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亞伯蘭與羅得分離

創世記 13章8-9節        亞伯蘭就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經常玩味它所帶出來的意境。

你我不可相爭

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

這是亞伯蘭的原則。

因為,他們是骨肉。是伯侄。

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

那些都是身外物,不可以讓它們影響我們的骨肉之情。

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你要什麼就拿去吧!

亞伯蘭的原則:我不跟你爭,讓你。

但是當羅得被四王抓去時,亞伯蘭卻拚了命去爭,把羅得和他的家人及財產都救回來。當神說要毀滅所多瑪時,亞伯蘭也跟神爭。他不是不能爭,也不是沒有能力爭,但是他心裡有把尺,他知道何時該爭,什麼該爭;何時該讓,什麼該讓。很多人看到的都是金錢和利益,但是在亞伯蘭眼中,骨肉勝於一切的財產和利益。

亞伯蘭為何要說謊

創世記 20章17節     亞伯拉罕禱告神,神就醫好了亞比米勒和他的妻子,並他的眾女僕,她們便能生育。

亞伯蘭在埃及說謊,25年後,亞伯拉罕在基拉耳說同樣的謊。很多人說這是他的軟弱,其實他真正的弱點跟所有人都一樣,要用自己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當危險來臨時,我們想到的一定是自保。所謂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但是當神不允許時,神就出手了。

亞伯蘭因饑荒下埃及,這是很不得己的做法,因為迦南地是神給他的祝福,一旦離開神給他的祝福之地,他就害怕了。正如基拉耳是非利士人之地。在神毀滅所多瑪,蛾摩拉之後,亞伯拉罕不知是否有點心驚膽跳,在向南地遷移時,去寄居在非利士人之地基拉耳。也是因為離開神給他的地方,他就害怕了。要用自己的方法來保護自己。

亞伯蘭從哈蘭到迦南示劍,又到伯特利東邊的山,又到南地,到處都有迦南人。但是從來都不用說謊,不用擔心有人會害自己。因為神己經數次告訴他,「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所以亞伯蘭在迦南地時很有信心,也很夠膽。去基拉耳之前他己經帶領家丁打敗米索波大米亞來的四王,救回羅得一家和五王(創14),所以亞伯拉罕是很勇猛的,不是膽小沒有見識的人。

有人奇怪,為什麼亞伯拉罕撒了兩次謊,神都沒有懲罰他?這是人的想法,你做錯,你說謊,就是不對,就該打,該受懲罰。但是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錯誤中成長的,我們每個人都說過謊。你若說你沒說過謊,你就是說謊了。假如按照這個邏輯,我們可能都來不及長大,就被修理得沒頭沒臉了。

神呼召亞伯蘭

創世記12章1-3節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於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基督教論壇報報導:美國時間2020年9月15日下午,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外長阿布杜拉(Sheikh Abdullah bin Zayed Al Nahyan)、巴林外長薩亞尼(Abdullatif al-Zayani)正式簽署歷史性的《亞伯拉罕協議》,正式向世界宣告,以色列與兩個阿拉伯國家建交。此項儀式由美國川普總統在白宮南草坪主持。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說:「這天是歷史的轉折點。它預示著和平的新曙光。數千年來,猶太人民一直為和平祈禱。幾十年來,猶太國家一直為和平祈禱。」納坦雅胡認為,這項協議「已經提出了實現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之間和平的現實構想。」納坦雅胡感謝阿聯國王和外長「擴大了和平圈」,也感謝巴林的國王和外長, 與以色列「一起為亞伯拉罕的所有子孫帶來希望。」

從這則新聞來看神對亞伯拉罕的呼召,令人感到無比的震撼。那是大約主前兩千年,神呼召亞伯蘭。在〈使徒行傳〉七章2節,司提反說:「諸位父兄請聽!當日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在美索不達米亞,還未住哈蘭的時候,榮耀的神向他顯現,  對他說:『你要離開本地和親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 他就離開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蘭。

挪亞的後裔

創世記十章1節   挪亞的兒子閃、含、雅弗的後代記在下面。洪水以後,他們都生了兒子。

創世記十章32節   這些都是挪亞三個兒子的宗族,各隨他們的支派立國。洪水以後,他們在地上分為邦國。

挪亞的後裔是誰呢?就是我們囉! 洪水之後。全世界的人都是挪亞的後裔。再往前推的話,就是塞特的後裔,亞當和夏娃的後裔。該隱的後裔消失在大水的洪流之中了。所以我們不要輕看神的話,神最後要保留怎樣的人呢?一定是屬祂的人。

挪亞三個兒子的後裔各隨宗族、方言而各聚成族或國,分散到世界各地,這是指在巴別塔之後的分佈。看族諎有時會讓人覺得很無聊。但是從後面往前看,比較有趣。例如,非利士人是誰的後裔?我們都知道大衛和歌利亞巨人打仗的故事,為何非利士人比以色列人高大強壯呢?你找得到非利士人是誰的後裔嗎?他們是從迦斐托出來的。迦斐托是一個很美麗的名字,代表「串珠」,串起來的珠子,多美啊!原來迦斐托是一個海島,有人說那就是革哩底島(又譯:克里特島),也就是新約保羅去傳福音的居比路,今名塞浦路斯。那麼,迦斐托人又是誰的後裔呢?是閃、含或雅弗的後裔?你猜中了嗎?這樣去讀,你就會記得很清楚,原來非利士人是含的後裔。非利士人的名字含有「打滾」之意,在士師的時代,他們已經懂得怎樣治鐵製造武器,成為以色列人最直接的敵人。在大衛王之後開始沒落。

因為篇幅有限,所以只能簡單地舉一些例子。先來看看這三兄弟的名字有何特別?這三兄鈟的順序有很多種說法,在這裡說閃是雅弗的哥哥,有解經家認為含不是老大,所以含和雅弗誰比較大就成了個謎。閃的意思是「名聲」,含的意思是「熱與黑」,雅弗的意思是「擴張、美好」。迦南是指「低窪地、鄙陋、商人」。他們的名字會讓你聯想到什麼?

巴別巴別

創世記11章4節      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有人說挪亞在五百歲生兒育女之後,就開始做起方舟的總工程師;六百歲時變成方舟遊輪的船長;約601歲時,挪亞全家離開方舟,他轉行作農夫,而且做得很好,不僅栽了一個葡萄園,而且還能用葡萄釀酒。可能太興奮了,他一下喝太多,醉了。還好,他是在自己的帳篷裡喝的;不幸的是,他那時沒穿衣服。

本來,在自己的睡房裡有沒有穿衣服,實在跟別人沒關係。國外也有很多人睡覺時不穿衣服的習慣。偏偏小兒子不知為何事闖進父親的帳篷,看到了父親的祼體,覺得很好笑,便跑出去告訴兩個哥哥。哥哥們比較懂事,他們拿件衣服搭在肩上,倒退著進去,給父親蓋上,他們背著臉就看不見父親的赤身。這裡就是一個心態上尊重和不尊重的分別,尤其是對長輩。

挪亞也是有脾氣的人,當他知道小兒子含那樣輕浮的心態時,他咒詛含的兒子迦南,必給他弟兄做奴僕的奴僕。做奴僕己經很可憐,還要做奴僕的奴僕。這事提醒我們,凡事要尊重別人,尤其是對長輩。有人說,老人家說話有時都帶有預言的成份,像雅各,摩西的遺言何等有份量。話說回來,在我們看挪亞的三子之後裔的分佈情形時,先來看看分散之前的世界是怎樣的。

永遠的彩虹之約

創世記九章12-16節   神說:「我與你們並你們這裡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做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我便記念我與你們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水就再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虹必現在雲彩中,我看見,就要記念我與地上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約。」

因為神看世界敗壞了,人思想的盡都是惡,地上滿了強暴,所以祂決定除滅祂造的各種活物,只留下挪亞一家和有限的活物。經過四十晝夜的大雨,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在山上蓋的方舟也飄浮起來。人以為不可能的事終於發生了,大水淹沒了世界上最高的山,人想要進方舟逃難,方舟的門卻己經被神關閉,連挪亞也打不開。

滅世洪水水勢浩大,在地上共150天。今年長江流域洪水肆虐,也有幾個月的時間,加上暴雨,在兩個月裡淹沒了莊稼和眾多社區,中國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周學文說,至少有6300萬人受到影響,5.4萬座房屋被毀。他說至少有219人死亡或失蹤。最近美國西岸大面積森林慘遭焦燒,以加州為主的沿岸城市,多日來被數百公里之外飄來的大火煙霧籠罩,導至數千人疏散。即使這些天災人禍十分慘烈,也不及當時滅世洪水的幾分,因為人無處可躲,無地可逃。

為祢癫狂

創世記6章14-16/22節    神就對挪亞說:「你要用歌斐木造一隻方舟,分一間一間地造,裡外抹上松香。 方舟的造法乃是這樣:要長三百肘,寬五十肘,高三十肘。方舟上邊要留透光處,高一肘。方舟的門要開在旁邊。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層。」 挪亞就這樣行。凡神所吩咐的,他都照樣行了。

最近有人在臉書上分享,他的牧師叫他們要為主癫狂。當然這主要的意思是要他們去傳福音,可是我發現為主癫狂的最佳例子是挪亞。因為神要他做的事,當代人一定都覺得這人真的是癫狂了,大晴天在高山上建方舟,逢人就說有滅世的大洪水要來。大家都活得好好地,又娶又嫁,日子過得好緊湊,只有他不幹正事,去蓋什麼方舟?蓋了方舟賣給誰?有錢賺嗎?一點錢途也沒有,盡幹儍事!

但是挪亞排除眾議,開始按著神的吩咐去搜集歌斐木和松香,然後像現代人蓋房子一樣,根據神給的藍圖,一層層一間間地建。在大陽光下,挪亞帶著三個兒子搬著一棵棵的大樹,削掉樹皮,抹上松香,不停地忙碌。

張文亮教授說,根據《聖經》的記載,有一些專家認為歌斐木應該是大樹,是在當地森林裡常見的樹種,且材質堅硬,又能夠自樹中提取松香油;並且古人早己知道,樹幹底部的黑色膠油,塗在木頭表面,是防水與防腐的上好材料,這些膠油與近代的瀝青相似,皆稱為松香類。

張教授也指出,方舟尺寸的長寬比是6:1,長高比為10:1,是船隻在水中穩定航行的最佳比例,表示方舟的重心較低,乘客較為舒服。方舟分上、中、下三層,可能使較重的生物住在下層,體重中等的在中層,體重較輕的大概住上層,這可以增加方舟的穩定度。

耶和華神的後悔

創世記六章3節    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120年。」

現在我的孫女很小,才一歲半,很可愛,整天都想親她抱她。在散步時看到許多小小孩,也有這樣的感覺。有一天看到新聞,說有一個七歲的小男孩因為太調皮,被親娘送去給一個會功夫的師傅管教。因為小男孩經常說謊,被功夫師傅打得七零八落,被人發現打抱不平而上了新聞。找到親娘,親娘竟說記者大驚小怪。這則新聞讓我沉思好久。

有誰不愛自己的孩子呢?我是講一般正常的父母,那些不正常的不在這裡討論了。通常父母一知道懷上孩子,就開心得預備一切來迎接嬰兒的來臨。嬰兒時期的一舉一動都是父母眼中喜樂的來源。我有個年輕的朋友生了第一胎,天天把孩子的相片放上臉書,天天幾十張。看來看去好像都是一個姿態,但是在她眼裡,每一張都有不同的趣味。幾個月了,這個小模特兒還是她母親臉書上的主角。而且不是只有她如此,其他好幾對父母也是如此比拚,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也是不停地張貼那些小可愛的一舉一動。

但是當孩子再大一點之後,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提高了,就不再像孩子小時候那麼有耐心。以前是又抱又親,大一點就是:「你再不乖,我就不愛你了! 」再大一點惹得老師不開心或考試成績不好:「我怎麼會生了你這樣的孬種?」「我上輩子一定欠了你的,才會生出你這樣的孩子」,很多難聽的話不斷地轟炸小孩。那個抱著嬰兒的慈父愛母好像變臉似地,找不回當初那種愛了。

我有時在想,神的後悔是否也是如此?神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以致於祂決定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這是一種怎樣的後悔呢?有個父母生了個兒子,長大後原本進了牙醫學院,相當有前途,可惜後來吸毒販毒又同性戀,後來也查出患了愛滋病。他販毒被抓後,他的父母決定讓這個兒子留在監牢裡,希望他在監牢裡有改過的機會。他的母親不停地為他禱告,最後他在獄中悔改回轉,提早獲釋,成為神學教授和青年人工作者,在世界各地分享從絕境到蒙福的經過。這就是袁幼軒教授的見證。

都死了?

創世記五章28-29節 拉麥活到一百八十二歲,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挪亞,說:「這個兒子必為我們的操作和手中的勞苦安慰我們,這操作勞苦是因為耶和華咒詛地。」

〈創世記〉第五章的前幾節是很有盼望的:「當神造人的日子,是照著自己的樣式造的,並且造男造女。在他們被造的日子,神賜福給他們,稱他們為人。(創5:2-3)」所以人可以肯定,自己的形象來自神,而不是猿猴。

但是接下去的經文讓人看了就很沮喪:亞當共活了930歲就死了。塞特共活了912歲就死了。以挪士共活了905就死了。該南共活了910歲就死了。瑪勒列共活了895歲就死了。雅列共活了962歲就死了。以諾共活了365歲。 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瑪土撒拉共活了969歲就死了。拉麥共活了777歲就死了。

記得在新冠肺炎流行以前,在媒體或網路上經常看到有某人因為長壽而被採訪的新聞,那時有一種感覺,只要我們也照著做,說不定可以活得更長。 巿面上也流行養生長壽之道,大家都希望能夠一直活下去。目前宣稱最長壽的,是一名居於印尼爪哇的老人說自己146歲,是世上最長壽的人。但是他也死了。

但是新冠肺炎一來,再長壽的也死了。有很多經歷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人,也靜靜地走了。因為一開始最多染病的多在老人院,美國有些老人院的屍體堆到無處可放,那情形十分恐怖。許多地方連屍袋都不夠用,焚化爐也日夜不停地燒。那一個時期的新聞真的是慘不忍讀。

我們開始明白,生命的主權不在我們手裡。吃再多靈芝也會死,經常運動也會死,飲食節制吃七分飽會死,不節制吃十二分飽也會死;放縱會死,不放縱也會死。

該隱和亞伯

創世記四章1-2節    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懷孕,生了該隱,便說:「耶和華使我得了一個男子。」又生了該隱的兄弟亞伯。亞伯是牧羊的,該隱是種地的。

離開了伊甸園,亞當和夏娃開始用自己的勞力換取食物。他們或許生了很多孩子,只是沒有一一記載;在這章裡該隱所說的其他人,也有可能是他們的後裔。亞當活了930歲,不可能只生下三個孩子,那時還沒有生育計劃。其他的孩子可能陸續長大後就出外獨立了。在第五章都只用一個兒子作為代表,所以該隱和亞伯算是代表作吧。

該隱是種地的,亞伯是牧羊的。當時神給人類的食物還是以蔬菜水果為主,該隱的工作是為了民生;亞伯牧羊是為了有羊皮給人作衣服,並不是拿來吃的。神看中亞伯的獻祭,不看中該隱的獻祭,並不是神愛吃葷或素,因為在〈利未記〉裡,不管是燔祭,贖罪祭或是素祭都是神聖的祭。

當然,獻祭給神不是為了要給神吃,而是為了解決人的罪的問題,好讓人依然有機會可以和神溝通。所以〈希伯來書〉九章22 節說:「按著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潔淨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

〈希伯來書〉11章4 節說:「亞伯因著信獻祭於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亞伯為何蒙稱讚呢?因為亞伯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他所獻的合乎神的教導和神的心意,他特地選了羊群中頭生的,還有羊的脂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