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 18:1以色列的全會眾都聚集在示羅,把會幕設立在那裡,那地已經被他們制伏了。
閱讀經文:〈約書亞記〉 18:1-28
示羅是希伯來聖經中提到的一座古代城市,位於以法蓮山地,位於伯特利東北的小山岡上,城的四周都是高山,東有大泉,從伯特利到示劍的大路由此經過。以色列人攻佔迦南後,在此安營,會幕也設在示羅,成為固定的建築物。在很長時期中,示羅是以色列人活動的中心,每年在此都舉行一個特別節日。
約書亞從示羅派出各支派的代表,勘察迦南地的詳細狀況,然後按城邑分作七份,拈閹分給便雅憫、西緬、西布倫等七個未曾在約但河東岸取得土地的支派。其遺址是今伯特利東北 16公里、示劍東南18公里的賽依侖廢墟。(資料來自以斯拉百科網)
示羅在以法蓮境內,撒馬利亞在瑪拿西境內,可見這兩族在以色列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眼看五個宗族都有自己的領土了,為何其他七個支派還在觀望等待呢?難道是約書亞忘了給他們拈鬮?從雅各的十二個兒子來看,從大小排序是:流便、西緬、利未、猶大、但、拿弗他利、迦得、亞設、以薩迦、西布倫、約瑟、便雅憫。流便因為與雅各的妾有染,玷污了他父親的床,失去了長子的位置。雅各把長子的名份給了約瑟,讓他得兩份的家產,又立以法蓮在瑪拿西之上。但是君王和彌賽亞從猶大而出,因此在約旦河東邊,猶大、以法蓮和瑪拿西先得分地權,在吉甲分地;然後才輪到其他七個支派在示羅分地。
約書亞對以色列人說:「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所賜給你們的地,你們耽延不去得,要到幾時呢?你們每支派當選舉三個人,我要打發他們去,他們就要起身走遍那地,按著各支派應得的地業寫明,就回到我這裡來。」可見神己經應許,地也在那裡,可是這些支派卻在觀望,不敢出去打仗,得應許之地。以法蓮支派有約書亞,猶大支派有迦勒,他們跟慣了,輪到要他們自己出去打仗時,他們就害怕了。所以約書亞要他們每支派派三個人去查拈鬮所得的地業,然後把未得之地再分一次,讓還沒有拿到地業的七個支派有更明顯的看見。
便雅憫是雅各的妻子拉結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拉結因生他而死,他也是雅各最小的兒子。拉結可能自知不久於人世,覺得他很可憐,一出生就沒有母親,因此為他起名:便俄尼,意思是憂患之子。但是雅各將其改名為便雅憫,意思是右手之子。右手提指手握權柄,表示他的出生是尊貴的,不是可憐的。便雅憫有10個兒子。雅各臨終前給他的預言是:「便雅憫是個撕掠的狼,早晨吃他所掠奪的,晚上分他所擄獲的(創49:27)」。摩西的祝福是:「論便雅憫說,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在耶和華旁邊安然居住;耶和華必終日遮蔽他,也住在他兩肩之中。(申33:12)」
摩西在摩押平原統計人口,便雅憫部族的男丁人數居於第七位,共有四萬五千六百名。以色列人在曠野安營時,便雅憫部族跟約瑟的兩個兒子(瑪拿西和以法蓮)所衍生的部族一同駐守在會幕的西邊。拔營時,這三族一隊是第三批出發的。便雅憫支派分得的土地北面是以法蓮,東面到約旦河,西面是但支派,南面是猶大。她有幾座著名的城,包括耶利哥、伯特利、基遍、基比亞、耶路撒冷等,這些地方本來是分給便雅憫族做産業,不過將伯特利從敵人手中奪過來的卻是約瑟家。後來伯特利成為以色列北國拜牛犢的中心。耶路撒冷雖然屬於便雅憫的領土,卻位於跟猶大領土接壤的邊界,被猶大族攻佔。
論排行,便雅憫雖然是以色列最小的支派,她的分地也不大,但是神依然眷顧,讓以色列的第一個王掃羅出自這個支派,何等榮耀!正如掃羅對撒母耳說的:「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憫人嗎?我家不是便雅憫支派中至小的家嗎?(撒上9:21)」但是因為神的憐憫和恩典,再小的支派,神都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