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成肉身

馬太福音 1:18 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

路加福音 1:26-38
26 到了第六個月,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這城名叫拿撒勒; 27 到一個童女那裡,是已經許配大衛家的一個人,名叫約瑟,童女的名字叫馬利亞。 28 天使進去,對她說:「蒙大恩的女子,我問你安,主和你同在了!」29 馬利亞因這話就很驚慌,又反覆思想這樣問安是什麼意思。 30 天使對她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 31 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祂起名叫耶穌。

在這段短短的經文裡,我們看到了一個神話故事,神的話應驗的故事。兩千年前的某天,有位天使去猶大地看一個猶大妙齡少女,告訴她,她己經從聖靈懷孕了。而這個少女馬利亞,竟然很快樂地接受了這件事。她只是好奇,沒有結婚的我,怎能生孩子?

天使回答:「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這句話至關重要。因為很多人質疑耶穌的無罪性,既然是從馬利亞出生,怎麼可能沒有原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這句話就是指道成肉身的真相,聖靈親自成為一個受精卵進入了馬利亞的子宮;然後「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換句話說其他的事神會親自成就。假如神能創造人,祂豈不能使馬利亞的身體可以因為從聖靈受孕,而開始有各方面的變化嗎?當然可以,那就是神的能力蔭庇馬利亞的實證。

三個十四代

馬太福音 1 : 3-6

猶大從她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法勒斯生希斯崙,希斯崙生亞蘭,5 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 6 耶西生大衛王。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生所羅門。

聖經在很多人心中具有很神聖的地位,耶穌是彌賽亞,人類的救贖主,祂的地位更是無比崇高。因此當許多人看到耶穌的家譜上出現了四個女人的名字,都大感驚訝。
她瑪,喇合,路得,拔示巴,她們代表的是怎樣的社會地位呢?

她瑪,曾經是猶大的媳婦,猶大是雅各的四子。因為猶大的長子早死,按照猶太人的規矩,次子要為長子留後,免得長子的產業無人繼承。猶大的次子與她瑪結婚,卻不肯為哥哥留後,因此神也不給他長留人世。猶大還有一個小兒子,尚未成年;成年後,猶大卻不捨得讓他和她瑪成婚,怕萬一他又得罪神。她瑪看到小叔己成長,卻沒有來娶她,她立刻明白公公的意思。

某天她聽到公公會經過某條路去剪羊毛,於是她打扮成一個妓女蒙著臉,引誘她公公上床。因為猶大當時沒準備,所以把他的印、帶子和手杖放在她那裡。等猶大派人帶著羊羔去找她時,卻找不到她了;反而聽到她瑪懷孕的消息。他本來要懲罰她,卻不料她瑪派人把他的當頭送來。

四個女人

馬太福音 1 : 3-6

猶大從她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法勒斯生希斯崙,希斯崙生亞蘭,5 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 6 耶西生大衛王。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生所羅門。

聖經在很多人心中具有很神聖的地位,耶穌是彌賽亞,人類的救贖主,祂的地位更是無比崇高。因此當許多人看到耶穌的家譜上出現了四個女人的名字,都大感驚訝。
她瑪,喇合,路得,拔示巴,她們代表的是怎樣的社會地位呢?

她瑪,曾經是猶大的媳婦,猶大是雅各的四子。因為猶大的長子早死,按照猶太人的規矩,次子要為長子留後,免得長子的產業無人繼承。猶大的次子與她瑪結婚,卻不肯為哥哥留後,因此神也不給他長留人世。猶大還有一個小兒子,尚未成年;成年後,猶大卻不捨得讓他和她瑪成婚,怕萬一他又得罪神。她瑪看到小叔己成長,卻沒有來娶她,她立刻明白公公的意思。

某天她聽到公公會經過某條路去剪羊毛,於是她打扮成一個妓女蒙著臉,引誘她公公上床。因為猶大當時沒準備,所以把他的印、帶子和手杖放在她那裡。等猶大派人帶著羊羔去找她時,卻找不到她了;反而聽到她瑪懷孕的消息。他本來要懲罰她,卻不料她瑪派人把他的當頭送來。

耶穌基督的家譜

馬太福音 1:1 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

2 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猶大和他的弟兄, 3 猶大從她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法勒斯生希斯崙,希斯崙生亞蘭, 4 亞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 5 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 6 耶西生大衛王。
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 7 所羅門生羅波安,羅波安生亞比雅,亞比雅生亞撒, 8 亞撒生約沙法,約沙法生約蘭,約蘭生烏西亞, 9 烏西亞生約坦,約坦生亞哈斯,亞哈斯生希西家, 10 希西家生瑪拿西,瑪拿西生亞們,亞們生約西亞, 11 百姓被遷到巴比倫的時候,約西亞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

這段簡單的記錄便是神救恩的藍圖:亞伯拉罕 — 信心之父;大衛 –- 合神心意的人;耶穌,神的兒子,祂為亞伯拉罕和大衛的一生做了總結,並彰顯神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誰說先祖的記錄不重要呢?

耶穌來了,讓我們看到在歷史上一系列的名字,不是日子,不是節期 – 藉著這些人名,祢以恩慈和責任揀選了他們,也揀選了我們。因此,我們也以相信和喜樂的心接受祢的名,耶穌。

聖經裡所列的家譜並不像一般人所感覺的無聊和沒有意義, 相反的,這些名字所代表的,是神在他們每一個人身上的磨鍊,顯明他們和神的關係,還有神的應許怎樣一一應驗在他們身上的史實。

祂來(待降節期的渴慕)

腓立比書 2:6-7  祂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 7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

「待降」(Advent)拉丁文的意思是「來臨」,就是等待耶穌基督的降臨,一方面紀念祂曾降臨,另方面則期待祂二次降臨。「待降」節期包含四個禮拜,就是聖誕節的前四個禮拜,一般都從十一月最後主日算起,持續四個主日,直到聖誕節達到節慶高潮。

祂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祂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祂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祂。祂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祂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祂。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祂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以賽亞書53:2-6)

祂來,本有神的形象,反到虛己,撇下天上榮華,成為世人模樣,
如此榮耀的君王,竟降生在馬槽,謙謙卑卑,靜靜悄悄。

祂來,願做罪人良友,為世人的罪過,流血犧牲,愛到毫無保留,
而祂深愛的人啊,悖逆不認識祂,我主耶穌,曾否心傷?

祂來,使罪奴得釋放,應許凡擔勞苦,重擔的人,就近祂得輕省,
人們為何不肯 放手全交給祂,寧願受苦,寧願疲乏!

生命的糧

約翰福音6:35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

糧食給人帶來飽足,持續人的生命,給人力量,維持人的生命力。所有生物,都需要糧食,需要吃,生命才能維繫。

上帝給人的設定,就是要吃,才能活。吃的背後,有千萬個化學反應,才能使人得供應。這些反應,我們不全然知道。而且是我們不知道時,已經設定在我們內。

「信耶穌」得到新生命,也是一樣,信主之後,我們有多少生命的作用與反應,我們也不知道。單純的信與單純的吃,是生命的所需。「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是何等寶貴的應許。信耶穌,是就受主,有主的生命,活出主生命。

愛在伯利恆

彌迦書 5:2-5  「伯利恆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做掌權的。祂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 3 耶和華必將以色列人交付敵人,直等那生產的婦人生下子來。那時,掌權者其餘的弟兄必歸到以色列人那裡。
4 祂必起來,倚靠耶和華的大能並耶和華祂神之名的威嚴,牧養祂的羊群。他們要安然居住,因為祂必日見尊大,直到地極。 5 這位必做我們的平安。當亞述人進入我們的地境,踐踏宮殿的時候,我們就立起七個牧者、八個首領攻擊他。

愛在伯利恆:因著愛,為著我們,祂願意卑微,成為人的樣式,屈生在馬槽裡。(路2:1-17)

祂要牧養祂的羊群,他們要安然居住;祂必日見尊大,直到地極;祂必作我們的平安。

伯利恆的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祂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

…祂必起來,倚靠耶和華的大能,並耶和華─祂 神之名的威嚴,牧養他的羊群。他們要安然居住;因為他必日見尊大,直到地極。這位必作我們的平安。…(彌5:2-5)

將身心獻給耶穌的英國女王

申命記 6:5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

馬可福音 12:30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

將身心獻給耶穌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的一生,以及70年輝煌的在位期間,都是以耶穌作為她長期治理的磐石和明燈。

在每年聖誕節的全國轉播中,女王會分享她個人的基督信仰,也是她一切行為的關鍵力量。某一年,她曾引用了著名聖詩〈在蕭瑟的隆冬〉(In the bleak midwinter)當中的一段歌詞:「貧窮似我,當獻何物。若是牧人,當獻羔羊。若是智者,當獻所有。我所能獻,僅我身心。」

她鼓勵數百萬名觀眾將身心獻給耶穌。南非出生的猶太裔基督徒作家查爾斯.加納(Charles Gardner)最近為文透露一段女王與親近友人之間的對話,女王說:「我希望耶穌能在我有生之年再來。」當被問到原因時,她回答說:「因為我想將我的王冠放在祂的腳下。」

看見那不能看見的

馬太福音 25:34-40   
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 35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做客旅,你們留我住; 36 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 37 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 38 什麼時候見你做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 39 又什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 40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希伯來書談到信心的本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11:1)。」(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這是一節不易讓人領會的經文;於是,作者在第11章中列舉歷代信徒跟隨神的經歷,來見證:「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或譯為讚許),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11:39-40)」。

其中,作者提到摩西說:「他因著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原文沒有「主」這字)(11:27)。」這節經文描述摩西年少時躲避法老,逃往米甸牧羊,憑著信心忍耐40年;最後,神在燃燒的荊棘中呼召摩西,差遣他開始承擔年輕時渴望「拯救族人」的使命。

「看見」的原文可譯為觀察、體驗、注意,「那不能看見的」指的是看不見的神;「看見那不能看見的」意思就是觀察、體驗那看不見的神。摩西憑著信心忍耐40年,讓他得以觀察、體驗那看不見的神。

古舊十架

詩篇 18:2  耶和華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

奧地利位處中歐內陸,依着阿爾卑斯山脊發展,高低起伏,輪廓多變,多湖是奧地利的地理特色;位於薩爾斯堡附近的「鹽湖區」(Salzkammergut)有76個寶石般的冰河湖泊,深藏在群嶽山巒,若隱若現,如玉如璞。

鹽湖區中的聖沃夫岡湖,於1997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整個湖由12個大小湖泊串連,宛若翡翠項鍊,周圍被茂密林帶、綠地和陡峭高山環抱。聖沃夫岡小鎮最吸睛的是全鎮最高的「聖沃夫岡教堂」,又稱「朝聖教堂」。傳說在一千多年前,聖人沃夫岡(St. Wolfgang)來此地修行,有一天他聽到神諭,叫他手擲斧頭,並在斧頭落下處建一座教堂。在中世紀,這間湖邊小教堂成為很多基督徒遠赴千里來朝聖的教堂聖地。

從西元972年聖誕節到去世,聖沃夫岡一直擔任巴伐利亞州雷根斯堡的主教。他是天主教和東正教教會的聖人,被視為10世紀德國三大聖人之一,另外兩位是奧格斯堡的聖烏爾里希(St. Ulrich)和康斯坦斯的聖康拉德(St. Con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