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12: 14_21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

14 法利賽人出去,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 15 耶穌知道了,就離開那裡。有許多人跟著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 16 又囑咐他們不要給他傳名。 17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 18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 19 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 20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 21 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當耶穌醫好手枯乾的人之後,群眾的反應是繼續找人來看病,而法律賽人則更加想辦法要除掉耶穌。耶穌不停地要讓世人知道神的愛,表達祂的善意和關懷,但是一些人只想利用祂,另一撥人則不但拒絕祂,並且想致祂於死地。這和現代的社會有什麼區別嗎?

在這些事件裡,耶穌表現了以賽亞先知所說的,那位神的僕人的特質;「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耶穌彰顥神對人的憐恤,因為祂看見人的苦難,人的病痛,人的有限,人需要幫助。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嚴守律法的法律賽人以為對神忠誠,可是他們完全看不見人的軟弱和需要,人的病痛和苦難在他們眼中似乎是理所當然。甚至連看見耶穌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後,他們也不為所動,只感到耶穌受群眾歡迎和接納成為他們地位的威脅。因此他們和神的救恩失之交臂。

耶穌知道法利賽人的偏頗。我非常相信,耶穌何等渴望自稱愛神的人能夠體會神對人的愛,而不是用律法的一板一眼把人框起來。耶穌施行公理,是從祂對法利賽人的教導可以看出來,耶穌一直想點醒他們,可惜他們一直著眼在自己的認知上,不肯學著去多理解耶穌。耶穌要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這公理是指神的心意,按神的心意去審判。不是按著法利賽人的看法,也不是按著撒都該人或愛尼色人的看法。所以我們理當去明白神的心意是什麼,看看自己有沒有什麼盲點,使我們偏離了神的心意。
因為神憐憫的愛,使我們今日有幸成了神的兒女。我們就是那些仰望耶穌之名的外邦人,我們因著神的愛而蒙福了。

讓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對我們的愛。當我們像被壓傷的蘆葦時,祢賜給我們重新站起的力量;當我們像將殘的燈火時,祢重新把我們挑旺。謝謝祢。奉耶穌聖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