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 15:19 她說:「求你賜福給我,你既將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給我水泉。」她父親就把上泉下泉賜給她。
閱讀經文:〈約書亞記〉 15:1-63
在拈鬮分地後,猶大支派所分到的地界,大部分是在迦南地的南部,包括了現在著名的希作崙、伯利恒和耶路撒冷等地。雅各祝福猶大:「你弟兄們必讚美你,你手必掐住仇敵的頸項,你父親的兒子們必向你下拜。猶大是個小獅子。我兒啊,你抓了食便上去。你屈下身去,臥如公獅,蹲如母獅,誰敢惹你? 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創49:8-10)」。約書亞介紹的第一個支派就是猶大支派,因為猶大支派出了一個信心的偉人迦勒,然後又出了另一位英雄俄陀聶。
在這一章裡,我門會發現一件不尋常的事,信心偉人迦勒居然把他至愛的女兒當獎品,要懸賞給攻下基列西弗(底璧)並奪城的人!底璧距希伯崙以南十英里,曾被約書亞打敗過,但是迦南人趁虛又住進去,因此迦勒需要再把它收回。這是為了宗族的利益,而不是為了他自己利益。因為他已經從他所要求的地,趕出了三個亞衲族長,他大可休戰享受,但是因為底璧地處中央山脈的邊緣,可雄視非利士平原,是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為了猶大族,此地不能不奪取回來。
雖然在古代,子女的婚事多數由父母定奪,可是這樣的決定算不算草率呢?曾經讀過一段有關押撒和俄陀聶,說來給大家參考。有一本猶太人的歷史小說《迦勒的女兒》中說道,押撒是迦勒的獨生女,她還有三個兄弟。迦勒很愛這個女兒,往往問她:「你要什麼?」可能從小和兄弟們一起成長,她的性情非常自由開放,還愛上了一個風流且貪婪的軍官。迦勒屢勸不聽,非常生氣。在一次和押撒溝通無效之後,便下了這道以押撒為懸賞的命令。
沒想到俄陀聶一聽到這道命令就著急了。他和押撒是堂兄妹,從小一起長大,他很愛押撒。雖然押撒之前選擇了別人,他卻依然深愛她。為了不讓押撒所嫁非人,俄陀聶憑著信心,勇往上前,終於一舉奪城,贏得美人歸。押撒看到俄陀聶為了她不顧生死,終於被感動。但是,在猶太人中有個禮節,女子不能向任何男人要東西,即使是自己的父親。押撒要求俄陀聶去向迦勒要地,但是俄陀聶不肯,但是准許押撒去要。所以《聖經》裡記載著「押撒過門的時候,勸丈夫向她父親求一塊田」,後來卻變成押撒向迦勒求水泉。
在猶太人的傳說中,押撒向父親抱怨俄陀聶攻打城之後,什麼都不做,只是一直學〈摩西五經〉。據說當所有人都在為摩西哀哭時,他卻在努力地背讀神的律法。相傳他可以背誦三千條律法。也因為如此,他成為另一個信心的偉人,做了約書亞之後的第一個士師。
押撒向迦勒求水泉,也是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因為以色列的南部 — 南地 (Negev) 大部份都是沙漠。現在以色列政府很努力用滴漏方法,將沙漠變成綠洲,他們的農作物出產豐富,不但可以自供自給,還可以供應世界各地。這是以色列的奇蹟之一。但是在押撒的時代,若要有水,就必須挖井,非常辛苦。所以押撒的請求表現出她的智慧。這故事有一個美麗的結尾,在押撒和俄陀聶結婚後,去向迦勒辭行。押撒下馬或駱駝,向父親道歉以往的虧欠,迦勒立即原諒她,也把上泉下泉都賜給她,父女言歸於好。
上泉是一種在夏天不夠雨水時會乾涸的水泉;下泉是指一種在地底下有極大存水量,永不乾涸的水泉。直到現在,住在南地的以色列人依然在使用這兩種的水泉。
耶穌說的是浪子的故事,押撒則是浪女的代表。不管是浪子或浪女都要記得,慈愛的天父都希望把最好的給我們,因此要記回到天父的身邊,與天父和好。當我們離開正路時,天父的心何等著急難過。押撒對她的父親有信心:「求你賜福給我,你既將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給我上泉和下泉。」我們對天父也要有信心,天父也在問我們:「你要什麼?」但願押撒的回答也成為你的禱告,成為你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