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預言封閉至末期

〈但以理書〉12:10必有許多人使自己清淨潔白,且被熬煉,但惡人仍必行惡。一切惡人都不明白,唯獨智慧人能明白。

閱讀經文:〈但以理書〉12

在2015年9月,有兩位可謂人生的勝利者,在最美麗的青春年華時黯然而逝。一位是33歲的杜拜王子拉席德,因心臟病不幸猝死,他的國家將為他哀悼3天。一位是32歲的日本前NHK新聞女主播黑木奈奈,人長得非常漂亮,去年發現患了胃癌,她辭去工作專心求治,今年初還曾重回主播台,鼓勵了許多患癌症的病友,沒想到九月裡病情急轉直下,終於離世。可見人的末時,經常來得比末世還要早。所以我們不要以為末世遙遙無期,反而要為自己的末時做準備。

但以理得到啟示,當末世來臨時,米迦勒要出來保護以色列民。那時以色列民要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艱難,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艱難,那時就要知道分出來誰的名字記錄在(生命)冊上配得拯救。反之,那些名字沒有記錄在生命冊上的,必不被拯救,而要面對滅亡。“睡在塵埃中”,指肉體已經死亡的人要復醒,也就是復活。有的人要得永生,有的人要受羞辱永遠被憎惡。這就是主耶穌提到將來祂要審判時說的話:“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祂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5:28-29)”又像保羅說的:“我們這活著還存留到主降臨的人,斷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帖前4:15-16)。

當神預定的大艱難來臨時,保護人的天使也不能違抗神的旨意挪去命定的災害。主耶穌也曾預言:“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若不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太24:21-22)。在災難中,神有憐憫,因此米迦勒必站起來,護衛神的子民,否則有誰能站立得住呢?所以保羅勉勵我們:“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10:12-13)”不管是試探或試煉,信主的人都有神的同在。

預言希臘的興起到滅亡

〈但以理書〉11:32作惡違背聖約的人,他必用巧言勾引;唯獨認識神的子民,必剛強行事。

閱讀經文:〈但以理書〉11

天使再次向但以理講解異象,比以前的任何一次都要詳細,這次主要是講論希臘,從希臘的興起講到希臘的滅亡。亞哈隨魯(薛西一世)是波斯的第四個王,在他當政時,波斯帝國從印度直到古實統管一百二十七省,國富民強。在〈以斯帖記〉的第一章裡,說到亞哈隨魯王把他王國的財富和榮華富貴,給那些波斯和瑪代的權貴,各省的貴冑與首領看了一百八十天(六個月);又為所有住書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園的院子裡設擺筵席七日,等等,十分地窮極奢侈。因為國富民強,他不斷地 挑釁希臘,幾次無功而返,終於被希臘興起的亞歷山大大帝殲滅。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國家由四位將領分割。在分裂的四國之中,佔有南邊埃及的是多利買王朝;北邊敘利亞,由西流古王朝統管,後者逐漸強盛;因此,多利買二世將女兒百尼基給敘利亞王安提奧古二世為妻,藉此訂立和約,沒想到兩年後,多利買二世病逝,安提奧古二世便解除婚約,與前妻老底嘉復合。但老底嘉心懷怨恨,把安提奧古二世與百尼基,並他們二人的兒子及一些百尼基的親信、隨從等全部毒死,清除了百尼基的餘黨,接著就立她的兒子西流古二世加利尼古為王。

但是百尼基在埃及的娘家哥哥多利買三世知道後,立刻出兵進攻敘利亞,史稱“老底嘉之役”,可惜沒有來得及救出百尼基,只能為妹妹報仇,殺掉老底嘉。他率領軍隊入侵敘利亞時,擄掠大批金銀財寶及廟中的偶像,帶回埃及盡數分給國中軍民,眾人稱他為慈善家多利買(11章5-8節)。

但以理得啟示

〈但以理書〉10:19a 他說:「大蒙眷愛的人哪,不要懼怕,願你平安!你總要堅強!」

閱讀經文:〈但以理書〉10:1-21

在波斯王居魯士三年,也就是西元前536年,在那之前近五萬的猶大子民從巴比倫回到耶路撒冷。居魯士不僅已經釋放在巴比倫的以色列民回國,而且更為他們重建聖殿。但是在這期間,可能因為所羅巴伯領導猶太人從流亡中回歸,遭到撒瑪利亞人反對,回歸的猶太人遭遇到極大的爭戰(拉4:1-5)。消息傳來,引起但以理極大的悲傷。在但以理的悲傷中,神再差遣天使幫助但以理明白將來要發生的事情。但以理沒有跟眾人回耶路撒冷,可能因為年事已高,不適合長途跋涉;也可能因為位居要職不能離開,但是他對於猶大人回歸的事卻非常上心,時時等待他們的消息。

但以理因悲傷而不吃美味,不喝美酒,也不用油抹身。在不能經常洗澡,又沒有現代的止汗除臭劑的地方,使用香油抹身是個人修飾和保健的重要步驟。漠視這些細節表示哀悼。但以理在剛到巴比倫時拒絕王膳,但是有了官職之後,必然有自己的住處和廚房,可以按著猶太人的律法去準備飲食。所以平常會有酒肉,只是此時悲傷,因而不進任何美食,以粗糙簡單的飲食代表心中的難過。

那年的正月二十四日,但以理在底格里斯大河邊看到有一人,和〈啟示錄〉中約翰所見的人子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以理見到“有一人身穿細麻衣,腰束烏法精金帶。他身體如水蒼玉,面貌如閃電,眼目如火把,手和腳如光明的銅,說話的聲音如大眾的聲音。"約翰見到“燈臺中間有一位好像人子,身穿長衣,直垂到腳,胸間束著金帶。他的頭與髮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腳好像在爐中鍛煉光明的銅,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但以理看到異象時是清醒的,也有人和他在一起,那些人雖然看不見人子,卻可以感受到祂的能力,因而大大戰兢,逃跑隱藏;而但以理看到異象後就渾身無力,聽到聲音就面伏在地沉睡了。

但以理的禱告

〈但以理書〉9:17 我們的神啊,現在求你垂聽僕人的祈禱懇求,為自己使臉光照你荒涼的聖所。

閱讀經文:〈但以理書〉9:1-27

當但以理被擄到巴比倫時,他還未曾聽過耶利米先知的預言。但是他雖然身在巴比倫,心裡卻無時無刻掛念著遙遠的故鄉。因此當他讀到耶利米有關耶路撒冷的預言時,心情一定非常激動。他一定沒有想到還有回去祖國的一天。他知道猶大百姓所犯下的無數罪過,他知道猶大人是怎樣地得罪神,他知道猶大百姓是罪有應得,但是他依然忍不住要為他們祈求赦免,要為家國祈求復興。耶利米的預言給了他何等的盼望和喜悅!

主前597年,先知耶利米寫信給被擄的人:“耶和華如此說: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我要眷顧你們,向你們成就我的恩言,使你們仍回此地。(耶29:10)”在耶利米的信裡提到神的話:“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和華說:我必被你們尋見,我也必使你們被擄的人歸回,將你們從各國中和我所趕你們到的各處招聚了來,又將你們帶回我使你們被擄掠離開的地方。這是耶和華說的。(耶29:11-14)”

在大約主後1980年左右,中國大陸開放,讓海外的同胞可以回去探親或旅行時,台灣有許多老兵賣了家產,不顧一切地回去了。卅幾年的離別,有很多人從1949年之後就無法和親人聯繫上,那時巴不得有翅膀可以飛回去。此時但以理已經是八旬老翁,真是少小離家,何等盼望可以回去。因此看到耶利米的信,該是何等歡喜,神竟然應允他們被擄的人可以回耶路撒冷!猶大國在主前586年滅亡,大約也有五十幾年了。但以理想到神的恩典和猶大子民的敗壞,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

公綿羊和公山羊的異象

〈但以理書〉8:19 我要指示你惱怒臨完必有的事,因為這是關乎末後的定期。

閱讀經文:〈但以理書〉8:1-27

在伯沙撒王的第三年,但以理在以攔省書珊城中再次見到異象。

“以攔”位於今日的伊朗境內,本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後為亞述打敗,成為亞述的附屬國;後再為波斯併吞,變成波斯的一省。“書珊城”原是以攔的首都,波斯王因其風景秀麗,以它作為全國的首都和寒宮。〈以斯帖記〉的第一章第2節就記錄了:亞哈隨魯王在書珊城的宮登基。烏萊河是書珊城的一條人工運河,運河本身十分寬闊,兩岸相距九百尺。

在第八章裡,但以理看到一隻前後角不一樣長的公綿羊,牠往西、往北、往南去攻擊,無堅不摧。天使告訴但以理:“你所看見雙角的公綿羊,就是瑪代和波斯王”。瑪代原屬亞述,後來瑪代傾覆亞述;波斯本是巴比倫的屬國,推翻巴比倫之後逐漸強盛,瑪代卻日漸衰弱,此時兩國組成一個聯合王國,雙方君王輪流統治。公綿羊的前後角高矮不一樣,代表兩國勢力的不均等。波斯雖比瑪代較後才崛起,卻在古列王的領導下,變得比瑪代更為強大,後來還克制了瑪代。所以後長的角可代表波斯王古列,後來居上。相傳波斯王出征時喜戴上精金造的羊頭頭盔;考古學家也掘出這些羊頭狀的冠冕。綿羊是瑪代波斯的國徽,曾出現在古錢幣及其他古物上。

在瑪代和波斯征服呂底亞之後,波斯為了擴張版圖,便向希臘進軍,雖然敗翼而歸,但在侵犯的過程中,曾經火燒雅典護衛城,並做出一些褻瀆希臘神明的作為,使希臘人非常憤恨。亞歷山大廿歲繼承王位,半年後便出軍波斯,雖然他只有三萬五千精兵,軍勢遠不如波斯;但是他精通戰略,屢屢以寡敵眾,遍行全地,腳不沾塵,不到廿五歲時就滅了波斯,成為當時的霸主。

但以理見四獸異象

〈但以理書〉7:18 然而,至高者的聖民必要得國享受,直到永永遠遠。

閱讀經文:〈但以理書〉7:1-28

〈但以理書〉的結構是在第一至第六章先敘述一些重要事件,第七章之後全是異象和預言,並不是按著時間的秩序排列。這件事發生在伯沙撒王元年,但以理在夢裡看到一個極大的異象:“天的四風陡起,颳在大海之上”,就像颱風來臨一樣,警告有事情要發生了。接著有四個形狀不同的大獸輪流從海中上來:第一個獸像獅子,有鷹的翅膀。這獸可以說是象徵著巴比倫,因為獅子是百獸之王,鷹是百禽之霸;考古學家也曾經在巴比倫的遺址裡挖掘出獅身鷹翅的圖形。

緊接著,“獸的翅膀被拔去,獸從地上得立起來,用兩腳站立,像人一樣,又得了人心”。這使我們回想,當尼布甲尼撒因為狂傲而被神懲罰時,在野地生活七期如牛,是否就像這頭獸失去了翅膀,失去自由,不能想去哪裡就去那裡。他被“鐵圈和銅圈箍住”,直到神拿走他的獸心,使他再得人心,能用兩腳站立,像人一樣,他終於認識耶和華神為至高的神。

第二個獸的形狀像熊,比獅子稍遜一著。但是牠坐的方式很奇特,不是正中坐,而是旁跨而坐,好像重心在一邊,兩邊不平衡。牠的口齒內啣著三根肋骨。根據世界歷史的演變和天使的解說,這頭熊便是繼巴比倫而起的瑪代和波斯。這兩個國家雖然聯合作戰,卻是一大一小,一強一弱,旁跨而坐,便代表了它倆勢力的不平均,後來果然由波斯主導,瑪代消失於世界舞台;瑪代和波斯後來消滅了三個國家:呂底亞、巴比倫和埃及,正是牠口中的三根肋骨。繼而有聲音吩咐這熊起來吞吃多肉。這聲音讓我們知道,讓熊有能力的不是熊自己,而是主導這個世界趨勢,掌管宇宙的神。

但以理進出獅子坑

〈但以理書〉6:23b 但以理從坑裡被繫上來,身上毫無傷損,因為信靠他的神。

閱讀經文:〈但以理書〉6:1-28

當但以理被伯沙撒立為全國第三時,他已是八十幾歲的老人。雖然第二天就改國換代,但是新上任的瑪代王大流士對但以理的印象非常之好,立但以理為總督之上的三個總長之一。立總長的目的為何呢?所有的總督都要向總長匯報,回覆事務,免得王受虧損。我想,不止是華人很會走後門,天下烏鴉一般黑。為何要避免讓王受虧損呢?王最怕哪方面受虧損?當然是怕稅收被下面的人一級級地收進口袋,所剩的才給王吧。

因為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顯然超過其餘的總長和總督,因此王想立他治理通國。台北巿長柯文哲剛上任時曾辦了幾件事,讓我在這方面稍有體會。例如,他要求政府官員出差時,想坐飛機的商務艙要自己補價,他自己出差時也是坐經濟艙;免去每次要給百姓的婚禮喪事的賀聯或輓聯,改用電腦印刷,省錢省事;也不再提供免費的應時衣服,例如有什麼特別慶典就發放給服務人員穿的一次性服裝,等等。老百姓看在眼裡,就知道他實在是希望政府的經費能夠用在更實際的事情上。百姓的眼光如此,大流士的心思也很類似。但是這樣的人很惹人厭,因為他擋掉了很多人的財路。

大流士欣賞但以理,其他總長和總督卻把他恨之入骨,因為有但以理在那裡,他們想要貪污或行賂都會很快露餡,他們也嫉妒但以理深受大流士的信任和重用。這也是為何祭司長和法律賽人要殺耶穌的原因之一,因為耶穌在各方面都指出他們的不是,讓他們在暗中所行的,大白於天下;他們也嫉妒百姓都樂意跟隨耶穌。所以他們一定要除掉耶穌。但以理也成了其他總長和總督的眼中釘。若讓但以理治理通國,那麼他們就“完了”。因此他們非常努力地去尋找但以理誤國的把柄。那麼多人盯著他,卻找不到但以理有任何錯誤過失,因為他忠心辦事。這點讓我也感到懊惱,怎麼有這樣“完全”的人呢?小編我天天打字打了快十年,還是錯字一大堆,也是認真打字,忠心辦事,怎麼就有那麼多錯誤過失呢?人與人真的不能相比,人比人氣死人。

巴比倫亡

〈但以理書〉5:22伯沙撒啊,你是他的兒子,你雖知道這一切,你心仍不自卑。

閱讀經文:〈但以理書〉5:1-31

尼布甲尼撒曾經希望巴比倫能夠永永遠遠地堅立,可惜事與人違,才88年就結束了。在尼王死後,他的兒子以未米羅達於西元562年繼位,兩年後在叛變中被殺;由尼王的女婿尼甲沙利薛繼位,在位四年就去世。尼甲沙利薛的兒子拉巴施瑪度做王九個月被殺。尼王的另一個女婿拿波尼度被擁立為王,他做王後將阿拉伯沙漠北部的提瑪城當成是巴比倫國的第二首都,長期住在提瑪城,指派長子伯沙撒在巴比倫城幫他管理政務,所以伯沙撒在主前553年左右跟其父親同時攝政。相傳伯沙撒的母親是尼布甲尼撒王的女兒,也是拿波尼度的妻子。但以理說伯沙撒是尼王的兒子,原文有小字指是祖父或先祖之意。

大凡一個政權敗落都不是沒有原因的,就好像以色列北國和猶大南國的滅亡,都是因為離棄耶和華神,拜偶像,行敗壞的事,以致於被神管教。所以神說:“亞述是我怒氣的棍,手中拿我惱恨的杖。(賽10:5)”又說:“以色列是打散的羊,是被獅子趕出的。首先是亞述王將他吞滅,末後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他的骨頭折斷。 (耶50:17) ”但是這些國家因為行惡太甚,所以也嚐到了被神刑罰的後果。

巴比倫在尼王統治期間的國勢最為強大,巴比倫城的人口達到十多萬,且因地處交通要衝,世界各國的商 人都到這裡來,是當時亞洲西部著名的商業和文化中心,被稱為“上天的門戶”。但是在強盛的背後卻有許多可見的危機,其一是被征服的外族人對巴比倫奴隸主的仇恨和反抗不斷發生,本族的貧民和農民因破産淪為奴隸,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其二是源於巴比倫的宗教信仰。據希臘學者希羅多德記載,在每個巴比倫婦女的一生中,都要到阿芙洛蒂忒神廟裡做廟妓,與陌生男子性交。但她們不算是妓女,而是阿芙洛蒂忒神的替身。

尼布甲尼撒的大樹夢

〈但以理書〉 4:3 祂的神蹟何其大,祂的奇事何其盛!祂的國是永遠的,祂的權柄存到萬代!

閱讀經文:〈但以理書〉4:1-37

尼布甲尼撒(以下簡稱:尼王)把但以理的三個朋友丟入烈火窯中,卻看到神子釋放他們,並與他們同行。他驚訝萬分地把那三位叫出火窯。再次曉喻住在全地各方、各國、各族的人,至高的神向他所行的神蹟奇事;終於願意承認唯有至高神的國是永遠的,祂的權柄存到萬代。但是尼王正處在他人生的顛峰,世界諸國向他稱臣,又建造了世界一大奇蹟的空中花園。巴比倫城以兩道圍牆圍繞.外牆以外,還有一道護城河,城內的主幹道中央以白色及玫瑰色石板鋪成,另城有八個城門,其中的北門就是著名的伊絲達爾門(獅門),表面用青色琉璃磚裝飾,磚上有許多公牛和神話中的怪物等浮雕。巴比倫城被建設得宏偉壯麗,直到100多年後,希臘歷史學家,被稱為「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來到巴比倫城時,仍稱它為世界上最壯麗的城市。

巴比倫城的空中花園北邊就是巴比倫的米羅達神廟,形狀和〈創世記〉裡的巴別塔很像。尼王把各個戰敗國的廟殿裡的寶物都收到廟裡,表示他的神最偉大,勝過其他國家的神。尼王顯然是個才華過人的君主,不但在軍事戰略上十分出色,還是個罕見的建築天才,但也是一個熱衷於宗教的人。他深信占星術、占卜和天象,因此身邊總有一群哲士和迦勒底人。在〈以西結書〉廿一章21節裡說:“因為巴比倫王站在岔路那裡,在兩條路口上要占卜(攻打亞捫或猶大)。他搖籤求問神像,察看犧牲的肝。” 因為巴比倫人就是利用肝臟來求問吉凶。因此當他做了異夢時,他相信一定是出於神明的指示。

烈火窯中的神子

〈但以理書〉 3:18 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侍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閱讀經文:〈但以理書〉3:1-30

在但以理為尼王解夢之後,尼王俯伏在地,向他下拜,又說:“你既能顯明這奧祕的事,你們的神誠然是萬神之神,萬王之主,又是顯明奧祕事的。”但是在他的心裡是否真的如此想呢?有時向人傳福音,人家有困難時為他禱告,當事情解決之後,對方是否會真的認為我們相信的神很厲害,是唯一的真神而投靠祂呢?嘴巴說的和心裡想的,往往是不一樣的。

當但以理為尼王解釋了夢中的人像之後,尼王心裡又是怎麼想的?從尼王所造的金像,我們可以試著去揣摩一二。在尼王的夢中,巴比倫在尼布甲尼撒的時期代表了像的金頭,但以後會有其他的國家相繼興起,雖然都不及巴比倫,不及尼王的偉大,但是對於一個相當自負的尼王而言,這豈是可忍受的?他的國度怎麼會就只有一個頭呢?就像秦始皇一樣,他也希望他的國家可以千秋萬世地傳下去,永無止盡,所以他派徐福帶了五百童男童女去找長生不老藥。徐福一去不回頭,據說他那批人變成了現在日本人的祖先。

而尼王呢?他造了一座又高又大的金像,很可能不是精金而是鑲金的。將兩個像一比較,就知道尼王想要表達的心意了,他要他的國度存到永世,而不是只有一個頭的時間。這就是人的野心和不知量力。會有非人手鑿出來的一塊石頭從山而出,打碎列國嗎?好,尼王現在就差人將總督、欽差、巡撫、臬司、藩司、謀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員都召了來,為此像行開光之禮,統一他國內的宗教。這些人有許多是從其他國擄來的,他們有各自的信仰,各自拜的神明,但是尼布甲尼撒打敗了諸國,把各神殿中的器皿都放進米羅達的神廟裡,所以尼王認為巴比倫所拜的米羅達勝過一切的神明。現在就要求所有的巴比倫子民,無論是巴比倫人或擄來的,通通放棄自己的信仰,都來拜最偉大的米羅達神。這樣,會不會安全一點?可以抵擋那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