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之詩系列–詩篇第133篇

詩篇133:1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

閱讀經文: 詩篇133篇–踏上第十三級台階–和睦同居

133:1 (大衛上行之詩。)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

133:2 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

133:3 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

「弟兄」可以泛指親戚,或彼此關係;「和睦同居」的意思是同住在一起,大家一齊生活。因此此處形容朝聖者為了敬拜上帝,共同往耶路撒冷前進,共同住宿的情況,是非常的美好。詩人以「貴重的油」和「黑門的甘露」作比喻,形容和睦同居的「善(良善、美好、福樂)」和「美(愉悅、快樂、甜美、可愛)」。

詩133:2中「貴重的」與詩133:1的「善」是同一個辭。對當時的人來說,「油」一般是油脂或橄欖油,可用來潤髮、潤膚,對人的身體有滋潤作用。這裡「貴重的油」係指聖膏油(出30:23-25),用來抹會幕、法櫃及一切器具,使這些物成為聖;還有用來膏亞倫和他的兒子,使他們成為聖,可以供祭司的職分(出30:26-30)。聖膏油流到大祭司的鬍鬚及衣襟,浸染衣袍,進到他的身體去,使他完全分別為聖侍奉神。和睦相處可如聖膏油一樣浸透全民族成為聖潔。

上行之詩系列–詩篇第132篇

詩篇132:8 耶和華啊,求祢興起,和祢有能力的約櫃同入安息之所!

閱讀經文: 詩篇132篇–踏上第十二級台階–渇望擁有神

132:1  (上行之詩。)耶和華啊,求祢記念大衛所受的一切苦難!

132:2  他怎樣向耶和華起誓,向雅各的大能者許願,

132:3  說:我必不進我的帳幕,也不上我的床榻;

撒下6章記載大衛把約櫃運進耶路撒冷,撒下7章隨後敘述大衛想要為神建聖殿的想法,以及神應許要為大衛建立家室的事蹟,這些記載是詩篇第132篇的背景。這首詩篇包含兩部分:祈求神記念大衛把約櫃運往耶路撒冷的熱心,因而祝福他的王朝(1-10節);以及神的回應:應許將成就大衛之約(11-18節)。

詩人逐級上階尋見神,當踏上第十二級台階時,他深深感受到大衛為神(約櫃)尋得居所的迫切渴慕,他的意念從「擁有神的恩待與賜予」轉變成「擁有神」的迫切渴慕,也再次重申神對他百姓的應許與祝福。

上行之詩系列–詩篇第131篇

詩篇131:1 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閱讀經文: 詩篇131篇–踏上第十一級台階-平靜安穩

131:1 (大衛上行之詩。)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131:2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

當時的小孩是在三歲斷奶,這年紀的小孩不會因為飢餓要喝母乳而隨意哭鬧,可以安穩的在母親的懷中獲得滿足。「斷過奶」是一個比喻,也可以泛指孩兒的某個段時間,正如哈拿向丈夫說,「等孩子斷了奶,我便帶他上去朝見耶和華,使他永遠住在那裏。」孩子斷過奶後不會再啼哭,所以131:2這節詩句亦可翻譯為「安靜的小孩與母親一起,我的心真像一個安靜的小孩子。」

詩人用「斷過奶的孩子」來描述他在上帝面前的態度,他擁有那種不汲汲營營、追求供應的安全感,來描述自己的信靠。

上行之詩系列–詩篇第130篇

詩篇130:4 但在祢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祢。

閱讀經文: 詩篇130篇–踏上第十級台階-等候救贖

130:1 (上行之詩。)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祢求告!

130:2 主啊,求祢聽我的聲音!願祢側耳聽我懇求的聲音!

130:3 主─耶和華啊,祢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

這首詩是七首懺悔詩之一(6,32,38,51,102,130,143篇)。詩人謙卑地承認遭受痛苦的原因在於他犯了罪,並懇求神赦免他。此處的罪孽意味著整個以色列對神的不順服與叛逆,而不只是指個人的罪過。這首詩始於詩人對救恩的迫切懇求,將焦點集中在全然信靠神的憐恤上(5, 6節),最後以根據神豐盛慈愛而確信赦罪與恢復的信仰告白(7, 8節)來結束。

上行之詩系列–詩篇第129篇

詩篇129:4 耶和華是公義的;祂砍斷了惡人的繩索。

閱讀經文: 詩篇128篇–踏上第九級台階-尋求公義

129:1 (上行之詩。)以色列當說: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

129:2 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卻沒有勝了我。

129:3 如同扶犁的在我背上扶犁而耕,耕的犁溝甚長。

新欽定版聖經稱其為「戰勝錫安之敵的勝利之歌」,而修訂後的標準版稱其為「為以色列的敵人滅亡而祈禱」。1-4 節是祈求的基礎:選民曾屢受迫害,但都得耶和華救援,再次倚靠神。5-8 節則是祈求的內容:求神對付敵人,使他們像長在屋頂上的野草,枯乾且毫無用處,無法去收割,就算收割,捆起來也不夠一把。

第1, 2節「從我幼年以來」是指以色列人在埃及、出埃及的時候。連續兩次提到「敵人屢次苦害我」,但強調「卻沒有勝了我」;接著,第3節形容以色列人是被鞭笞的人,背上有深深的傷痕。

上行之詩系列–詩篇第128篇

詩篇128:4 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

閱讀經文: 詩篇128篇–踏上第八 級台階-平安蒙福

128:1 (上行之詩。)凡敬畏耶和華、遵行祂道的人便為有福!

128:2 你要吃勞碌得來的;你要享福,事情順利。

詩人在第八級台階上論及「敬畏耶和華、遵行祂道的人」所得到的祝福,不僅是個人蒙福、家庭蒙福、也推至於國家蒙福。

葡萄樹是結果纍纍的植物,無論在開花或結果時都充滿芬芳香氣,所結葡萄果子,可製成葡萄汁,發酵成酒或壓成葡萄乾。橄欖樹充滿生機,樹根周圍長出許多幼苗,是很獨特的栽子樹木,果實能榨油,可作為食料、入藥、抹身、燃燒…多種用途。詩人用這兩種植物形容家室蒙福、興旺的景象,成為葡萄樹和橄欖樹的家庭,是蒙神賜福的家庭。

上行之詩系列–詩篇第127篇

詩篇127:3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閱讀經文: 詩篇127篇–踏上第七級台階-安然睡覺

127:1 (所羅門上行之詩。)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127:2 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詩人踏上第七級台階,他體認到建造家庭(建造房屋)、護衛社稷(看守城池)、甚至於個人每天的勞碌,若不是神的恩待、賜與,這一切都將是「枉然」。「枉然」的意思是空虛的、虛妄的、無價值的,沒有神參與的建造、看守和勞碌,這一切所得到的結果將是虛空,且毫無價值。

許多時候,我們帶著建造、看守和勞碌所衍生的煩惱和挫折進入我們的休息,沒有神的同工,我們就無法將手上的工作視為「都甚好」,也因此不能得享安息。

根據世界睡眠協會指出,睡眠問題已經構成全球性的流行病,威脅著全世界將近一半人口的健康和生活品質。你知道嗎?

上行之詩系列–詩篇第126篇

詩篇126:6 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

閱讀經文: 詩篇126篇–踏上第六級台階-耶和華行了大事

126:1 (上行之詩)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做夢的人。

126:2 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的時候,外邦中就有人說: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

「做夢」的原文Chalam也有「健康」、「強壯」的意思,同樣的詞在賽38:16被翻譯為「恢復健康」、「使….痊癒」,七十士譯本也用「使….痊癒」來翻譯本處。不過,這裡翻譯成「做夢」,卻是很神韻的表達出那種「出乎意料外的驚喜」。

以色列南部曠野雨量稀少,平常乾旱無水,雨季時溝壑、深谷才會出現流水。詩人用「南地的河水復流」來描述猶太人被擄歸回的情景,貼切的形容被擄歸回的人,他們過去流淚撒種,現在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在喜笑、歡呼聲中,他們知道「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

上行之詩系列–詩篇第125篇

詩篇125:1  倚靠耶和華的人好像錫安山,永不動搖。

閱讀經文: 詩篇125篇–踏上第五級台階-永不動搖

125:1 (上行之詩。)倚靠耶和華的人好像錫安山,永不動搖。

125:2 眾山怎樣圍繞耶路撒冷,耶和華也照樣圍繞他的百姓,從今時直到永遠。

詩人在125:3說上帝會讓惡人不至於統治義人的產業,免得義人被迫要作惡。這種事情在今日社會中時有所聞,如果不是上帝的恩典,義人為了生存也可能被迫行惡。

耶路撒冷的地勢:在東邊有汲淪溪,西方和南方是欣嫩溪,三面溪底和城的高差在 40至80公尺間。城區包括五座山頭,東南有俄斐勒山,就是原來的耶布斯城,東有摩利亞山,就是聖殿區,東北有貝西大山,西北有亞克拉山,西南有錫安山;又有泰羅邊谷從北向南把城區分為東西兩半,因此東、南和西方都是天然的防線,惟有北方的防護較弱。

上行之詩系列–詩篇第124篇

詩篇124:8 我們得幫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華的名。

閱讀經文: 詩篇124篇–踏上第四級台階-得著幫助

124:1 (大衛上行之詩。)以色列人要說: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

124:2 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當人起來攻擊我們、

124:3 向我們發怒的時候,就把我們活活地吞了。

詩人在這首感恩詩裏,思想耶和華過往怎樣在以色列人危難的時候幫助他們(1-5),述說神的拯救(6-7)和重申他對耶和華的信靠(8)。

詩人踏上第四級台階,形容仇敵給他們的威脅有如被水淹沒的危險,又如鳥被困在網羅當中;但是,詩人在第一、二節特別重複「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兩次,強調神沒有讓他們在仇敵的洪水波濤中被吞吃,且幫助他們從仇敵的陷阱網羅裡逃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