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掌權

傳道書8:6  各樣事務成就都有時候和定理,因為人的苦難重壓在他身上。

閱讀經文:傳道書8:6-9

6各樣事務成就都有時候和定理,因為人的苦難重壓在他身上。7他不知道將來的事,因為將來如何,誰能告訴他呢?8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邪惡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惡的人。9這一切我都見過,也專心查考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有時這人管轄那人,令人受害。

這裡所羅門王再一次提醒我們:“各樣事務成就都有時候和定理”,這和人的苦難有何關係呢?因為很可惜的是,我們很難把握到正確的時機去做對的事,以致於生活中產生很多的困難。因此第5節說:“智慧人遵守命令就必然不會經歷禍患”,遵守命令和洞悉時機有連帶的關係。因為遵守命令讓我們明白掌權者的心思意念,因此可以審度情勢去明白時機。

“各樣事務成就都有時候和定理”,例如三月要收成的麥子,十一月就要播種;人想要有得著,就要學習付出。若不順應神的時間和定理,就好像買了洗衣機去洗碗,或是用馬鈴薯放進手電筒裡,都是不合宜,也無效果的作法。神的時候和定理,不是人可以推翻或否定的,因為神比人有智慧,所以順服會使人蒙福避禍,生活或工作才會有果效。反之,悖逆的後果便是一連串的苦難。

順服權柄

傳道書8:5   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經歷禍患,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時候和定理。

閱讀經文:傳道書8:2-5

2我勸你遵守王的命令,既指神起誓,理當如此。3不要急躁離開王的面前,不要固執行惡,因為他凡事都隨自己的心意而行。4王的話本有權力,誰敢問他說:「你做什麼呢?」5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經歷禍患,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時候和定理。

這是一門不容易的功課,可見不是只有現代人才會抱怨,或者不滿上司的命令。在這裡,王代表一種在上的權柄。指神起誓,代表合約。相信每個人在進入公司或機構工作之前,都會簽合約。但是簽了合約之後,在工作的時候難免對主管有所不滿,或是對工作情形不滿意,或是不認同老板或上司的作法。

因此所羅門王說:“我勸你遵守王的命令,既指神起誓,理當如此”。在〈彼得前書〉裡也有類似的勸勉:“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彼前2:13-14)”不管是在所羅門王的時代,彼得的時代,都不是容易自處的。因為所羅門王為了修建聖殿和宮殿,大肆召用民工。以致在他的兒子羅波安接位時,以色列人對羅波安說:“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做苦工,現在求你使我們做的苦工、負的重軛輕鬆些,我們就侍奉你。(王上12:4)”

不怒人生

傳道書8:1   誰如智慧人呢?誰知道事情的解釋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臉發光,並使他臉上的暴氣改變。

閱讀經文:傳道書8:1 

1誰如智慧人呢?誰知道事情的解釋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臉發光,並使他臉上的暴氣改變。

最近有朋友傳來笑話數則,有的頗令人玩味。有個小孩邊走吃冰淇淋,旁邊一位中年婦女看了就跟他說:“這麼涼的天吃冰淇淋,會吃壞身體的!”小孩說他奶奶活了103歲。中年婦女問:“她經常吃冰淇淋嗎?”小孩說:“不是。我奶奶從來不管閒事。”後語:多麼深刻!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衰老得快了!瞎操心操的……

我們都想做智慧人,希望過一個充滿智慧的人生。因為人有智慧就不會說錯話,就不會急躁,不會暴跳如雷,傷身害體,又後悔莫及。有個人回想起她的父親,一向很愛孩子,平常從不疾言厲色,但不知為什麼,一旦生氣,出口大罵,非常嚇人。因為她是學心理學的,她認為並不是真的有什麼大事惹動父親的怒氣,而是在怒氣的底層,有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一旦有人觸動了那個機制,他就會失去控制。

人生的基本手冊

傳道書7:29  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

閱讀經文:傳道書 7:26-29

26我得知有等婦人比死還苦,她的心是網羅,手是鎖鏈,凡蒙神喜悅的人必能躲避她,有罪的人卻被她纏住了。27傳道者說:看哪,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個正直人,但眾女子中沒有找到一個。我將這事一一比較,要尋求其理,我心仍要尋找,卻未曾找到。29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

假如你看過《後宮甄嬛傳》,大概可以明白為何所羅門王對女人有這樣的看法。所羅門王有後宮妃七百,都是公主;還有嬪三百,至少有一千個女人。想想看她們為了見所羅門一面,要怎樣使盡功夫,明爭暗鬥,也不一定能達到目的。原都是公主美人,一入了所羅門的後宮,就不見天日了,真是情何以堪?

所以所羅門說:有等婦人比死還苦,她的心是網羅,手是鎖鏈,因為他後宮的每個女人見到他,都巴不得把他緊緊抓住。有他的寵幸,她們的人生才能得到一些尊嚴。她們活在後宮無望地等待所羅門的召見,那種情形真的比死還苦。宮禁森嚴,不能自由出入,活動的地方那麼小,沒有人真心和你交朋友,一抓到把柄就出賣你,下人也因為你不得竉就看輕你,真的就像個死囚。這是所羅門自己製造出來的,豈能怪女人當中沒有正直人?是因為他不把女人當人看,他先不正直,所以能怪女人要在死地中求生存嗎?

萬事之理離我甚遠

傳道書7:23 我曾用智慧試驗這一切事,我說要得智慧,智慧卻離我遠。

閱讀經文:傳道書 7:23-25

23我曾用智慧試驗這一切事,我說要得智慧,智慧卻離我遠。24萬事之理離我甚遠,而且最深,誰能測透呢?25我轉念,一心要知道,要考察,要尋求智慧和萬事的理由,又要知道邪惡為愚昧,愚昧為狂妄。

當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說:“我曾用智慧試驗這一切事,我說要得智慧,智慧卻離我遠。萬事之理離我甚遠,而且最深,誰能測透呢?”神已經賜給所羅門王智慧,但是當他越考察,越想明白這宇宙之間的道理時,才發現原來萬事之理深不可測。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呢?你越思想,就越感到人生的虛空。

神既然已經賜給所羅門王智慧,是在他以前沒有像他的,在他以後也沒有像他的;為何所羅門還要得智慧呢?當年所羅門向神求的,是聽訟的智慧。因此有許多關於所羅門王聽訟的故事流傳下來。現在所羅門王尋求的,是人生的智慧,是想對人生有一個更全面的理解。沒想到,他越考察就越想不通,人的一生何其有限,忙忙碌碌,即使享受了一切,到最後又留下了什麼?人生有何意義?我們在世上走一遭,難道只是為了在體驗一下生老病死?

智慧的超越

傳道書7:20 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

閱讀經文:傳道書 7:19-22

19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個官長更有能力。20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21人所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聽見你的僕人咒詛你。22因為你心裡知道,自己也曾屢次咒詛別人。

第19節的經文在呂振中譯本如下:“智慧使智慧人有能力,比城中十個諮議員更有權勢”,“更有能力”的原文還可被譯為“勝了”,“壓制”或“得勝”。“城中十個官長”類指古時候地方處理事務的長老會議,在印度農村也有類似的五人制的村議會,都是治理城巿事務的掌權者。這節經文有一個很重要的意思,掌權者不一定有智慧,而往往真的有智慧者,他們的話比當權者有更大的影響力。

在許多電影或故事裡,掌權者碰到突發事件,往往要靠謀士幫忙,以度難關。在舊約聖經的〈士師記〉裡有一個故事,講到士師基甸有一個兒子叫亞比米勒,為了奪權做王,他殺掉了基甸其他的兒子,只有一個逃跑了。後來亞比米勒和幫助他做王的示劍人反目成仇,兩邊廝殺不已。亞比米勒一路追殺,直取提備斯城,城裡有一棟高樓,所有的城裡人都躲到樓裡,亞比米勒便叫人用火燒樓。事情十分緊急,眾人束手無策,當然那些官長們也不知該如何了,這時有一個婦人把一塊磨石丟到亞比米勒的頭上。她的急智拯救了全城的人,躲過這場殺戮。

行義和行惡

傳道書7:16 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

閱讀經文:傳道書 7:15-18

15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16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17不要行惡過分,也不要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18你持守這個為美,那個也不要鬆手,因為敬畏神的人必從這兩樣出來。

這是個長久以來佔據在人心裡的問題:為什麼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為什麼?數年前在溫哥華有位年輕的牧師,剛剛被封牧,在回家的途中就出車禍死了。聽到的人都難過不已,神不是要用他嗎?神不是已經呼召他嗎?他那樣愛主事人,為什麼還才踏出第一步就走了?神不是白白浪費了好多時間塑造這個年輕人嗎?生命是一場玩笑嗎?

假如我們記得那些在中國因為義和團事件而死的宣教士,因為文化大革命被逼迫的基督徒,在剛果或非洲某些地方被土人吃掉的宣教士,甚至近幾年來不斷死在伊斯蘭軍ISIS手下的無數基督徒,從大人到小孩,受到令人髮指的苦難和壓迫。你一定會問吧。行義,是指遵行神的旨意;行惡,是指心裡沒有神,任意妄為。那些因為行義的基督徒,為何死得那麼早?那麼慘?

智慧和產業

傳道書7:11   智慧和產業並好,而且見天日的人得智慧更為有益。

閱讀經文:傳道書 7:11-14

11智慧和產業並好,而且見天日的人得智慧更為有益。12因為智慧護庇人好像銀錢護庇人一樣,唯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這就是知識的益處。13你要察看神的作為,因神使為曲的,誰能變為直呢?14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

據說每個猶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這個問題:“如果家裏的房子有一天失火或財產被劫,那麼你在逃命時將會帶走什麼東西?”倘若孩子回答的是錢或者鑽石,父母就會馬上耐心地啟發他:“孩子,有這樣一種寶貝,一沒有形狀,二不見顏色,三無什麼氣味,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還回答不上來,父母就嚴肅地說:“記住!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智慧像健康一樣,任何人都無法搶走,你將終身擁有。只要活著,智慧將永遠與你結伴而行。”

在以色列人進迦南地時,神讓約書亞給他們按人數抽籤分地,抽到的土地就是他們的產業,也就是他們立足生根的地方。所以產業是非常重要的。在這裡所羅門王把產業和智慧相比較,指出對活人(見天日的人)有智慧比有產業更好。因為人有產業而無智慧,很可能就在不善經營管理下,失去產業,而變得一無所有。但是倘若沒有產業卻有智慧,還可以逐漸去得到更多的產業。猶太人歷經戰亂,又被丟到世界萬國之中,他們知道若不是靠著神給他們的智慧去生存,他們就早已滅亡了。

起頭與終局

傳道書7:8 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

閱讀經文:傳道書 7:8-10

8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9你不要心裡急躁惱怒,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10不要說:「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是什麼緣故呢?」你這樣問,不是出於智慧。

在這個社會裡,年輕的父母越來越重視怎樣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但是有一位作家提出一個問題:贏在起跑點的孩子,有多少在終點哭泣?所羅門王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點,那就是:“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不要以為你一開始就能用錢為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他就可以一帆風順地出人頭地。因為在這過程中,沒有存心忍耐的特質,便無法勝過驕傲所帶來的敗壞作用,以致半途而廢。

我們之所以會急躁惱怒,是因為看到別人彷彿佔盡優勢,自已趨居下風,心有不甘,才會惱怒不平。若是記得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便知道只要存心忍耐到最後,自己一定還有希望,這樣思想,就可以轉移惱怒到應該做的事上,專心努力走自己的路了。

情緒勒索

傳道書7:7 勒索使智慧人變為愚妄,賄賂能敗壞人的慧心。

閱讀經文:傳道書 7:7

7勒索使智慧人變為愚妄,賄賂能敗壞人的慧心。

這是我最近學到的新名詞:情緒勒索。因為勒索這件事一般發生在比較有利益衝突的事情上,例如我們看諜影片,好像007,就常有知名的科學家被勒索,被施壓而不得不去做壞事。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經歷到的則是情緒上的勒索。所羅門王說:“勒索使智慧人變為愚妄”,讓我們來看看,在自己的生活裡,是否也有這樣的情形出現。

在我的朋友裡,有時會聽到這樣的抱怨:上班時同事都把難的事情交給她,不要做的也交給她做,因為她是個nice person(很好的人),因為好說話,所以工作都交給她。別人都提早下班了,只有她,永遠要帶著一大堆工作回家。當人家說:“你這個人好好…”你就不好意思拒絕了。什麼都接下來了。尤其有的人覺得做基督徒就“必須”幫助別人,“愛”人如已,所以從來不敢說“不”,所以活得好累,苦不堪言。但是她們不曉得的自己正面對一種情緒上的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