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書〉8:19 我要指示你惱怒臨完必有的事,因為這是關乎末後的定期。

閱讀經文:〈但以理書〉8:1-27

在伯沙撒王的第三年,但以理在以攔省書珊城中再次見到異象。

“以攔”位於今日的伊朗境內,本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後為亞述打敗,成為亞述的附屬國;後再為波斯併吞,變成波斯的一省。“書珊城”原是以攔的首都,波斯王因其風景秀麗,以它作為全國的首都和寒宮。〈以斯帖記〉的第一章第2節就記錄了:亞哈隨魯王在書珊城的宮登基。烏萊河是書珊城的一條人工運河,運河本身十分寬闊,兩岸相距九百尺。

在第八章裡,但以理看到一隻前後角不一樣長的公綿羊,牠往西、往北、往南去攻擊,無堅不摧。天使告訴但以理:“你所看見雙角的公綿羊,就是瑪代和波斯王”。瑪代原屬亞述,後來瑪代傾覆亞述;波斯本是巴比倫的屬國,推翻巴比倫之後逐漸強盛,瑪代卻日漸衰弱,此時兩國組成一個聯合王國,雙方君王輪流統治。公綿羊的前後角高矮不一樣,代表兩國勢力的不均等。波斯雖比瑪代較後才崛起,卻在古列王的領導下,變得比瑪代更為強大,後來還克制了瑪代。所以後長的角可代表波斯王古列,後來居上。相傳波斯王出征時喜戴上精金造的羊頭頭盔;考古學家也掘出這些羊頭狀的冠冕。綿羊是瑪代波斯的國徽,曾出現在古錢幣及其他古物上。

在瑪代和波斯征服呂底亞之後,波斯為了擴張版圖,便向希臘進軍,雖然敗翼而歸,但在侵犯的過程中,曾經火燒雅典護衛城,並做出一些褻瀆希臘神明的作為,使希臘人非常憤恨。亞歷山大廿歲繼承王位,半年後便出軍波斯,雖然他只有三萬五千精兵,軍勢遠不如波斯;但是他精通戰略,屢屢以寡敵眾,遍行全地,腳不沾塵,不到廿五歲時就滅了波斯,成為當時的霸主。

有一隻公山羊來攻擊公綿羊,公綿羊無法與之對抗,不支倒地。那公山羊喻表希臘,兩眼當中的大角乃是亞歷山大大帝。古時的希臘就曾以公山羊為其民族的標誌。公山羊從西而來,四處征討,並向公綿羊大發烈怒,將牠觸倒於地,用腳踐踏。史載主前334年希臘開始反擊波斯,於主前331年將它殲滅。

山羊的大角折斷了,在角根上向天的四方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這四角就是亞歷山大手下的四個主要將領。大角亞歷山大在33歲時死於巴比倫城,他死前有三個遺願:「第一,我的棺材必須由最厲害的醫生抬回去。」,「第二,當我的棺材運向墳墓時,沿途的道路必須灑滿我寶庫裡的金銀財寶。」,「第三,我的雙手必須放在棺材外面,讓大家都看得見。」

當他的將領問他為何原因時, 他說:「我要世人們知道我剛剛學到的3個教訓。讓醫生運送我的棺材,是想讓大家知道,沒有任何一個醫生,能夠治癒所有的身體疾病,要從死神中奪回性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夠珍惜生命;其二,至於在墓園道路上灑滿黃金,就是想告訴你們,即使賺了再多金銀財寶,到死亡的那一刻,我什麼也帶不走,追逐財富,到最後都會是一場空。」,休息了一下,他說:「至於要把我的雙手展露在棺材外,是想讓世人知道,我是雙手空空地來到這世界上,而最後,我也是空手而歸離開這個世界。」

〈約翰福音〉第十章22節,提到「耶穌在修殿節時在聖殿裡所羅門的廊下行走」這件事,不知您對於修殿節有沒有什麼印象?這是發生在兩約之間的典故。“兩約之間”指的是舊約和新約中間那段神“沉默”的時期,也就是猶大亡國之後,到耶穌誕生之間的這段時間。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他的地土由四個將領瓜分。其中和以色列有關係的是北邊的敘利亞西流古王朝和南邊的埃及多利買王朝。猶太位於兩雄之間,是兩雄必爭之地。

埃及多利買王朝先接管猶大,其推行希臘化的手段比較溫和,而且不干預猶大人的信仰;托勒密二世為了充實亞歷山大圖書館,更致力於保存猶大文化,甚至召集猶大學者推動翻譯工作,完成舊約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第一本從希伯來文譯成希臘文的舊約聖經)。

敘利亞西流古王朝的作風完全相反,約主前198年接管猶大之後,便致力於傳播希臘文化,強迫猶大人希臘化。到了安提奧古四世時,他傲慢又兇殘,向猶太人索重稅,任意更換大祭司,不准猶大人行割禮、守安息日、搶劫擄掠猶大人為奴隸;在聖殿內安置希臘宙斯神像、祭壇,又強迫猶太人獻豬給宙斯。他就是四角之中有一角長出的那個小角,他自高自大,以為高及天象之君(耶和華神);除掉常獻給神的燔祭,毀壞神的聖所。

安提奧古四世強迫各地的猶大人拜偶像。想想看世事何等奇怪,以前猶大人離棄神去拜偶像,神怎樣呼喚,他們都不回轉;現在亡國了,不能敬拜耶和華神,他們卻感到很痛苦,也覺得拜偶像是褻瀆之事,當時幾萬名猶太人因堅守信仰殉道而死。主前167年有一位敘利亞軍官在耶路撒冷城西築希臘神像,並號召猶大人去獻祭,且逼迫當地的老祭司馬他提亞帶頭獻祭。馬他提亞不從,卻有別的猶大人為了討好敘利亞軍官而上前獻祭,馬他提亞一怒之下,當場拿起鐵錘就把他給殺了,他的兒子們接著把敘利亞軍官也殺了,並且呼召凡是願意敬拜耶和華神,守祂律法的人跟隨他們。馬他提亞此時已年邁,死前指定三子猶大繼續領導,大家稱他為 “馬加比” (Maccabees),意思就是“執鐵錘者”,因此這段事蹟稱為馬加比革命。

敘利亞王屢次派軍隊鎮壓,皆未成功,後來勢弱,遂容許猶大人自治。主前165年猶大率軍突襲,攻入耶路撒冷。在12月25日進入被玷污的聖殿,清除所有異教物品,潔淨聖殿,要恢復聖殿的敬拜,再一次將聖殿奉獻給上帝,這就是“修殿節”的由來。然而他們遇見一個難題,就是在聖所中的金燈台,原本點燃著不可熄滅的燈火,因沒有祭司打理而熄滅多時,而殿中只剩下一瓶聖油可用來燃點金燈台。那瓶聖油只夠燃點一天,但聖油的製作需要八天的時間。儘管擔心金燈台很快便會熄滅,他們還是把惟一僅有的那瓶聖油點上。結果,那一瓶聖油,竟奇跡地燃燒了八天,使聖殿大放光明!因此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點臘燭慶祝,於是又叫做:眾光節,光明節或哈努卡節Hanukkah。

據西流古王朝誌記,安提奧古四世從即位到駕崩,共6年3月18日,連閏年算在內共有2300日,和但以理的異象正好吻合。主前  164  年他進擊巴比倫的叛亂餘黨,在  以呂馬Elymas  一役慘敗,他竟傷痛過度而憂鬱致死(也有說他患上癲癇病而死),應驗了經上說“非因人手而滅亡”。

從一些解經家所得的亮光裡,我們看到除了管教以色列人之外,神更藉著這些強權為全世界預備了救恩之路。從巴比倫的得勝,以色列民終於認識到拜偶像的愚昧,因而去除各樣的偶像,包括心中的偶像,專一回到神的面前;神又藉波斯王古列讓選民回歸,重建聖殿和信仰;亞歷山大統一了歐亞非三洲,為福音預備了通用的語言;羅馬的建築則為福音使者開闢了四通八達的道路。接著,主耶穌誕生了,福音的廣傳勢如破竹,傳遍天下。全能神的智慧何等奇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