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亞書11:7 於是,我牧養這將宰的群羊,就是群中最困苦的羊。我拿著兩根杖,一根我稱為「榮美」,一根我稱為「聯索」。這樣,我牧養了群羊。
閱讀經文: 撒迦利亞書 11:1-17
1黎巴嫩哪,開開你的門,任火燒滅你的香柏樹! 2 松樹啊,應當哀號!因為香柏樹傾倒,佳美的樹毀壞。巴珊的橡樹啊,應當哀號!因為茂盛的樹林已經倒了。 3 聽啊!有牧人哀號的聲音,因他們榮華的草場毀壞了;有少壯獅子咆哮的聲音,因約旦河旁的叢林荒廢了。
4 耶和華我的神如此說:「你撒迦利亞要牧養這將宰的群羊。 5 買牠們的宰了牠們,以自己為無罪。賣牠們的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我成為富足。』牧養牠們的並不憐恤牠們。 6 耶和華說:我不再憐恤這地的居民,必將這民交給各人的鄰舍和他們王的手中。他們必毀滅這地,我也不救這民脫離他們的手。」 7 於是,我牧養這將宰的群羊,就是群中最困苦的羊。我拿著兩根杖,一根我稱為「榮美」,一根我稱為「聯索」。這樣,我牧養了群羊。 8 「一月之內,我除滅三個牧人,因為我的心厭煩他們,他們的心也憎嫌我。 9 我就說:『我不牧養你們。要死的由他死,要喪亡的由他喪亡,餘剩的由他們彼此相食。』」
10 我折斷那稱為「榮美」的杖,表明我廢棄與萬民所立的約。 11 當日就廢棄了。這樣,那些仰望我的困苦羊,就知道所說的是耶和華的話。 12 我對他們說:「你們若以為美,就給我工價;不然,就罷了。」於是他們給了三十塊錢,作為我的工價。 13 耶和華吩咐我說:「要把眾人所估定美好的價值丟給窯戶。」我便將這三十塊錢,在耶和華的殿中丟給窯戶了。14 我又折斷稱為「聯索」的那根杖,表明我廢棄猶大與以色列弟兄的情誼。
15 耶和華又吩咐我說:「你再取愚昧人所用的器具。 16 因我要在這地興起一個牧人,他不看顧喪亡的,不尋找分散的,不醫治受傷的,也不牧養強壯的,卻要吃肥羊的肉,撕裂牠的蹄子。 17 無用的牧人丟棄羊群有禍了!刀必臨到他的膀臂和右眼上,他的膀臂必全然枯乾,他的右眼也必昏暗失明。」
在第十章裡,神有許多應許,神說:“我要堅固猶大家,拯救約瑟家,要領他們歸回。我要憐恤他們,他們必像未曾棄絕的一樣。都因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我必應允他們的禱告”,但是以色列人必須向神求。這是神對人的要求,人必須和神有互動的關係。但是從歷史上來看,以色列人對神的反應很冷漠,甚至在神應許七十年後要帶他們回到耶路撒冷時,大部分被擄的以色列人都無動於衷,因為他們在異鄉已經打下了生活的基礎,懶得再動,也捨不得放棄好不容易積下來的家產。所以在第11章裡,是講到神對人冷漠的回應之審判。
先知藉著向黎巴嫩的呼喊,表明原本象徵榮美與堅固的香柏樹和松樹都要傾倒毀壞。開門的意思是門戶洞開,不再有防衛和保護的作用,任火燒滅,火代表侵略者,也代表神的審判。香柏樹是眾樹中最高大榮美之樹,是建造聖殿和王宮的材料,因此又可喻為國權和君王之倒下。他們是國家的牧人,帶領者,又是領袖,但是在國家被毀時,卻無力支撐,只能發出哀號。少壯獅子咆哮,因為牠們居住的叢林荒廢了,再也找不到住的地方。
在有一些被擄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時,面對的是百廢待興的家園,但是帶領他們的卻是一群不負責任的牧人。根據七十譯本:神要撒迦利亞去幫生意人牧養肉用羊,並以此身份喻表神對以色列人的計劃。在這一段裡,我們看到以色列人(包括猶太人)還是很注重獻祭,各樣的祭都不惜花錢去買祭牲。為何神還不滿意呢?
第一,羊和牧人之間沒有真實的關懷,牧人要的只是賣羊的利益,羊是他們賺錢的工具。把羊養肥了是要賣去宰的。第二,賣羊的因為賺錢,就稱頌神讓他們變得富足,覺得賣羊是理所當然,他們無罪。第二,買羊的覺得只要付錢買到祭牲,獻了祭,他們的罪在神面前就一筆勾銷,變成無罪。
就好像在以前中世紀的教會一樣,救恩商品化,犯罪無所謂,只要買了贖罪券,神父說他們的罪就得赦免了。例如,你若謀殺了誰,或與人通姦,按著罪的比例去買贖罪券就沒事了,無罪了。這就是當時人們信仰的光景。他們不是真的為罪憂傷,到神面前認罪悔改,以為用錢去賄賂上帝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神讓撒迦利亞去當牧羊人,便是要他充份體會神心裡的失望和憂傷,為何神說祂不再憐恤這地的居民。撒迦利亞很願意當個好牧人,他用兩根杖去帶領羊群,而且是最困苦的羊,他的杖一根名為榮美的杖,代表恩慈;一根是聯索的杖,代表以色列人內部的團結合一。但是在撒迦利亞做牧人不久之後,一個月內他就趕走了三個牧人。他看不慣那些牧人,那些牧人也討厭他,因為他們牧羊的心態不同。
有利益衝突的地方必然有爭鬥和分歧,撒迦利亞很快就厭倦了這個牧羊的工作,他說:“我不牧養你們。要死的由他死,要喪亡的由他喪亡,餘剩的由他們彼此相食。”這是因為他看到以色列人內部的紛爭不斷,如同羊群裡的羊互相撕咬。他折斷了榮美和聯索兩根杖,代表神廢棄與萬民和以色列、猶大的約和情誼。當好牧人不再眷顧群羊時,群羊就有禍了。
在這裡的卅塊錢工價,喻表了猶大賣耶穌的代價。耶穌是好牧人,然而祂被以卅元的工價給賣了。卅元的工價是當時一個希伯來人奴隸的身價,表示雇主對撒迦利亞的不滿意和羞辱。神要撒迦利亞把拿到的卅元丟給窯戶。有聖經學者說,窯匠也是屬於聖殿供職的人。先知耶利米曾被神差遣去到窯匠家去觀察(耶18:6),且到聖殿附近去買窯匠的瓦瓶(耶19:1)。“窯戶”原意也可作銀匠,專為鑄造銀器的,連於聖殿,以製作新器皿供獻祭之用。在五百多年後,猶大把賣主的卅元丟在聖殿裡還給大祭司,大祭司就用那錢買了窯戶的一塊田,稱之為血田(太27:3-10)。
第15節:“耶和華又吩咐我說:你再取愚昧人所用的器具。”現代中文譯本是: “你再一次去作牧人吧;這次是(做)壞牧人。”這個壞牧人就是神對以色列家對神冷漠之審判。既然他們不要好牧人的峃顧和帶領,那麼就試試看在壞牧人手下的滋味。那些領導羊群走錯路的壞牧人,丟棄羊群的牧人也有禍了,因為神的審判也要重重地臨到他們。神先處理牧人,再處理群羊,求主保守我們,讓我們的心懷意念懂得轉向祂,與神互動,成就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