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惠教授

在國外求學時,對一位在流體力學研究上小有名氣的老教授特別有印象,我修他的課時,他應該是快屆齡退休了。有一天上課到一半,他站在講台上突然站住不動,停滯一段時間後,回頭對納悶的我們說:「我腦袋已經想到我接下來要講甚麼,但是我忘了我現在要講甚麼。下課吧!」我們不經莞爾一笑,今天老師「當機了」,一夥人快樂地離開教室。

年紀大了,我們容易陷入緬懷過去,或許是沾沾自喜,或許是愧疚難過;我們也會遙想未來,大部分的人擔心身體的衰老病痛,或是兒孫的未來,也許有些人會想我的靈魂將到哪裡去,但絕少的人會對未來存有快樂的盼望。

相反的,年紀大了,我們常常忘記(或是被迫忘記)現在的「存在價值」。退出職場,身分失去抬頭;卸下工作,生活剩下休憩;告別忙碌,日子空白一片;退休生活常被我們視為人生的「垃圾」時間,一生果效接近蓋棺論定,猶如球賽勝負既定,剩餘「垃圾」時間,就拖延到球賽結束。

有趣的是,有些人會認真使用這段「垃圾」時間,趁著身體狀況尚可四處旅遊,避免老年癡呆勤上電腦、手機,學習手藝、參加活動來弭補過去因忙碌而失去的興趣…。這些人尋得了自我的「存在」,猶如球賽中的「垃圾」時間,球員存在於球場,跑滿全場,但是他們不想投籃,不想得分,不求「價值」。

電腦當機了,電腦還「存在」,但是它不再運作了,它失去了「價值」。

詩人在聖經裡鼓勵我們:「神啊,我到年老髮白的時候,求祢不要離棄我!等我將祢的能力指示下代,將祢的大能指示後世的人。」(詩71:18)「…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92:12-15)

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撒拉為甚麼暗笑,說:『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養嗎?』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到了日期…」(創18:13-14)

神同樣對我們說:「你為甚麼說:『我既已年老,果真有價值嗎?』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到了日期…」

我們不僅是「存在」,尚有「價值」,有「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