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六章17節  基甸對他說:「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給我一個證據,證明是你在跟我說話。」

今天是以色列人的聖殿被毀日(希伯來語:תשעה באב‎或ט׳ באב‎;Tisha B’Av,意為「埃波月第九」),是猶太教一年一度的禁食,紀念耶路撒冷第一聖殿和第二聖殿被毀。這一天也是為了紀念發生在同一天的其他降臨猶太人的災難,其中包括在公元135年超過50萬猶太人在羅馬屠殺。 聖殿被毀日被認為是猶太日曆最悲傷的一天。很多猶太人因為發生在以色列的災難,而不能相信有一位耶和華神在眷顧他們。

〈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人非有信,就不能討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並且信祂會賞賜尋求祂的人。(希11:6)」 但是並非每個人都像底波拉一樣,對神有滿滿的信心。當你諸事不順時,你相信世上有神嗎?

當底波拉過世之後,以色列人又遠離耶和華神,轉去拜外邦人的偶像,神就讓米甸人轄制他們。每當以色列人撒種之後,米甸、亞瑪力和東邊的人都上來攻打他們,對着他們安營,毀壞那地的農作物,直到迦薩,沒有給以色列留下食物,牛、羊、驢也沒有留下。那些人帶着他們的牲畜和帳棚上來,像蝗蟲那樣多;人和駱駝無數,都進入境內,毀壞全地。

〈士師記〉第六章形容他們的困苦,為了躲避米甸人,以色列人就在山中挖洞穴,挖洞建營寨。所以當神的使者去看基甸時,他正躲在酒榨那裡打麥子。有一種出土的酒榨,上池約8英尺見方,15英寸深,下方約2英尺處有一個用來承接果汁的較小的池。基甸就是用這種酒榨來打小麥。酒榨是為了要把葡萄榨成汁,所以只需要一個很小的地方;但是打麥子要在空曠的地方,因為需要利用風力將麥糠和麥子分開,才能有最多的收成。在一個不通風的地方打麥子,麥糠會到處飄,連呼吸都不容易。但是基甸沒有辦法,他不敢去外面空曠的地方打麥子,免得被米甸人發現來搶他的糧食。

神的使者稱呼他:「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這不是一個諷刺,因為「基甸」的希伯來文之意就是「大能的勇士」。這時基甸還沒有認出那是神的使者,所以他很自然地回答:「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怎麼會遭遇這一切事呢?……祂那奇妙的作為在哪裏呢?現在耶和華卻丟棄了我們,把我們交在米甸人的手掌中。」

神在哪裡?當我們需要祂的時候,祂在哪裡?你曾經有這樣的想法嗎?當苦難超越過我們的能力能擔當時,神啊,祢在哪裡?我們聽過多少見證,但是為什麼在我們的苦難中感受不到祢奇妙的作為?

耶和華轉向基甸,說:「,靠著你這能力拯救以色列脫離米甸人的手掌。我豈不是已經差遣了你嗎?」基甸嚇壞了:「我怎能拯救以色列呢?看哪,我這一支在瑪拿西支派中是最貧寒的,我在我父家又是最微小的。」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敗米甸,如擊打一個人。」

當神差派摩西,摩西也是回答:「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把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出3:11)」神也是回答他:「我必與你同在。」神對約書亞也是這樣說:「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裏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書1:9)」

神的同在是神一個極大的應許。當神應許祂的同在時,祂的意思是天上地下沒有任何力量或權勢能勝過我,只要有我的同在,你一定能贏,沒有人能勝過你。所以當耶穌降生時,神給祂取名以馬內利,就是神同在的意思。就是要告訴世人,只要倚靠耶穌,就等於有了神的同在,就能有得勝的生命。倚靠耶穌,有神的同在,就是基督徒得勝的密訣。

基甸害怕那只是一個夢或幻影,因此他求神的使者不要走,等他取供物來獻祭。當他看到神的使者伸出手裏的杖,杖頭一碰到肉和無酵餅,就有火從磐石中出來,吞滅了肉和無酵餅。然後,耶和華的使者就從他眼前消失了。

當基甸不能確定這事是否出於神時,他就向神求確據。我們在許多時候都是信心很小或沒有信心的人,在我們缺乏信心時,可以學基甸,向神求證據。

基甸嚇到了,因為他親眼見到神的使者。於是他在那裏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Jehovah-Shalom」,意思是:耶和華神是賜平安的神。這就是基甸和神建立關係的開始。建立關係之後,神才會把使命交給基甸。神會叫基甸做何事呢?我們明天繼續來看,或許,你己經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