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拉和睚珥
〈士師記〉 10:14 你們去哀求所選擇的神!你們遭遇急難的時候,讓他救你們吧!
閱讀經文:〈士師記〉 10:1-18
以色列人的惡性循環:平安時就離開神去拜偶像,危難中就求神拯救;回到神面前享有平安之後,又逐漸變壞。這實在是全人類的特質,並不是以色列人才有。因此《聖經》沒有剔除這一卷不甚光榮的書卷,反而把它留著,目的就是要讓人類看到自己的罪吧。在受難節的敬拜裡,我的腦海中出現兩幅圖,左邊一幅是耶穌受難,右邊是人類的犯罪。似乎落在耶穌身上的每一個鞭打,都有一個字跟著出現「paid(付清)」。右邊的圖是人類數不盡的罪過,左邊的圖是耶穌被凌辱的每一個場景。這就是受難節的意思:「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節錄賽53:4-6)」
我們若明白受難節的意義,就不會繼續讓主受苦,而遠離罪中之樂;更不會讓這樣的惡性循環繼續下去,而是忠心跟隨主,至死不渝。以色列人每一次轉去拜別人的神,就等於又打了神一大巴掌,又再次鞭打耶穌,再次把祂釘在十字架上。神賜給人的救恩雖不取分文,可也不致低賤到如此的地步。但是以色列人不懂得珍惜這至上的恩典,竟把祂視如敝屣,以人造的偶像來取代這帶領他們出埃及,引導他們屢次得勝的真神。我們會不會也如此?在生活中忘記這位犧牲一切來愛我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