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救基伊拉
〈撒母耳記〉上 23: 12 大衛又說:「基伊拉人將我和跟隨我的人交在掃羅手裡不交?」耶和華說:「必交出來。」
閱讀經文:〈撒母耳記〉上 23:1-29
基伊拉位在猶大的高原上,其中有一座堅固的城。它在亞杜蘭南方約五公里之處,離非利士人的迦特大約廿公里。它附近的土地十分肥沃,農產十分豐富;那時正是初夏收割農作物的時候,所以非利士人乘機前來搶奪。禾場是一個空曠地方,農夫將收成的禾榖曝曬及打果實之處;非利士人垂涎這些糧食,想要不勞而獲。這城自古以來就是猶大山地和非利士人的兵家必爭之地,在約書亞時已經劃給猶大支派,但猶大族尚未能制服此地的外邦人。當時基伊拉的居民並非以色列人。
大衛本來偏安在亞杜蘭洞,因為跟隨他的人越來越多,先知迦得勸他回到猶大地,猶大地指的是耶路撒冷以南那片廣大的地區。大衛若在那裡從事活動,可以建立根基,贏得民心,作為他將來的王國基地。所以大衛就帶著跟隨他的人進入猶大地的哈列樹林裡。當有人向大衛報告了非利士人攻擊基伊拉一事,大衛不是立刻做決定。雖然他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氣概,但是他和掃羅很大的不同,在於他敬畏耶和華神。他的心裡有事,就立刻去求問耶和華神。他把尋求神的心意作為每一件事的首項要務。不是先和眾人討論,不是自己先定方向,而是先求問神的心意:“可以不可以?”
求問神需要等待神的回應。求問神不是禱告完就算報備了,神就會幫助我了,那叫一廂情願。大衛需要去找祭司,祭司需要潔淨自己,求問神之後,等待神的答覆。有了答案,再去告訴大衛。我們求問神,當然要等候神的回應,神會用各種方法來回應我們,有時藉著環境,有時藉著《聖經》的話語,有時用別人的口,有很多種方法,所以在神還沒有答覆之前,不可採取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