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

〈歷代志〉上 29:5b  今日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呢?

閱讀經文:〈歷代志 〉上 29章

這一年來因為疫情的關係,溫哥華的教堂大都關閉了。有不少教堂就利用這段期間好好地整修一番。當然,整修教堂需要的費用不小,因此也很需要會眾在經濟上的支持。當我們看到大衛為聖殿預備,籌備基金和各樣需要的材料時,便明白這不是大衛一個人的工作,他也需要全國人民共襄盛舉。神的工作從來不是個人秀,而是神的兒女們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大衛說:“因我心中愛慕我神的殿,就在預備建造聖殿的材料之外,又將我自己積蓄的金銀獻上,建造我神的殿,就是俄斐金三千他連得,精煉的銀子七千他連得,以貼殿牆,金子做金器,銀子做銀器,並藉匠人的手製造一切。”接著他丟出一句令人激動的呼召: “今日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呢?”大衛先做楷模,獻金獻銀以貼殿牆,只因為他對神的愛,所以他可以毫無保留。愛有多少,就會付出多少。在2015年6月26日,ISIS恐怖份子突襲突尼斯的度假勝地蘇斯Sousse,受傷的大多是遊客。其中有一對英國情侶,當ISIS開始掃射時,那個男的衝到女的面前,用身體擋住子彈,並叫未婚妻快逃。他自己中了至少三顆子彈。他的未婚妻事後很傷心地去尋找他的屍體,沒想到他竟然被救活了,正在醫院裡接受抬療。愛到一個地步,可以為她死。唯有愛,可以使人無怨無悔地付出。

大衛王沒有呼召會眾為神死,只是呼召奉獻建聖殿,會眾被大衛對神的愛感染,也都樂意獻上。大衛知道憑他個人的力量無法完成這個巨大的工程,神的殿需要百姓的參與,有參與才有關注。我們都需要有這樣的認識,知道一己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我們都需要同工。當會眾獻上金子五千他連得零一萬達利克,銀子一萬他連得,銅一萬八千他連得,鐵十萬他連得,還有寶石時,大衛王的心何等喜樂。因為不是勉強來的,而是大家誠心樂意獻給神,因此百姓和大衛都大大歡喜。這就是在基督裡的奇妙之處,把錢拿出去,自己擁有的就減少了,但是心裡反而非常喜樂。這就是和世人的加減乘除不同的地方,世人是拿出去就減少了,就憂愁了;信神的人拿出去,神給的祝福卻反而使我們感到更多更喜樂。

大衛王朝的體制

〈歷代志〉上 27:23  以色列人二十歲以內的,大衛沒有記其數目,因耶和華曾應許說必加增以色列人如天上的星那樣多。

閱讀經文:〈歷代志 〉上 27章

除了建立利未人和祭司的服侍編制外,大衛在管理整個國家上,也有很傑出的建樹,如在軍事和政府的編制和架構上也有建全的組織。現代中文譯本在本章第一節的譯文如下:“以下是以色列各家族族長、率領千人和百人隊伍的軍官,以及擔任國家行政工作的官長的名單。他們每年按月輪流值班,每一組由一位軍官指揮;每組人數是兩萬四千名。”我們對照一下就可以明白,千夫長就是率領千人隊伍的軍官,百夫長就是率領百人隊伍的軍官。大衛王設立的軍事編制,每個月都有武裝部隊可以輪流操練,一年一個月的服役制度,是比較合理,也可以接受的。

所以大衛把28萬8千人的軍隊分成十二班,每個月讓一班出來承擔保家衛國的責任,並且重新操練,這樣在需要時,都有軍隊可以出來應付緊急情況,對國家對百姓對軍人都是很好的安排。這十二班軍人週年按月輪流,替換出入服侍王,表示大衛王是全部軍隊的總指揮,雖然有軍長負責訓練,但真正調動軍隊的權柄則在大衛王的手中。憑著這個權柄,大衛才能成為以色列國真正的領袖。

其次是政府的架構,一是設立管理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領。以色列有十二個支派,利未支派屬於負責宗教的支派,被劃分出來;其他支派都需要有人管理,免得像士師時代,以色列人好像散沙一樣,有事時叫大家出來作戰,有的支派不理不睬。現在有了首領,王若有什麼命令就可以直接向各支派的首領發佈,讓各支派確實收到命令,並且執行命令。這裡也提到大衛想數點以色列人,引起神的震怒,約押也沒有點數完。假如神曾應許以色列人要如天上的星那樣多,怎麼數算得了呢?因此以色列人若是增加,是出於神的祝福,而不是大衛的功勞。大衛若想數點百姓作為自己的功績之一,來榮耀自己,當然神會生氣。所以最後沒有一個完整的數目可以寫在《大衛王記》裡面,這本《大衛王記》目前已經找不著了。

利未人在聖殿內外之職份

〈歷代志〉上 26:20 利未子孫中有亞希雅掌管神殿的府庫和聖物的府庫。

閱讀經文:〈歷代志 〉上 26章

在溫哥華巿中心的第一浸信會聚會時,我發現他們和其他教會有個不同的地方。我以前去的教會都沒有設守衛(守門的),但是在第一浸信會裡有許多守衛和守門的。因為位處巿中心,有一些流浪者或吸毒者會進入教會騷擾去敬拜的人,影響敬拜,因此若看到有可疑的人,守門的或警衛就會跟蹤他們,查明意圖,再決定怎樣處理。所羅門聖殿是以色列當時唯一的聖殿,各處的人都到此來敬拜或獻祭,難免有一些不良份子,想乘機搗亂鬧事或偷東西,若沒有守門的,就很難保護聖殿和去敬拜的人群。

從這章裡,我們就可以看到,原來服侍的層面是如此之廣,範圍是如此之大。所以人若感受到從神來的呼召,便要弄清楚神究竟呼召你去做何事。不一定是在聖殿內服侍,也不一定是在聖殿外服侍。有許多人以為神呼召,就是去全職傳福音,但是現在我們發現在職場和生活中的服侍更為直接有效,等於每天在做個人佈道。當我們蒙召時,就是讓神進入我們的生活掌權,使我們過一個敬拜和工作合一的生活。所以不論我們在做何事,甚至和朋友喝咖啡聊天,也可以服侍主。因為聊天時會談到許多事情,有時候還可以藉機會講自己的見證。

在職場上工作或家庭裡的生活,我們若以敬拜主的心情去做,把它當作是為主而做,那就是侍奉主了。服侍不一定在講台上,不一定要在詩班裡,服侍可以是用車去載年老孤單的弟兄姐妹到教會或去買菜、去看病,服侍可以是傾聽軟弱的弟兄姐妹傾訴,服侍可以是提早到團契把桌椅排好,服侍可以有各個層面,神感動你哪個層面,你就去那個層面服侍,不用告訴別人你覺得哪裡需要人。神感動你,你就去做。當然,若是團隊的事,好像要輪班安排的服侍,就要把自己裝備好再申請加入。所羅門聖殿很大,有東西南北四個大門,還有走廊,都由可拉和米拉利的子孫負責。從他們的家譜圖裡,我們可以一目瞭然他們之間的關係。

大衛簡立謳歌者

〈歷代志〉上 25:1    大衛和眾首領分派亞薩、希幔並耶杜頓的子孫彈琴、鼓瑟、敲鈸、唱歌。

閱讀經文:〈歷代志 〉上 25章

從大衛王在以色列的作為,可以感受到當人敬畏神時,神就賜給他源源不絕的靈感。在掃羅作王時,除了作戰之外,就是追殺大衛,沒有任何建樹,甚至在他被殺之後,以色列的領土大多數都被非利士人佔領,掃羅家還要躲到約旦河西的老家基列地。但是大衛王不僅建立起強大的軍事力量,征服了外邦各國,對內建立起完善的祭司制度,也包括了聖樂的敬拜。他說在萬難之中為聖殿籌備了十萬他連得的金子,一百萬他連得的銀子,和無數的銅和鐵,以及建材及工人,為建聖殿之用。這個牧羊童子在神的調教之下,成為以色列最偉大的君王。大衛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人若願意把自己交給神,敬畏神、信靠神,神就可以在這個人身上有極為奇妙的作為。

從本章的記載,可以看見當時的人才都是家庭的傳承。大衛設立了三個詩班,由亞薩、希幔、耶杜頓三人負責。〈詩篇〉當中有過半數的詩歌出自大衛,其他還有六位作者,其中寫得最多的就是亞薩,共有十二篇。亞薩之詩的第一篇,是〈詩篇〉第五十篇。亞薩很會歌唱,也是一個鈸手(代上15:19)。鈸不是很被人看重的打擊樂器,卻不容易敲得好。其他樂器會有偶發的高潮,也有休止的時候,但是鈸手卻不可以停頓,鈸手必須持續且穩定地敲下去。這種沒有停頓、沒有變化、穩定持久的節奏是一切頌讚音樂的基礎。現代的鈸通常由鼓手一起敲打。在〈列王記下〉裡,直到約西亞王,讚美時仍經常頌唱亞薩的詩。當年約櫃遷入耶路撒冷時,亞薩和他的樂師們前行奏樂,敲鈸吹號,鼓瑟彈琴,用詩歌頌揚讚美耶和華(代上16∶4-7)。

哥轄的子孫中有歌唱的希幔,希幔是約珥的兒子,約珥是撒母耳的兒子,這樣一直算上去,希幔原來是可拉的後裔。詩篇88篇是可拉後裔的詩歌,就是以斯拉人希幔的訓誨詩,此說他是以斯拉人可能是指其出生之地。可拉當年召集各支挀的首領陰謀叛變,想把摩西和亞倫趕下台,想要爭得祭司之位。後來神使地裂開,把他和其他叛變者吞下去,使他們活活地墜落陰間(民16)。在〈民數記〉26章11節告訴我們,可拉的眾子並沒有死亡。可拉當年想成為祭司的夢,在其後裔撒母耳身上成全了,卻不是藉著奪權,而是藉著奉獻成為拿細耳人。神也賜給可拉的後裔有吹角頌讚的恩賜,希幔更奉神之命做王的先見。

祭司的一天

〈歷代志〉上 24:19  這就是他們的班次,要照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藉他們祖宗亞倫所吩咐的條例,進入耶和華的殿辦理事務。

閱讀經文:〈歷代志 〉上 24章

亞倫和子孫被神揀選去供祭司的職份。在西乃曠野時,亞倫和兒子們承接聖職,因為拿答和亞比戶沒有按著神的吩咐,擅自取用凡火獻給神,當場被從神那裡出來的火燒死(利10:2)。拿答和亞比戶那時還年輕,沒有兒子;因此亞倫只剩兩個兒子以利亞撒和以他瑪,及其後裔來服侍神。以利亞撒的子孫中有十六個族長,以他瑪的子孫中有八個族長,加起來共有廿四個族長,負責帶領各族在每週和安息日時,輪流進去聖殿中服侍。他們採用掣籤的方式來安排各班(族)的工作時間,因為用掣籤的方式可以避免紛爭和不滿。

在前一章(代上23章)裡有提到,大衛數點了卅歲以上的利未人共有三萬八千人,其中有二萬四千人管理耶和華殿的事,有六千人做官長和士師,有四千人做守門的,又有四千人用大衛所做的樂器頌讚耶和華。 聖殿究竟有多少工作,需要用這麼多人呢?今天我們要借用以色列聖殿學院的一些資料,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祭司的工作內容。所以我們稱其為“祭司的一天”。祭司的一天從輪班前住進去開始。聖殿兩旁有祭司的宿舍供值班的祭司們住宿。

祭司起床後,要漱洗潔淨自己,然後彼此幫助,換上祭司服。我們來看看祭司們的工作有哪幾方面。昨天我們也談到為何有的經文說利未人廿歲就要去參與耶和華殿的事務,有的經文說卅歲。有的聖經學者指出,那是因為廿歲是開始當“學徒”,卅歲才能正式任職的原因。那麼他們要學哪些事情呢?從他們早上起床後就要掣籤分工開始,就曉得工作的分配十分公平,必須什麼都會做,不能只會一兩樣,抽到什麼工作都要去做。

利未人之職任

〈歷代志上〉  上 23:26 利未人不必再抬帳幕和其中所用的一切器皿了。

閱讀經文:〈歷代志 〉上 23章

在〈歷代志上〉的廿三章裡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概念,以色列人面臨一個敬拜的轉型,利未人面臨新的事奉方式的挑戰。這些組織和重整都是大衛在位時所做的安排。大衛王不僅是軍事家,使外邦各國都臣服,對內他也有很週密的思考,使利未人的事奉比以前更加的完備。大衛既然有建造聖殿的計劃,就不能不考慮到利未人在事奉上的轉型。以前約櫃在會幕裡,每到一處,利未人就要負責抬帳幕和其中所用的一切器皿;但是現在大衛已經把會幕搬到耶路撒冷,而且要蓋聖殿作為約櫃永久的居所,因此事奉的轉型是無可避免的。

利未是雅各的第三個兒子,原本性情十分暴躁凶狠。當示劍沾污他的妹妹底拿後,他和西緬欺騙了示劍的家人,叫他們的男人全部要行割禮。趁著他們在疼痛之際,把他們全部殺掉。因此雅各論到利未時說:“西緬和利未是弟兄;他們的刀劍是強暴的器械。 我的榮耀阿,不要與他們聯合聚集;因為他們趁怒殺害人命,任意砍斷牛腿大筋。”但是這個咒詛在摩西時被更改為祝福:“耶和華啊,你的土明和烏陵都在你的虔誠人那裡。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話,謹守你的約。他們要將你的典章教訓雅各,將你的律法教訓以色列。他們要把香焚在你面前,把全牲的燔祭獻在你的壇上。求耶和華降福在他的財物上,悅納他手裡所辦的事。那些起來攻擊他和恨惡他的人,願你刺透他們的腰,使他們不得再起來。(節錄自申33:8-11)”

土明和烏陵是祭司用來尋求神的心意之物,“把香焚在你面前,把全牲的燔祭獻在你的壇上”,更是祭司的職責。神把為以色列人事奉神的責任交給利未人,把利未人從一個被咒詛的景況下,變成蒙祝福的一個支派,並且還成為教導以色列民遵循神的典章和律法的支派。因為利未人遵行神的話,謹守神的約,就有這樣的轉變。所以我們不要因為自己的祖輩曾做過何事而在神面前自慚形穢。事實上,有越來越多曾經服事假神或偶像的人,因著神的救恩而變成傳道人,到處宣揚主的福音。

大衛囑所羅門建殿

〈歷代志〉上 22:11 但願耶和華賜你聰明、智慧,好治理以色列國,遵行耶和華你神的律法。

閱讀經文:〈歷代志 〉上 22章

因為〈撒母耳記〉/〈列王紀〉/〈歷代志〉這三卷書有的記載同樣的事情,所以我們讀完〈撒母耳記〉/〈列王紀〉之後,不會再去讀〈歷代志〉。因此〈歷代志〉有記載,而〈撒母耳記〉/〈列王紀〉沒有記載的,我們會在此補充。〈歷代志上〉22-29章可以幫助我們對聖殿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因此在進入〈列王紀〉之前,我們會先把〈歷代志上〉這幾章也稍微讀一遍。在這一章裡記載了大衛對建造聖殿所做的預備。

在〈撒母耳記下〉七章裡,大衛住在自己的宮殿,想到神的約櫃尚在會幕之中,便興起想為神建殿的心意。先知拿單也覺得這是一件美事,以為神必喜悅。沒想到,神告訴拿單,祂不要大衛為祂建殿,因為大衛在多次的戰爭裡流了多人的血,因此神要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做和平之王,在和平的時代裡為祂建殿。大衛雖然有遺憾,卻並不氣餒。反而更積極地為建殿的事工做各方面的準備。

大衛的心態很值我們學習,有時我們有熱心,想為主做一些事,但那些事是不是主要我們去做的?以前有位朋友和他的太太每年都去大陸傳福音,後來有一年,他們突然發現,神已經把許多國內的同胞都送到溫哥華了,為何捨近求遠?當他們開始在本地傳福音後,發現那些信主的人很自然就回去向家人和朋友傳福音了,這樣的效果是他們始料未及的。我們想做的事,不一定就是神要我們做的;所以我們有什麼感動,都要在神面前好好禱告,求印證。若是憑熱心事奉,一旦熱度減低,就很難繼續事奉;反而是尋求了神的印證和帶領的事奉,即使受到挫折,也能持續下去。

大衛數點百姓

〈撒母耳記〉下 24:14 大衛對迦得說:「我甚為難。我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裡,因為他有豐盛的憐憫,我不願落在人的手裡。」

閱讀經文:〈撒母耳記〉下 24章

我們要先思考一個問題,因為〈撒母耳記〉/〈列王記〉和〈歷代志〉上下這幾卷書都有許多記載雷同之處,所以讀這幾卷書時,若互相對照,就可以有更清楚的理解。當然其中也有的記載同一件事,但有不同的角度和看法。例如在本章中,大衛數點人數後的數目和〈歷代志〉上21章的數目不一樣。根據聖經學者的看法:由于代上21:6 特別提到利未人和便雅憫人沒有數在其中,所以我們可以推斷兩本書在記載上有的包括某些人,有的不包括某些人。代上21:5 的數字包括了以色列的常備軍,288,000人(代上27:1 – 15 的十二班,每班24000人),以及守衛耶路撒冷的特別部隊,和在屯車的城邑里的12000人(代下一:14)。從一百一十萬減去這些數字,就得到撒下24:5 的八十萬了。代上21:5的猶大人可能沒有包括正規軍三萬(撒下六:1)。

第二個要思考的問題是,在本章裡說是神向以色列人發怒,所以激動大衛去數點百姓;在代上21章則記載是撒旦起來攻擊以色列人,所以激動大衛去數點百姓。新譯本把此處的“激動”,譯為“引誘”。既然不是神就是撒旦,那怎麼可以處罰大衛或百姓呢?這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筆者也不打算在這裡解釋,因為我不是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位,無法代答。但是有一件事,本章裡提到神向以色列人發怒。為何神會向以色列人發怒呢?從歷史(例如:士師記)來看,都是在以色列人開始拜偶像時,神就會向他們發怒。撒旦又怎樣能引誘大衛呢?最簡單的就是大衛的驕傲。神也曾經要摩西數點以色列人,以便劃分軍隊;但是當大衛要數算時,連約押都反對,以致於沒有去算利未人和便雅憫人。連約押都覺得不該去做的事,可見當中有問題,動機的問題。不是為了需要,而是為了自己的榮耀。當一個人功成名就時,要不驕傲還真的很困難。以色列人和大衛有沒有罪,大家一起想想看。

大衛末了的話

〈撒母耳記〉下 23:4  祂必像日出的晨光,如無雲的清晨,雨後的晴光,使地發生嫩草。

閱讀經文:〈撒母耳記〉下 23 章

在大衛寫的詩篇裡,有許多帶著預言的成份。例如在〈詩篇〉廿二篇裡,他預言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看著兵丁為他的衣服拈鬮:“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詩篇〉18篇裡,他寫下:“祂坐著基路伯飛行;祂藉著風的翅膀快飛。祂以黑暗為藏身之處,以水的黑暗、天空的厚雲為祂四圍的行宮。因祂面前的光輝,祂的厚雲行過便有冰雹火炭”,等等。在他離世前有幾句末了的話,雖然簡單,卻也預言了主耶耶穌的救恩。

大衛說:“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磐石曉諭我”,表明是神對他說話;不是出於他自己的感情。神曉喻他:“那以公義治理人民的,敬畏神執掌權柄,他必像日出的晨光,如無雲的清晨,雨後的晴光,使地發生嫩草”。表明神宣告:“公義使邦國高舉”的真理,若是執政者敬畏神,他必像日出的晨光、無雲的清晨、雨後的晴光,使嫩草得以生長。這些話最後是應驗在主耶穌基督的身上,因為世界上的領袖,能以公義治理人民的豈有嗎?莫不是玩弄政治手段,求取自己的利益。有哪幾位是敬畏神執掌權柄呢?唯有主基督,祂就像日出的晨光帶給人希望;如無雲的清晨,不再用雲遮蓋自己的心意;又如雨後的晴光,使地發生嫩草,唯有從主來的恩典,可以使人重得生命。

大衛說到自己:“我家在神面前並非如此;神卻與我立永遠的約”。大衛從他自己和家人身上看到各方面的軟弱,沒有人能達到神的標準,神卻依然和他立約,讓他的後裔永遠為王。因此大衛自覺不配,深懷感激之情:“這約凡事堅穩,關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他豈不為我成就嗎?”這句話和保羅說的一句話互相呼應:“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 大衛明白神和他所立的約堅穩,因此神必成就祂的救恩和大衛一切所想望的;這也是神與我們所立的約。神既然把兒子為我們捨了,自然也把萬物賜給我們,我們還需要擔心祂會留下什麼不給我們嗎?

大衛頌神之歌

〈撒母耳記〉下 22:26  慈愛的人,祢以慈愛待他;完全的人,祢以完全待他。

閱讀經文:〈撒母耳記〉下 22 章

假如要你寫一篇文章形容你和神的關係,或是你對神的認識,你會寫什麼?大衛首詩歌之所以感人,不是因為他的言詞華麗,而是整篇都充滿了神和他的密切關係。他從一開始就提到,耶和華是“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在你的信仰裡,神和你有沒有如此密切的關係,是“我的”,而不是別人的。好像若有人對你妻子不禮貌,你會挺身而出:“她是‘我的’妻子,請你放尊重一些”。“我的”代表了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我的”家人對我是重要的,“我的”東西,別人不可亂拿;“我的”家是我住的;“我的”車是我開的。所以“我的”神,“我的”磐石,表示神和我的關係,不是別人可以取代的。你能夠像大衛一樣斬釘截鐵地宣告:“耶和華是我的神”嗎?

所以那些被伊斯蘭國殺害的基督徒,就是因為他們敢宣稱“耶和華是我的神”,所以才慘遭毒手。但是他們覺得自己是配得為神受苦的,所以即使孩子被殺害,依然感謝神,讚美神。在世界上有許多的苦難,但是神卻帶領我們經過這些苦難。大衛指出他的人生至少遭遇了兩種苦難:一是死亡的環繞,有哪個人不曾因為死亡而驚心膽跳?有時因為疾病,有時因為意外,覺得好像和死亡擦身而過,那種感覺就好像神把你一把從死門關前拉回來一樣。二是匪類,大衛指的是那些與他作對,要致他於死地的人。人難免有敵人,不然,信主的人,也有魔鬼的虎視耽耽。但是當大衛在急難中呼求神,神就垂聽了他的禱告。

第二段8-16節比較難懂,因為何時有天搖地撼呢?神又何時鼻孔冒煙上騰,口中發火焚燒?祂何時使天下垂,坐著基路伯飛行?這一段的描述可以當做形容神的威儀,也有人認為大衛在作詩歌時,聖靈親自感動他寫出這些句子,彷彿他曾看見某些異象。也有人認為,這段好像在描寫〈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和第二節之間發生的事,為何神創造天地之後,地會變成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地的搖撼戰抖,天的根基也震動搖撼,那是何等地不尋常!必然有極大的事情發生,才會地搖天撼,不是嗎?其他的,留給大家的想像力去發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