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耶路撒冷城邊(二)

路加福音 19:41-44

41 耶穌快到耶路撒冷,看見城,就為它哀哭, 42 說:「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來。 43 因為日子將到,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周圍環繞你,四面困住你, 44 並要掃滅你和你裡頭的兒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

愛在耶路撒冷城邊:因著愛,祂為耶路撒冷哀哭: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路19:41-44)

所羅門王建造聖殿,獻給神作居所、永遠的住處,常與以色列民同在(王上8:1-66)。耶路撒冷城和其中的聖殿雖屢經戰亂、摧毀、擄掠,也多次得以修復、重建、擴建;希律王是猶太歷史上最著名的建設者,他統治時期的耶路撒冷是榮美的全盛時期。

耶穌榮耀進入耶路撒冷,耶穌來了,神的兒子來到神的居所,當時的耶路撒冷和聖殿確實是富麗堂皇,門徒面對不禁驚嘆:夫子,請看,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殿宇!(馬可13:1)

愛在耶路撒冷城邊(一)

路加福音 19:41-44

41 耶穌快到耶路撒冷,看見城,就為它哀哭, 42 說:「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來。 43 因為日子將到,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周圍環繞你,四面困住你, 44 並要掃滅你和你裡頭的兒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

愛在耶路撒冷城邊:因著愛,祂為耶路撒冷哀哭: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路19:41-44)

所羅門王建造聖殿,獻給神作居所、永遠的住處,常與以色列民同在(王上8:1-66)。耶路撒冷城和其中的聖殿雖屢經戰亂、摧毀、擄掠,也多次得以修復、重建、擴建;希律王是猶太歷史上最著名的建設者,他統治時期的耶路撒冷是榮美的全盛時期。

耶穌榮耀進入耶路撒冷,耶穌來了,神的兒子來到神的居所,當時的耶路撒冷和聖殿確實是富麗堂皇,門徒面對不禁驚嘆:夫子,請看,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殿宇!(馬可13:1)

愛在低加波利

馬太福音 15:32-39

32 耶穌叫門徒來,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 33 門徒說:「我們在這野地,哪裡有這麼多的餅叫這許多人吃飽呢?」 34 耶穌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有七個,還有幾條小魚。」 35 他就吩咐眾人坐在地上, 36 拿著這七個餅和幾條魚,祝謝了,掰開,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37 眾人都吃,並且吃飽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筐子。 38 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共有四千。 39 耶穌叫眾人散去,就上船,來到馬加丹的境界。

愛在低加波利:因著愛,祂用七個餅和幾條魚,讓四千人吃飽,零碎裝滿七個筐子。(太15:32-39,可8:1-10)

低加波利是由「十」和「城」兩個字拼合而成,代表「十個城」,指一個地區而非一個城市。低加波利包括約旦河兩岸的敘利亞區域,是羅馬帝國的移民區,由外邦人建造,充滿著希臘文化色彩。

愛在推羅西頓

馬太福音 15:21-28

21 耶穌離開那裡,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去。 22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 23 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 24 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 25 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 26 他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 27 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 28 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她女兒就好了。

愛在推羅西頓:因著愛,祂成全迦南婦人的請求,趕出附著於小女兒身上的污鬼。(太15:21-28,可7:24-30)

推羅、西頓在加利利北邊的腓尼基(現今的黎巴嫩)境內,是外邦人居住的地方,腓尼基人是迦南人的後裔。西頓是以挪亞的曾孫,迦南的長子命名(創10:15),並可能是他的後代定居之處。

愛在差遣門徒

馬太福音 9:35-38

35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 36 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37 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 38 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

愛在差遣門徒:因著愛,祂憐憫許多人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9:35-38)。祂差遣門徒,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病症(太10:1-42)。

太9:35-36摘要述說耶穌忙碌的工作: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也描述耶穌憐憫那時人們的光景: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耶穌的愛不僅臨到尼哥底母、井邊的婦人、百夫長的僕人、池旁的患者、寡婦的兒子、被污鬼附著的人、血漏的女人、睚魯的女兒…,祂看見更多的需要,祂憐憫沒有牧人牧養的群羊,於是祂差遣門徒與祂同工,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病症。

愛在衣裳繸子

馬太福音 9:20-22

20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來到耶穌背後,摸祂的衣裳穗子, 21 因為她心裡說:「我只摸祂的衣裳,就必痊癒。」 22 耶穌轉過來看見她,就說:「女兒,放心!你的信救了你。」從那時候,女人就痊癒了。

愛在衣裳繸子:因著愛,祂對患十二年血漏的女人說:女兒,放心,妳的信救了妳。(太9:20-22,可5:25-34,路8:43-48)

這件事發生在耶穌和門徒正趕路,前往管會堂的睚魯家(他的女兒快死了)的半途中,眾人擁擠時,一個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從耶穌背後,摸祂的衣裳繸子。

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花盡了她一切養生的,病勢沒有好轉,反倒更重,這是聖經對婦人極其絕望景況的描述。她心裡想:「我只摸祂的衣裳,就必痊癒。」她摸著耶穌的衣裳繸子,血漏立刻就止住了。

愛在畢士大池旁

約翰福音 5:1-15

 1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

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做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 3 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a]。 5 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 6 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

愛在畢士大池旁:因著愛,祂在安息日醫治三十八年患者,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又警戒他說:「你已經痊癒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約5:1-15)

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在畢士大池旁等候水動,好進入池子讓病得痊癒,可是水動時,沒有人把他放入池子裡,正去時又有別人比他先下池去。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給他機會讓他得醫治。

面對生命或生活的困境,我們有如池旁等候水動的病人,自己抓不住機會,機會來了又被人捷足先登,只好將自己隱藏在蝸居(褥子)中,毫無希望。耶穌來了,祂給予機會,要我們「起來」,靠著信心,離開自怨自艾、逃避現實的「褥子」,「走吧!」,三十八年的病就得痊癒。

愛在加利利海邊

馬太福音 8:23-27

23 耶穌上了船,門徒跟著他。 24 海裡忽然起了暴風,甚至船被波浪掩蓋,耶穌卻睡著了。 25 門徒來叫醒了他,說:「主啊,救我們,我們喪命啦!」 26 耶穌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膽怯呢?」於是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地平靜了。 27 眾人稀奇,說:「這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愛在加利利海邊:因著愛,祂斥責狂風大浪,風浪就止住,平靜了。(太8:23-27,可4:35-41,路8:22-25)

耶穌上了船,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那邊指的是加利利對面的格拉森(有古卷:加大拉),是外邦人的地方;三個福音書接續記載著,耶穌平靜風浪後,船到格拉森,迎著他們來的是個從墳塋裡出來被污鬼附著的人。

顯然的,這趟船程,門徒面對的不僅是狂風大浪,心中擔憂的還有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外邦人的地方,是黑暗權勢掌權的地方。可以理解門徒的害怕到了極點,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他們叫醒了耶穌,說:「主啊,救我們,我們喪命啦!」耶穌醒了,斥責風和海,風浪就止住,平靜了。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膽怯呢?」

愛在管會堂的家裡

馬太福音 9:18-19 / 9:23-26

18 耶穌說這話的時候,有一個管會堂的來拜他,說:「我女兒剛才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她就必活了。」 19 耶穌便起來跟著他去,門徒也跟了去。

23 耶穌到了管會堂的家裡,看見有吹手,又有許多人亂嚷, 24 就說:「退去吧!這閨女不是死了,是睡著了。」他們就嗤笑他。 25 眾人既被攆出,耶穌就進去,拉著閨女的手,閨女便起來了。 26 於是這風聲傳遍了那地方。

愛在管會堂的家裡:因著愛,祂對睚魯說:不要怕,只要信!接著拉著孩子的手,對她說:閨女!我吩咐妳起來。(太9:18-19, 23-26,可5:22-24, 35-43,路8:40-42, 49-56)

在猶太人的社會,「管會堂的」是會堂的領袖,身份背後代表諸多深意:神的揀選、摩西的律法、輝煌的聖殿、被擄的屈辱、榮耀的盼望。管會堂睚魯的小女兒病得快死了,他愛女兒,不顧自己的身分地位,大庭廣眾下俯伏在耶穌面前,再三求祂去醫治自己的女兒。

睚魯求主幫助的經歷可說是驚滔駭浪、高潮迭起,先被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半途插隊攔截耶穌,趕不及到家就聽到女兒的噩耗,看見眾人為女兒哀哭捶胸頓失希望,最後驚奇的面對復活的女兒。

愛在格拉森外邦之地

馬太福音 8:28-34

28 耶穌既渡到那邊去,來到加大拉人的地方,就有兩個被鬼附的人從墳塋裡出來迎著他,極其凶猛,甚至沒有人能從那條路上經過。 29 他們喊著說:「神的兒子,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時候還沒有到,你就上這裡來叫我們受苦嗎?」

30 離他們很遠,有一大群豬吃食。 31 鬼就央求耶穌,說:「若把我們趕出去,就打發我們進入豬群吧。」 32 耶穌說:「去吧!」鬼就出來,進入豬群。全群忽然闖下山崖,投在海裡淹死了。 33 放豬的就逃跑進城,將這一切事和被鬼附的人所遭遇的都告訴人。 34 合城的人都出來迎見耶穌,既見了,就央求他離開他們的境界。

愛在格拉森外邦之地:因著愛,祂釋放被污鬼附著的人,鬼入豬群,投海淹死。(太8:28-34,可5:1-20,路8:26-39)

格拉森(有古卷:加大拉)坐落外約但的山區,距加利利海東南面約35哩,離約但河東19哩;格拉森處於當時羅馬帝國的低加坡里行政區,這地區是由十個外邦人城市組成,位於撒馬利亞和加利利以東的地方。當地的文化、生活習慣趨向希臘化,經文中談及在山上吃食的一大群豬,顯示格拉森人可能以養豬為生,並未遵循摩西律法中有關潔淨的規條(利11:7-8),對於猶太人而言,格拉森就等同於一個亂七八糟、污穢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