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那不能看見的
馬太福音 25:34-40
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 35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做客旅,你們留我住; 36 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 37 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 38 什麼時候見你做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 39 又什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 40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希伯來書談到信心的本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11:1)。」(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這是一節不易讓人領會的經文;於是,作者在第11章中列舉歷代信徒跟隨神的經歷,來見證:「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或譯為讚許),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11:39-40)」。
其中,作者提到摩西說:「他因著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原文沒有「主」這字)(11:27)。」這節經文描述摩西年少時躲避法老,逃往米甸牧羊,憑著信心忍耐40年;最後,神在燃燒的荊棘中呼召摩西,差遣他開始承擔年輕時渴望「拯救族人」的使命。
「看見」的原文可譯為觀察、體驗、注意,「那不能看見的」指的是看不見的神;「看見那不能看見的」意思就是觀察、體驗那看不見的神。摩西憑著信心忍耐40年,讓他得以觀察、體驗那看不見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