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天來之糧嗎哪

出埃及記16章4-5節      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份,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到第六天,他們要把所收進來的預備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

當日,耶和華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手,以色列人在海中走乾地,水在他們的左右做了牆垣;水卻回流,淹沒了那些跟著以色列人下海的法老全軍,連一個也沒有剩下。以色列人看見埃及人的死屍都在海邊,看見耶和華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就敬畏耶和華,又信服祂和他的僕人摩西。

摩西和米利暗都帶領以色列百姓讚美耶和華。但是,現實的生活需要擺在眼前。以色列人在曠野走了三天,到了書珥的曠野,找不著水喝。再走到瑪拉,有水了,可是水很苦,喝不了。百姓就開始向摩西發怨言了。他們己經忘了行奇事的神與他們同在,雖然天天都看得到雲柱和火柱,他們卻不懂得向神求,而是用怒氣來發洩不滿,說:「我們喝什麼呢?」

摩西呼求神,神就指示他一棵樹。他把樹丟在水裡,水就變甜了。耶和華在那裡為他們定了律例、典章,在那裡試驗他們。每個臨到我們身上的困難或問題,都在試驗我們對神是否有信心。有的人碰到問題就抱怨。抱怨其實是奴隸的心態,以色列人做奴隸時,完全不能自主,端看主人臉色,因此抱怨就成了面對困難的唯一途徑。現在他們就用這種心態對應摩西,自己不想負一點責任。

摩西比他們成熟一點,他己經知道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做這大事,來照顧帶領以色列人,但是他懂得向神呼求。摩西進入生命的第二個時期:我不能,神能。

雲柱火柱的帶領

出埃及記13章20-22節   他們從疏割起行,在曠野邊的以倘安營。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總不離開百姓的面前。

當以色列人扶老攜幼地出埃及時,他們會不會覺得在作夢呢?摩西和亞倫會不會感動到流淚呢?終於告別四百年的奴隸生涯,神的應許是那樣的真實。〈希伯來書〉11章1節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他們曾經不相信摩西,抱怨生活中的苦楚,沒想到原來神的計劃是如此美好,早知如此,多挨幾鞭又算什麼?因為自由在望了。能夠憑著信心看到所望之事的實底,見到未見之事的確據,我們就不會常常埋怨了。

但是一個得救的經驗之喜樂,能夠維持多久呢?逾越節和基督教的受難日很相似,只不過在後者,神以祂的愛子代替了羊羔,親自死在十字架上,承受了世人的罪。接受了耶穌這救贖之恩的人,就好像得救的以色列人出埃及,不再是撒旦的奴隸,在基督裡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但是這就夠了嗎?要到迦南地,神的應許之地,還有一段遙遠的路,他們的信心能撐多久?我們的信心又能撐多久?

法老容百姓去的時候,非利士地的道路雖近,神卻不領他們從那裡走,因為神說:「恐怕百姓遇見打仗後悔,就回埃及去。」所以神領百姓繞道而行,走紅海曠野的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都帶著兵器上去。摩西把約瑟的骸骨一同帶去,因為約瑟曾叫以色列人嚴嚴地起誓,對他們說:「神必眷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裡一同帶上去。」他們從疏割起行,在曠野邊的以倘安營。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總不離開百姓的面前。(出13:17-22)

耶和華的夜

出埃及記11章1-3節   耶和華對摩西說:「我再使一樣的災殃臨到法老和埃及,然後他必容你們離開這地。他容你們去的時候,總要催逼你們都從這地出去。你要傳於百姓的耳中,叫他們男女各人向鄰舍要金器銀器。」耶和華叫百姓在埃及人眼前蒙恩,並且摩西在埃及地、法老臣僕和百姓的眼中看為極大。

那是一個奇異的夜晚,在歌珊地的以色列人,家家戶戶都在烤羊羔。吃晚餐的時候,他們腰間束帶,腳上穿鞋,手中拿杖,努力地吃羊羔。空氣中瀰漫一種詭異的氣氛,有的人低聲地傳著:「我們今晚當真要離開埃及了嗎?」有的人點頭,有的人微笑,有的人聳肩,沒有人真正知道什麼,只覺得有大事要發生了。

法老在宮裡沉默地坐著,不知在等待什麼。他有點擔心,有些害怕,可是他不知道該做些什麼。突然,好像聽到了第一聲哀嚎劃破寂靜的黑夜,第二聲緊接著又起,好像在回應似地,忽然之間,埃及充滿了哭嚎。僕人匆忙來見法老,不等僕人開口,法老已經心知發生何事。

他的心被一種疼痛抓住,讓他無法喘過氣來。僕人輕聲報告,他的長子,已經嚥下最後一口氣。法老壓抑住也想發出哀嚎的衝動,凝視著極黑的暗夜之空,他的希望,正像一顆流星,迅速地消失了。他輸了嗎?他的臣僕聚集來見他,個個淚眼迷濛,低聲哀求,讓他們去吧,不然我們也活不了。每一家的長子都死了,頭生的牲畜也都死了。耶和華神的警告一一應驗。法老的淚在眼裡流動,可是他繼續隱忍。他的長子也去了,這該如何是好?讓他們走吧。埃及付不起這樣沉重的代價。

以色列人已經準備好,在這個時刻,摩西和亞倫吩咐他們向埃及人要金器銀器和衣裳。埃及人此時心神俱喪,只想保命,他們要什麼就給什麼。有誰敢去和這群「瘟神」說三道四,只想躲過一個又一個的飛來横禍。以色列人腰纏萬貫地出埃及,他們不再是窮乎乎的奴隸了,兒女子孫也不必再做埃及人的奴隸,他們可以成為有前途有光明有盼望有自由的人了! 

我使他的心剛硬

出埃及記十章1-2節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進去見法老。我使他和他臣僕的心剛硬,為要在他們中間顯我這些神蹟,並要叫你將我向埃及人所做的事,和在他們中間所行的神蹟,傳於你兒子和你孫子的耳中,好叫你們知道我是耶和華。」

在神呼召摩西時,神就再三告訴摩西,神要使法老的心剛硬,這樣神才能按著祂的計劃行許多神蹟,好叫他們知道祂是耶和華。我們經常會覺得神是不是太不公平,祂使法老的心剛硬,又不是法老自己剛硬的。事實上,法老只是一個世人的鏡子,法老代表世界上的人,寧可到處亂拜,拜偶像拜假神,信八卦找算命的,就是不懂得要拜真神。所以神使法老的心剛硬,其實是很大的憐憫,神用每一樣災來對應埃及的十個假神,為了喚醒他們的靈,來認識創造宇宙的真神,實在用心良苦。

因此我有時在想,神有時也會如此對待祂的兒女,如同祂也如此對待以色列人。當以色列人轉去拜假神時,神也是用災禍提醒他們,他們所拜的假神一點不能救他們,直到他們悔改,回轉歸向神,神就安慰他們,拯救他們。我們的心裡若有比神重要的偶像,有時我們不知道那就是偶像,但凡是我們看得比神還重要的人事物,那就是有可能被神擊打的部份,為了要換醒我們的靈,神會不惜讓我們忍受一些世界或身體上的損失,直到我們悔改,回轉,歸向祂。

這是神的手段

出埃及記8章18-19節     行法術的也用邪術要生出蝨子來,卻是不能。於是在人身上和牲畜身上都有了蝨子。行法術的就對法老說:「這是神的手段。」法老心裡剛硬,不肯聽摩西、亞倫,正如耶和華所說的。

對法老而言,摩西和亞倫所施的奇事,只是一場又一場的法術比賽,法老的術士們也做得到。但是妥拉坊的鍾鹽光老師對這些奇事,有一套很好的解說:「每一組災難都有一個耶和華神要向法老證明的命題。每個命題,在『每一組的第一災』要發生時就已先預告和佈達,並且,這命題的範圍會隨著法老的心理剛硬而不斷加大、其等級也會不斷上升。」這是法老所沒有想到或預料到的。

在第一組的第一災:水變血。首要證明的是耶和華神的「存在」。『因此,你必知道我是耶和華。』我耶和華神「是存在的」,你法老無法置之不理,坐視不管 (出7:17) 。接著,神要讓法老知道誰掌管生命。

當神吩咐摩西,摩西就告訴亞倫,亞倫就伸杖擊打地上的塵土,就在人身上和牲畜身上有了蝨子,埃及遍地的塵土都變成蝨子了。行法術的也用邪術要生出蝨子來,卻是不能。於是在人身上和牲畜身上都有了蝨子。行法術的就對法老說:「這是神的手段。」法老心裡剛硬,不肯聽摩西、亞倫,正如耶和華所說的 (出8:17-19) 。

行法術的明白他們的法術源頭,不是神,也不是生命的源頭,所以他們無法製造或產生生命。地神(撒拔)就好像華人拜的土地公,它也不是生命的源頭。只有耶和華神才能使塵土變出生命體。所以他們認輸:因為「這是神的手段。」原來他們拜的神明都是假的。行法術的明白了,法老卻不肯認輸,因為在埃及,法老也是被當作神來敬拜的。

神的計劃開始進行了

出埃及記7章1-5節     耶和華對摩西說:「我使你在法老面前代替神,你的哥哥亞倫是替你說話的。凡我所吩咐你的,你都要說。你的哥哥亞倫要對法老說,容以色列人出他的地。我要使法老的心剛硬,也要在埃及地多行神蹟奇事。但法老必不聽你們,我要伸手重重地刑罰埃及,將我的軍隊以色列民從埃及地領出來。我伸手攻擊埃及,將以色列人從他們中間領出來的時候,埃及人就要知道我是耶和華。」

從神對摩西的呼召,我們看到神把每一步都想好了,祂有全盤的計劃,只要摩西跟著計劃走就可以了。因此聯想到,神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是否也都有全盤的計劃,只等著我們信靠順服,就能走在神的旨意中了?

神的大計劃如下:1.讓摩西在法老面前代表神,亞倫則替摩西說話。2.神要摩西說什麼,摩西都要告訴亞倫,亞倫再告訴法老。3.神要讓法老的心剛硬,所以祂可以多行奇事。4.因為法老不聽他們,所以神要懲罰埃及,將以色列人領出埃及。

神的這個計劃好奇怪,祂不是要行神蹟讓法老心軟,而是要法老心硬,祂才能多行奇事。最終的目的,是要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二是要埃及人認識祂是耶和華,自有永有的神。

我們都明白,以色列人在外地寄居的時間夠了,神要領他們回迦南地去建國;但是何必還要埃及人認識祂是誰呢?〈以賽亞書〉19章25節,神說:當那日,以色列必與埃及、亞述三國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 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賜福給他們,說:「埃及我的百姓,亞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產業,都有福了!」

神也屢次告訴亞伯拉罕:「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所以從一開始,神就沒有種族歧視,世上萬族都是祂造的,祂是所有生命的起源;但是拒絕神的生命,到最後就沒有意義了。神為何要埃及人認識祂呢?因為埃及是個多神教的國家,從蒼蠅到法老,什麼都拜,看在神的眼裡很心痛,所以神希望埃及人開眼,好好認識這位創造宇宙和賜生命給人的耶和華神。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人心愚頑。

摩西回到埃及

出埃及記四章29-31節   摩西、亞倫就去招聚以色列的眾長老。亞倫將耶和華對摩西所說的一切話述說了一遍,又在百姓眼前行了那些神蹟。百姓就信了。以色列人聽見耶和華眷顧他們,鑒察他們的困苦,就低頭下拜。

雅各和神的使者摔跤,直到他的大腿窩被摸了一把,他的腳扭了;他還是不放神的使者走,直到神的使者祝福他,才放他走。摩西也有這個較勁的性情。耶和華神把祂的計劃全盤告訴摩西,卻換來摩西的推三阻四。

摩西回答說:「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裡是什麼?」他說:「是杖。」

耶和華說:「丟在地上。」

他一丟下去,就變做蛇,摩西便跑開。

耶和華對摩西說:「伸出手來,拿住牠的尾巴,牠必在你手中仍變為杖。如此好叫他們信耶和華他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是向你顯現了。」

耶和華又對他說:「把手放在懷裡。」他就把手放在懷裡,及至抽出來,不料,手長了大痲瘋,有雪那樣白。

耶和華說:「再把手放在懷裡。」

他就再把手放在懷裡,及至從懷裡抽出來,不料,手已經復原,與周身的肉一樣。

又說:「倘或他們不聽你的話,也不信頭一個神蹟,他們必信第二個神蹟。這兩個神蹟若都不信,也不聽你的話,你就從河裡取些水,倒在旱地上,你從河裡取的水必在旱地上變做血。」(出4:1-9)

神給摩西三個特異功能,為了向百姓證明他是奉耶和華神的差遣來救他們。平常人有了這三個特異功能應該欣喜若狂,摩西卻不然。

摩西遇見神

出埃及記三章14節    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

懷抱著拯救同胞的熱情,卻絲毫沒有得到同胞的理解,反而被嗆:「誰立你做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嗎?」知道法老聽見這事後必要殺他,摩西一路逃到了米甸。心理的創傷遠勝過肉體的饑渴,離開了埃及王宮,他還剩下什麼?在沙漠的日子裡,他渴望有人的陪伴,也需要食物和水的補充。因此他來到了一口井旁,坐下,準備為自己打水。

正好有七個女孩來,為羊群打水,打滿了槽,卻被剛來的一批牧羊人趕走。一旁的摩西義憤填胸,拿出做王子時學的十八般武藝,把那些牧羊人打得落花流水。那些牧羊人平常覇道慣了,這次被修理得夠嗆,馬不停蹄,全跑了。

這七個女孩不是別人,正是米甸祭司的七個女兒,可說是沙漠中的七仙女。她們飲完了羊就回家了,父親看見她們早早回家,不禁奇怪。女兒們便把事情七嘴八舌說了一遍。這個父親一聽很高興,便要請摩西吃飯。幸好那時沙漠中沒有旅館,摩西也沒地方去,還是在井旁沉思,究竟要喝多少水才會不餓。所以七仙女很快找到摩西,就把他帶回家了。

短話長說,摩西吃過飯,這父親就把他留下了。看這年輕人儀表不凡,雖然風塵僕僕,鬍鬚也幾天沒剔,談吐也很有風度,這王室教出來的可不一般,就決定把女兒西坡拉嫁給他了。西坡拉是不是最小的七仙女,這就不知道了。摩西一不小心,就在米甸成家立業了,雖然這業和他的雄心大志無關,但也是他安身落地之處,就是去幫老丈人牧羊去了。西坡拉生了一個兒子,摩西給他起名叫革舜,意思說:「因我在外邦做了寄居的。」所以摩西的心一直沒有到米甸,留在了埃及。

從水裡拉出來的孩子

出埃及記二章10節     孩子漸長,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裡,就做了她的兒子。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說:「因我把他從水裡拉出來。」

在一個清朗的早晨,十歲的米利暗被啜泣的聲音吵醒了,睜眼一看,是母親約基別在做一個蒲草箱,蒲草通常被視為是雜草,但也被用來作為織繩、織席、製作草鞋之用,甚至可以被用來製船。她在箱子內外塗上瀝青和石漆。米利暗揉揉眼睛,問:「媽媽,你在做什麼?」三歲的亞倫也好奇地學姐姐:「媽媽,那是什麼?」

約基別擦掉眼淚,小聲地說:「小弟三個月了,哭聲太大了,媽媽得想個辦法。不能讓法老發現,叫人把他丟到河裡弄死。」米利暗嚇得抱住了胸,亞倫沒聽懂,看著姐姐,説:「怕怕」。

約基別對米利暗說:「媽媽需要你的幫忙。今天下午媽媽要把弟弟放在這箱子裡,放在河邊的蘆葦叢中。平常法老的女兒會在那時到河邊洗澡,你要幫媽媽留意,看看公主會不會注意到這個箱子。然後,她抬頭望天,彷彿在禱告:「神啊,救救這個孩子吧。」他們為了保護這個剛出生三個月的兒子,己經盡量不讓他哭;三個月了,兒子的哭聲越來越響亮,怕再也隱瞞不了,若被埃及人發現,他只有死路一條。除了耶和華神,還有誰能保護他呢?那天下午,約基別帶著米利暗,趁沒人注意時,把箱子擱在河邊的蘆荻中。約基別先回家,米利暗遠遠站著,要知道他究竟怎麼樣。

埃及新王朝

出埃及記一章17節    但是收生婆敬畏神,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

以色列人在埃及享福的30年,隨著約瑟的過世而走下坡了。「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這裡的「新王」指的是新的王朝。這個新王朝的法老對他的百姓說:「看哪,這以色列民比我們還多,又比我們強盛。來吧,我們不如用巧計待他們,恐怕他們多起來,日後若遇什麼爭戰的事,就聯合我們的仇敵攻擊我們,離開這地去了。」他的想法和別人不一樣,一般應該是擔心外族起來「統治埃及」,他卻擔心外族「離開埃及」?不過假如我們看過埃及的大型建築,就不難理解勞動力對法老的重要性。

在約瑟的時代,由於荒年,約瑟先是以糧易畜,用糧食換走了百姓的牲畜;再來又用糧食買他們和他們的地,百姓和他們的地就都屬於法老了,人和地都要給法老效力。百姓又求約瑟給他們種子去種地,使他們得以存活。後來約瑟立下規矩,百姓打糧食的時候,要把五分之一納給法老,四分可以歸百姓做地裡的種子,也做百姓和他們家口孩童的食物。惟有祭司因有從法老得的常俸,所以不用賣身也不用賣地(創47)。這種規矩流傳下去,強迫勞役,也就是每年要無償為政府做一段時期的工作,變成稅收的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