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米記〉8:10b 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
閱讀經文:〈尼希米記〉8 章
水門是耶路撒冷城東城牆上的一道門,在馬門和泉門之間,門朝東。希西家王時已有該城門,尼希米時期重修。民眾聚集在水門前的寬闊處,聽祭司以斯拉宣讀律法書。舉行竣工典禮時,第一隊參加慶典的人從北面向南走到水門。以色列人請文士以斯拉讀律法書給他們聽,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門前的寬闊處。亡國前的以色列人對先知的教導何等不悅,何等討厭被先知指責。因為那時享受罪中之樂,以為神的審判永遠不會來臨。經過了亡國之痛,做了俘虜的悲哀,終於逐漸醒悟,若不遵照神的律法,有一天他們將永遠失去神的眷顧。就像很多人在福中不知福,不明白神的憐憫和寬容,總是要等到身患絕症或走頭無路時,才肯謙卑下來,才明白自己是何等的罪人。假如能早一點回頭,不是可以少受很多苦嗎?
當以色列人敞開心扉,願意傾聽神的話時,耶和華神的心該是何等歡喜!祭司和利未人都盡量“清清楚楚地唸神的律法書,講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唸的”。這是教導神的話語很重要的幾個條件,一要把神的話讀得清楚。所以在自己沒有學好一種語言時,不要自以為是去應用,免得讓人有吃生米飯的感覺。
二要講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唸的。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有的神學教授對《聖經》讀得滾瓜爛熟,可是卻根本不信有神;所以讀神的話語,卻胡亂解釋,自以為很科學,實在很可惜。所以我們讀神的話要務求明白,才能得到神話語的滋潤和供養,靈命才能成長。這也是本網站〈每日親近神〉的目的,希望讓更多人能因為明白神的話,而領受到其豐盛,並且更加親近神。假如讀神的話卻不明白其精意,就好像腸胃有問題,吃了很多食物卻無法吸收,何等可惜。
百姓明白神的話語,就知道自己怎樣得罪了神,因此悲哀哭泣。你曾經為你的罪悲哀哭泣過嗎?我每次思想,就感到神的恩典實在太偉大。不僅信主前是罪人,即使信主後,也是罄竹難書。因為想做的好做不到,不想做的惡卻常常做;該做的事常常沒做,不該做的反倒做了一大堆。心裡常批判他人,心裡驕傲實際愚蠢。能為自己的罪悲哀哭泣是福氣,因為哀慟的人有福了,他必得安慰(太5:4)。當人為自己的罪悲哀哭泣時,主要親自安慰他們。反而,當人看不到自己的罪時,就好像不知道自己身上有臭味或污穢,還十分自豪。
因此當百姓為罪悲哀哭泣時,尼希米和以斯拉就安慰他們:「今日是耶和華你們神的聖日,不要悲哀哭泣。」又叫他們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預備的就分給他,因為“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在得到神的饒恕之時,不但自己享受,也要記念別人的需要,與人分享自己的所有,如此從神而來的喜樂就會成為我們能力的來源。所羅門王說:“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裡憂愁,靈被損傷(箴15:13)。”又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17:22)。”靈被損傷或骨頭枯乾,人哪裡還能有力量呢?因此主也希望祂的喜樂存在我們心裡,並叫我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15:11)。人有喜樂才能有力量;人要靠神,才能有喜樂。
猶大曆的七月是提斯利月(西曆九至十月),七月初一是吹角節和新年,七月初十是贖罪日,七月十五就是住棚節。在〈以斯拉記〉的第三章,記載了所羅巴伯和以色列人過住棚節的事。所以這裡說“從嫩的兒子約書亞的時候直到這日,以色列人沒有這樣行。”應是說沒有像他們那樣上山,將橄欖樹、野橄欖樹、番石榴樹、棕樹和各樣茂密樹的枝子取來,照著所寫的搭棚,又住在棚裡。表示他們一切都按著律法書的教導去行,是最最合乎律法書教導的住棚節。
住棚節是記念以色列人出埃及走曠野時,神怎樣眷顧他們的節日,這段時間和北美的感恩節都很接近。只可惜現在人過感恩節就想到火雞大餐,有多少人在吃大餐前,記得一起數算神的恩典?人人忙著準備過鬼節,商店裡堆滿了鬼節的裝飾品和裝扮,沒有感恩節的位置。在住棚節的最後一天宣告嚴肅會,在〈約珥書〉裡說:“你們要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嚴肅會,招聚長老和國中的一切居民到耶和華─你們神的殿,向耶和華哀求(珥1:14)”。 所以這是個禁食和向神禱告的日子,希望神赦罪之後,重新賜福給國家和各人。走出絕望和黑暗,面向希望的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