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9: 14_17新舊難合的比喻
14 那時,約翰的門徒來見耶穌,說:「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什麼呢?」 15 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 16 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 17 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唯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兩樣就都保全了。」
有一位神學院教授說:「耶穌的學生,跟隨三年,還是聽不太懂老師的話,因為他們被猶太傳統框架,遮蔽了雙眼。而我是第一代基督徒,跟隨耶穌多年,我發現閱讀聖經也是有很多不懂,因為我有華人儒家文化、民間信仰的框架。跨文化成功時,閱讀聖經越來越有趣~」
當施洗約翰聽到耶穌的一些作風時,他也不明白為何耶穌和他們的作法不同。施洗約翰是個內心誠實,十分敬虔的人;法利賽人也是宗教界比較敬虔的人,他們都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原則,要常常禁食以表示敬虔。施洗約翰是耶穌的表兄,曾經為耶穌施洗,相信耶穌是神所差來的。可是在他努力觀察之後,他不明白,怎麼耶穌的作風和他們不一樣呢?不只是耶穌的門徒不明白耶穌,聽不懂耶穌的話,其至連施洗約翰和法利賽人也都無法明白耶穌,因為祂和他們想的都不一樣。
你對於教會的牧者或組長會不會也有同樣的困惑,怎麼他們做人做事的方法跟你想的不一樣?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的創辦人比爾威爾森,對全球各地受苦的小孩們十分關愛,為了使更多孩子們能夠認識耶穌的愛,他創辦了人行道主日學的模式,讓福音透過特別改裝過的行動廂型車,進入到世界每個陰暗角落。
在台灣有位林迪真宣教士,神感動她參與街頭事工,專門向妓女傳福音;還有牧者專門在夜巿傳福音,也有專門做監獄事工,或是慈善事工像宣明會,等等。你會發現,神感動人服侍的方式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每個人敬拜神和愛神的方式也不一樣,參加每個主日的敬拜和團契或小組也不一定就是敬虔。所以主耶穌教我們不要論斷。因為我們的知識有限,文化背景也成了我們必須跳脫的框框。
耶穌形容祂自己是新郎,當「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這就是喜樂有時,哀慟有時。耶穌還說:「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唯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兩樣就都保全了。」
新布新皮袋是指在耶穌來了之後,一切都要更新;新布補在舊衣服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都是指用過時的方法去看待耶穌。這個叫代溝,我們都很容易明白。耶穌說,唯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兩樣就都保全了。所以要認識耶穌,我們才能明白神對人的愛,也才懂得怎樣去回應神的愛。
讓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我們心裡誠然有很多傳統和文化背景的結,限制了我們對神和祢的認識。求祢讓聖靈不斷地開導我們,好讓我們能進入祢的真理,明白祢的旨意。奉耶穌的聖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