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造偶像
〈士師記〉 17:6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閱讀經文:〈士師記〉 17:1-13
雖然〈士師記〉 裡參孫是最後一個士師,但是真正最後的一個士師是撒母耳。在〈士師記〉 裡最後幾章都是描寫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的幾個例子,讓我們明白在一個心中沒有王的社會裡,會產生的奇怪現象和許多悲劇。
第一個例子說到有一個叫做米迦的人的家中所發生的事情。有一天,米迦的母親丟了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米母(簡稱)非常生氣,可能大罵小偷無恥無道,又咒詛他絕子絕孫的。假如你丟了那麼多錢,你會怎樣罵小偷,你想得到的,她可能都罵出來了。
沒想到偷她錢的小偷聽到了,這個小偷天天聽她咒詛,越聽越不是滋味,更深怕那咒詛在自己身上應驗。於是他自首了。迦母沒想到偷錢的是自己的兒子,立刻改口:「我兒啊,願耶和華賜福於你!」那時她多麼希望能收回那些咒詛的話啊!怎能讓那些咒詛落到至愛的兒子身上呢?只好求神賜福,希望可以蓋過那些咒詛。別人偷錢該死,自己兒子偷錢罵兩聲也夠了。這就是人的標準,別人做錯事,就要下十八層地獄,若是自己人,陪個不是就可以了。
為了消除自己的咒詛,米母就想為兒子雕個神像,她以為這樣可以討耶和華神的高興。她雖然知道耶和華神,對於律法卻一無所知。以為雕像當作神來拜,就是在敬拜耶和華了,卻沒想到她的作法正好與神的教導相悖,她做了神最討厭的事。我們會不會這樣呢?有時憑著一股熱心,要為神做這個做那個,卻沒想到反而得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