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12: 9_14耶穌醫治手枯乾的人

耶穌離開那地方,進了一個會堂。 10 那裡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有人問耶穌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 11 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當安息日掉在坑裡,不把牠抓住拉上來呢? 12 人比羊何等貴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 13 於是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和那隻手一樣。 14 法利賽人出去,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

從12章的第一段經文裡,我們很容易發現耶穌關心的重點和法利賽人關心的重點是不一樣的。法利賽人關心的是安息日的律法被破壞了,耶穌關心的是門徒饑餓需要補充食物的迫切。

在這段經文裡,我們再次看到,耶穌把人的需要放在安息日的律法之上。法利賽人還是把律法放在人的需要之上。但是耶穌說了一個例子,就是若有羊掉在坑裡,法利賽人卻一定會不顧律法去救羊,因為羊是他們的財產。這一點說明法利賽人把物質放在人之上,並不是真正的遵守律法,只是藉著律法來表示他們的地位不容侵犯。也表示他們的人生秩序的安排有問題。

在《聖經》裡神給了我們一個人生秩序的安排:神-人-物。而法利賽人的秩序是:物-神-人。在人生的秩序裡,若不按著神-人-物去安排,我們的生活就會出問題,因為本末倒置了。當我們尊重神時,就會尊重人,並且按著神的意思去行事為人,也明白自己是物質的主人,不會讓物慾控制我們。若是把物質放在第一位,物質包括金錢和工作,其次才想到神或身邊的人,那麼生活就會失去平衡而造成將來家庭的破裂及許多的痛苦。若把人放在第一位,神和物放在第二或第三,那麼失望必然極大,因為世上沒有完全人,你若把希望寄託在人或物之上,總有一天會嚐到希望破滅的痛苦。

在這裡,你可能也想到耶穌為何不選另外一天去醫治,何必和法利賽人作對?搞得他們氣得想殺祂,因為不殺耶穌,他們這些宗教界領袖的面子往哪擱?百姓都喜歡耶穌的教導,那以後誰聽他們?可是就像耶穌說的,祂是安息日的主,祂就是要讓他們思想,明白祂就是彌賽亞,這樣以色列人才能得救。可是他們一直往自己的牛角尖鑽,結果不但失去了與彌賽亞認識的機會,更與救恩失之交臂。神蹟就在眼前,枯乾的手得醫治卻不能使他們的心清醒過來。

我們心裡有沒有什麼盲點,讓我們與彌賽亞失之交臂?

讓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始終把我們放在祢的心上,把我們的需要放在祢的心中,祢掛念我們的軟弱,祢希望我們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像手枯乾的人一樣得醫治,可以重新得力,再一次過得勝的生活。謝謝祢愛我們。奉耶穌聖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