百廿年之間,這是唯一的一次,神拒絕了摩西。摩西會有氣令智昏的時候,神卻絕不昏頭,話出就不再收回。即使如此,摩西也活到了滿壽120歲,是該交棒的時候了。
神曾經叫摩西把自己從神得的榮耀給約書亞一些,摩西照做了,約書亞便成了摩西的繼位者。這就是人要面對的,每一代的傳承。我們不是神,不可能希望自己所開創的事業或工作一直流傳下去,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大半生內,做好自己的本份;但是當我們的時候到了,我們便得把棒子交下去。不要留戀人間的地位,不要貪戀權勢和虛榮,該放手時就放手。
我從小讀一些基督教雜誌,看到它們的開始,也看到它們的結束,又看到另一些雜誌的開始,但還沒有看到其結束。因此我總是提醒自己,做好今生神要我做的就可以了,其他的事,神自會掌管。好像摩西的責任已了,他就要放手讓約書亞把以色列人帶進迦南。因此今生我不敢怠惰,對於做的工有沒有人來延續,我也不著急。神若要它繼續,自會興起接棒人,若是神覺得這事工可以到此為止,我們也可以高高興興地結束,讓神興起其他事工。
摩西在一百廿歲時,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還能走上尼波山的毗斯迦山頂。我們再怎樣鍛練身體,恐怕也沒有人敢誇口可以超越摩西。今年的這兩個月裡,有許多主內的老人都以九十和以上的高齡去世了。雖然活著之時,有的健康情況看起來還不錯,走路比我們還健步如飛,但總有耳聾或看不清楚等狀況了。因此神給摩西的祝福是很全面的,臨走時依然耳聰目明,健步上山,神親自把他葬在摩押地,沒有人知道他被葬在何處。
在〈猶大書〉第九節曾提及天使米迦勒為了摩西的屍體和魔鬼爭辯。據說,魔鬼曾要求取得摩西的屍體,其理由是摩西在埃及時曾經殺過人,因為凡是殺人的兇手,都屬牠的權下,因而摩西的屍首是屬牠的。有人認為,魔鬼想要取得摩西的屍體,是為了要拿去做偶像迷惑以色列人。因為在〈啟示錄〉 十三章裡提到龍(即魔鬼)把權柄賜給獸,叫獸像有生氣,並且能說話,又醫好死傷的頭一個獸。魔鬼有各樣的權柄,若是牠利用摩西的屍體,是否可以迷惑更多的人呢?因此至今沒有人知道摩西被埋在哪裡。神把他的屍身藏起來了,神不讓魔鬼找到,魔鬼就找不到。
神讓摩西從毗斯迦山頂遙望基列全地直到但,也就是全迦南地。可能還指給他看,哪一部份是拿弗他利的地,以法蓮、瑪拿西的地,猶大全地直到西海,和耶利哥、瑣珥,等等。所以你不能不佩服摩西當時的眼力。就像現在去溫哥華最高的餐廳吃飯,天氣好時可以極目四望,看到溫哥華的全景,但也看不到附近的城巿如:列治文、本拿比和素里那麼遠的地方。但是摩西可以從拿弗他利的地看到耶利哥,那真是了不起。不過,話說回來,耶和華神指給摩西看的,當然摩西一定看得到。想像一下,神把手一指,那個地方就放大,變近了,好像摩西眼前有一架超薄電視機似的。真是太過癮了!現在人去尼波山上,還可以望到耶路撒冷,但也是迷迷糊糊的一片風景而已。
現在的尼波山每年都吸引大批信徒和遊客去朝拜和觀光。山上有一座記念摩西的教堂和修道院,主教堂旁有幾個建於西元531年並繪有馬賽克鑲嵌畫的墓穴。主教堂旁邊還有一座基督教堂,建於西元597年拜占庭時代。尼波山上聳立著一巨大的象徵摩西神杖的鋼制盤蛇十字架,是1984年義大利佛羅倫斯人吉安尼.凡陶尼豎立的。記念當年以色列人繞過以東地時,因路難行而埋怨不已,神遣火蛇進去咬他們,當他們哀求時,神便叫摩西做一條銅蛇,仰望它的便得醫治。
在摩西的時代之前,尼波山是一個異教徒祭神的地方。考古學家最近在山頂附近,發現了腓尼基人祭拜的偶像巴力神廟的殘址。但是在摩西死後,這座山成了記念摩西,記念神偉大作為的一座山。正像當年的黑門山,原先也是拜巴力的廟址,但是耶穌在那裡變像之後,就變成神的聖山了。摩西活得有價值,死得也有價值。有位佛教徒上了尼波山之後,感嘆道:「這些東西都是歷代傳下來的,可見都是真的。」但願有更多人也領悟到耶和華神的真實,得以進入神的應許,那永不改變的永恒之愛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