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沙龍設計為妹報仇
〈撒母耳記〉下 13:37 押沙龍逃到基述王亞米忽的兒子達買那裡去了。大衛天天為他兒子悲哀。
閱讀經文:〈撒母耳記〉下 13:23-39
押沙龍的心計實在很深,滿心的怨恨忍了整整兩年,都沒有表現出來,直到剪羊毛的時候。剪羊毛的時候有何特別的意思呢?就是收成之時,因為羊毛可以拿去賣,所以一般都要慶祝一番。好像在大衛逃亡時,經常在草原上幫拿八的牧人顧羊,免得被人欺負。在拿八剪羊毛慶賀收成時,大衛差手下去向拿八討點食物。沒想到拿八不但不領情,還辱罵他們。使大衛十分生氣,原本要到拿八家殺掉所有的男丁,還好拿八的妻子亞比該知道後,立即帶了許多東西去請求大的饒恕。拿八回家後,大開盛宴,如同王的筵席。可見剪羊毛的時候,也是慶祝豐收的時候。這時邀請眾兄弟一起去歡樂,何等合宜。
押沙龍也邀請大衛王一起去,但是大衛不忍心兒子太破費,便婉拒了。當押沙龍提到要請暗嫩同去時,大衛有點猶疑。但是暗嫩對她瑪做的事已過了兩年,押沙龍平時也沒表現出憤怒或生氣什麼的,大衛王不疑有他,便答應了。押沙龍的計謀已經成功了一半。〈箴言〉第六章32/34節彷彿就是在說這件事:“與婦人行淫的便是無知,行這事的必喪掉生命。因為人的嫉恨成了烈怒,報仇的時候決不留情。”押沙龍的烈怒蘊釀了兩年,連妹妹她瑪都看不出來。押沙龍要為她瑪報仇,但只叫她瑪安靜地住在他那裡,不要去跟暗嫩說好說歹。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押沙龍很怕事,不敢去找暗嫩討個公道。沒有人想到,在押沙龍平靜的外表下,是一片翻滾,可以吞噬人命的巨浪。
暗嫩看到事隔兩年都沒人找他麻煩,可能很得意吧。可能也因為這樣,有的人就覺得壞人怎麼都很得意?亞薩說:“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詩73:3)”但是暗嫩的例子讓我們看到大衛在〈詩篇〉卅七篇35-36節寫的,何等真實:“我見過惡人大有勢力,好像一根青翠樹在本土生發。有人從那裡經過,不料,他沒有了;我也尋找他,卻尋不著。” 亞薩後來也發現:“神實在把他們安置在滑地,使他們掉在沉淪之中。他們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他們被驚恐滅盡了。(詩73:18-19)” 當暗嫩飲酒暢快的時候,不料,他的生命就結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