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12: 14_21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

14 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 15 耶稣知道了,就离开那里。有许多人跟着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 16 又嘱咐他们不要给他传名。 17 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 18 「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拣选、所亲爱、心里所喜悦的!我要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 19 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 20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 21 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当耶稣医好手枯干的人之后,群众的反应是继续找人来看病,而法律赛人则更加想办法要除掉耶稣。耶稣不停地要让世人知道神的爱,表达祂的善意和关怀,但是一些人只想利用祂,另一拨人则不但拒绝祂,并且想致祂于死地。这和现代的社会有什么区别吗?

在这些事件里,耶稣表现了以赛亚先知所说的,那位神的仆人的特质;「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耶稣彰颢神对人的怜恤,因为祂看见人的苦难,人的病痛,人的有限,人需要帮助。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严守律法的法律赛人以为对神忠诚,可是他们完全看不见人的软弱和需要,人的病痛和苦难在他们眼中似乎是理所当然。甚至连看见耶稣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后,他们也不为所动,只感到耶稣受群众欢迎和接纳成为他们地位的威胁。因此他们和神的救恩失之交臂。

耶稣知道法利赛人的偏颇。我非常相信,耶稣何等渴望自称爱神的人能够体会神对人的爱,而不是用律法的一板一眼把人框起来。耶稣施行公理,是从祂对法利赛人的教导可以看出来,耶稣一直想点醒他们,可惜他们一直着眼在自己的认知上,不肯学着去多理解耶稣。耶稣要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这公理是指神的心意,按神的心意去审判。不是按着法利赛人的看法,也不是按著撒都该人或爱尼色人的看法。所以我们理当去明白神的心意是什么,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盲点,使我们偏离了神的心意。
因为神怜悯的爱,使我们今日有幸成了神的儿女。我们就是那些仰望耶稣之名的外邦人,我们因着神的爱而蒙福了。

让我们一起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谢谢祢对我们的爱。当我们像被压伤的芦苇时,祢赐给我们重新站起的力量;当我们像将残的灯火时,祢重新把我们挑旺。谢谢祢。奉耶稣圣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