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轉向我

撒迦利亞書1: 3  所以你要對以色列人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閱讀經文: 撒迦利亞書 1:1-6 1大流士王第二年八月,耶和華的話臨到易多的孫子、比利家的兒子先知撒迦利亞說: 2 「耶和華曾向你們列祖大大發怒。 撒迦利亞和哈該都是同一時代的先知,但是他們從神領受的信息卻有很大的不同。從時間上來看,當哈該在七月和九月宣傳神的信息時,撒迦利亞在同一年的八月也傳了神給他的信息。哈該的信息都很直接,容易明白,對實際的時勢痛下針砭;但是撒迦利亞的信息和異象,多數預言指向未來。有時有天使的解釋,有的沒有解釋。但是很顯然的,神預備了撒迦利亞來接下哈該的工作。 在一章1節裡提到的:易多的字義是“在指定的時候”;比利家的字義是“耶和華必祝福”;撒迦利亞的字義是“耶和華必記念”。這些家族的名字合起來便是:“在指定的日子,耶和華必祝福,耶和華必記念。” 真的很有意思。神記念以色列人,被擄的猶太人,祂也記得自己的應許。現在被擄的猶太人有一部份已經回到耶路撒冷了。重建聖殿和耶路撒冷是個艱鉅的工作,但是神與他們同在,要堅固他們的手。但是在堅固他們的手之前,調整他們的心念更為重要。

我必賜福於你們

哈該書2: 19  倉裡有穀種嗎?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橄欖樹都沒有結果子。從今日起,我必賜福於你們。 閱讀經文: 哈該書 2:10-23 10 大流士王第二年九月二十四日,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 11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要向祭司問律法, 12 若有人用衣襟兜聖肉,這衣襟挨著餅或湯,或酒,或油,或別的食物,便算為聖嗎?」祭司說:「不算為聖。」 13 哈該又說:「若有人因摸死屍染了汙穢,然後挨著這些物的哪一樣,這物算汙穢嗎?」祭司說:「必算汙穢。」 14 於是哈該說:「耶和華說:這民這國在我面前也是如此,他們手下的各樣工作都是如此,他們在壇上所獻的也是如此。 有一個六歲的小男孩過生日前,他的父母親問他還需要什麼?他說:“我不要需要的,我要我想要的東西”( I don’t want to need, I want to want.)。一語中的,正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在你的生活裡,你想要有什麼呢?有個古老的故事告訴我們,許願前要小心思考。曾經有一位國王許願,希望他碰到的每件事物都化為金子,結果他碰到的每盤食物都變為金子,當他要抱他的小女兒時,小公主也變為金子。他做了一個何等懊悔的選擇。 但是神給人的福氣是真實的福氣,當人有了神所賜的福氣時,就有了一切!不管你是富有或貧窮,只要你擁有了神賜給你的福氣,世上便沒有人能夠把它奪走。也會因而感到滿足,真正的滿足;反之,你若沒有得到從神來的福氣,你的心就永遠不會滿足,永遠在尋求,永遠在追求。

公理顛倒的世界

哈巴谷書 1:3a  祢為何使我看見罪孽?祢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 讀經文: 哈巴谷書 1:1-17 1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 2 他說:耶和華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 3 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毀滅和強暴在我面前,又起了爭端和相鬥的事。 4 因此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惡人圍困義人,所以公理顯然顛倒。 〈哈巴谷書〉列在〈那鴻書〉之後,這兩卷小先知書的性質很相似,都說到神對祂子民的仇敵之審判。〈那鴻書〉預言亞述的結局,〈哈巴谷書〉預言迦勒底(巴比倫)的結局。本書中對作者的交代甚少,但是從本書的最後一節說:“這歌交於伶長,用絲弦的樂器”,可以猜測他可能是個祭司或利未人,在聖殿裡以音樂服侍,並且住在猶大,因為聖殿在耶路撒冷。從本章第一節可以知道,他本身也有先知的職份。 哈巴谷此名含有“擁抱”的意義,“擁抱”同時也包含“抓住”,像雅各一樣,緊緊地抓住神的使者,不給祝福就不讓離開;哈巴谷則是緊緊地抓住神,要神解答他的疑問。人很有限,很多問題得不到解答,有的答案還引人入歧途,迷失方向。所以能抓住神問問題的人最有福,因為神的答案才能滿足人心的饑渴,使人尋到人生的方向。

尼尼微荒涼了!

那鴻書 3:18  亞述王啊,你的牧人睡覺,你的貴胄安歇,你的人民散在山間無人招聚。 讀經文: 那鴻書 3:1-19 1禍哉,這流人血的城!充滿謊詐和強暴,搶奪的事總不止息。 2 鞭聲響亮,車輪轟轟,馬匹踢跳,車輛奔騰, 3 馬兵爭先,刀劍發光,槍矛閃爍,被殺的甚多,屍首成了大堆,屍骸無數,人碰著而跌倒; 4 都因那美貌的妓女多有淫行,慣行邪術,藉淫行誘惑列國,用邪術誘惑多族。 在先知那鴻預言後大約八年,亞述的命定就來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主前681年,希西家年間,西拿基立王從耶路撒冷幾乎是空身敗退,含羞回國後被他叛逆的兒子刺殺;他兒子以撒哈頓繼位(Esarhaddon)(以賽亞書37:36-38),從叛徒手中奪回了尼尼微城,遷都至迦拉城,並另建宮殿。 以撒哈頓王雖居住在迦拉城,他的兒子亞述尼帕(Assurbanipal),卻在尼尼微城,他在那裏接受教育,包括體能及軍事訓練。此人對亞述的古文化發生興趣,成為一位出色的古物研究家,熟悉亞甲和蘇默文。亞述尼帕繼位作王,在宮中建立當時最大圖書館,收藏有關亞述的書籍和文獻。

尼尼微的命定

那鴻書 2:10  尼尼微現在空虛荒涼,人心消化,雙膝相碰,腰都疼痛,臉都變色。 讀經文: 那鴻書 2:1-13 1尼尼微啊,那打碎邦國的上來攻擊你,你要看守保障,謹防道路,使腰強壯,大大勉力。 2 耶和華復興雅各的榮華,好像以色列的榮華一樣,因為使地空虛的已經使雅各和以色列空虛,將他們的葡萄枝毀壞了。 3 他勇士的盾牌是紅的,精兵都穿朱紅衣服。在他預備爭戰的日子,戰車上的鋼鐵閃爍如火,柏木把的槍也掄起來了。 在耶穌復活之後,有個出名的,有關以馬忤斯的故事。這件事發生在耶穌復活那天的傍晚,有兩個耶穌的門徒,從耶路撒冷朝著以馬忤斯而去,這地方離耶路撒冷約有25里路,他們在談論耶穌受害和復活一事時,耶穌靠近他們,參與了他們的談話,並引經據典地向他們解釋。在一起要吃晚餐時,他們才認出那是耶穌。耶穌隨即不見了。他們則心裡火熱地回去告訴其餘的門徒,他們見到了復活的主。 當這幾位門徒行走時,他們渾然不知主正與他們同行。就好像我們當中也有許多人,在生活裡也渾然不覺主的同在。何況是尼尼微人?他們當年只聽到約拿的一句話就悔改,雖然知道有神在鑑察,可是日子一久,這樣的警告之威力就逐漸消失了。我們對神的話語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

論尼尼微的默示

那鴻書 1:7  耶和華本為善,在患難的日子為人的保障,並且認得那些投靠祂的人。 讀經文: 那鴻書 1:1-15 1論尼尼微的默示,就是伊勒歌斯人那鴻所得的默示。 2 耶和華是忌邪施報的神,耶和華施報大有憤怒,向祂的敵人施報,向祂的仇敵懷怒。 3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大有能力,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他乘旋風和暴風而來,雲彩為他腳下的塵土。 4 他斥責海,使海乾了,使一切江河乾涸。巴珊和迦密的樹林衰殘,黎巴嫩的花草也衰殘了。 在伊拉克北方靠近土耳其的地區,有個小城叫做伊勒歌斯(Alqosh),居民大多是亞述與迦勒底 (巴比倫)的基督徒。這個城靠在山邊,面對廣闊的尼尼微平原。在過去的兩年中,伊斯蘭國(ISIS)席捲伊拉克北方。伊勒歌斯離摩蘇爾(Mosul)只有30英里的距離,卻抵擋住了伊斯蘭國的攻擊,沒有陷落,成為那一帶唯一仍然高舉十字架的城鎮。 伊勒歌斯有將近3千年悠久的歷史,一直是亞述人居住的地方。那裡的房子大多都是石頭蓋的,沿著山坡往上攀附。山的最頂端,有個12米高的十字架。亞述人從第一世紀起,就全民改信基督教,一直至今。更久遠的是,它還是舊約先知那鴻的故鄉。《那鴻書》第一章記載,先知那鴻是伊勒歌斯人。他的墳墓至今還在城中心的舊猶太人會堂裡。

我要仰望耶和華

彌迦書 7:7 至於我,我要仰望耶和華,要等候那救我的神,我的神必應允我。 讀經文: 彌迦書  7:1-20 1哀哉!我好像夏天的果子已被收盡,又像摘了葡萄所剩下的,沒有一掛可吃的,我心羨慕初熟的無花果。 2 地上虔誠人滅盡,世間沒有正直人。各人埋伏要殺人流血,都用網羅獵取弟兄。 3 他們雙手作惡,君王徇情面,審判官要賄賂,位分大的吐出惡意,都彼此結聯行惡。 4 他們最好的不過是蒺藜,最正直的不過是荊棘籬笆。你守望者說降罰的日子已經來到,他們必擾亂不安。 在列治文有間印度人開的農夫巿場,每到春天就開始營業,一直到每年的12月下旬就關了。那時原本到處都是水果蔬菜的盛況成為一片空曠的地方,十分荒涼。當先知形容以色列(我 ) 好像夏天的果子已被收盡,又像摘了葡萄所剩下的地方,就讓我想起冬天裡空空如也的農夫巿場,什麼也沒有。連心裡期待會有的初熟的無花果也沒有。 先知以此比喻以色列中一個正直公義的人也沒有。他們都用網羅獵取弟兄。不是獵取外邦人或敵人,而是獵取自己人。獵取不是個好字眼,表示虧待、惡待、陷害、欺負自己人。因位領導者都聯結行惡。在此不免想起當年主耶穌潔淨聖殿時,就是因為大祭司和祭司們的允許,所以買賣才能在聖殿的外院中進行,並且用欺騙的手段去賺取利益,和上位者同分。

可惡的小升斗

彌迦書6:11  我若用不公道的天平和囊中詭詐的法碼,豈可算為清潔呢? 讀經文: 彌迦書  6:9-16 9 耶和華向這城呼叫,智慧人必敬畏祂的名。「你們當聽是誰派定刑杖的懲罰。 10 惡人家中不仍有非義之財和可惡的小升斗嗎? 11 我若用不公道的天平和囊中詭詐的法碼,豈可算為清潔呢? 12 城裡的富戶滿行強暴,其中的居民也說謊言,口中的舌頭是詭詐的。 13 因此我擊打你,使你的傷痕甚重,使你因你的罪惡荒涼。 曾經有一間餐館,在我們朋友之間,它的名聲相當不好,大家都“立志”不再去那裡吃飯。為何大家都去了,去了之後又說以後都不去呢?這當中有個原因,因為他們的店裡用的是可惡的小升斗。這幾個朋友都有類似的經歷,被該店的廣告吸引,但是點了皇帝蟹之後,他們拿出來給客人看時都是很漂亮的蟹,煮熟後端出來的卻總是缺手少腳,份量不一樣。有一位朋友帶他媽媽去做生日,店員說那個皇帝蟹有18磅,他不相信,要店員當面秤給他看,才只有10磅。真是太離譜了!這樣的店誰還會去呢?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彌迦書 6:8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讀經文: 彌迦書  6:1-8 1 以色列人哪,當聽耶和華的話:「要起來,向山嶺爭辯,使岡陵聽你的話! 2 山嶺和地永久的根基啊,要聽耶和華爭辯的話,因為耶和華要與他的百姓爭辯,與以色列爭論。 3 我的百姓啊,我向你做了什麼呢?我在什麼事上使你厭煩?你可以對我證明。 在1988年,有個年輕的台灣歌手及作曲作詞家,推出他的第5張個人專輯《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也是他第一張進入大陸市場的專輯,使他的名字和歌聲在一夕之間風靡整個中國。童安格是個基督徒,他可能是有感而作,卻也點出了神在這章經文裡的心意。神在這章經文裡和以色列人辯論,讓我們來看看雙方的說詞。 在第1-5節裡,神以山嶺和岡陵的穩定及恒久不變,來反諷出以色列人的善變。神說,祂把以色列人從為奴之地的埃及領出來,又差遣摩西、亞倫和米利暗帶領他們。這是有連貫性的,因為以色列人在埃及已經住了四百卅年,很多人都接受了埃及的生活方式,以及多神教的信仰。他們不認識耶和華神。所以當神把他們帶出埃及後,立刻在西乃山下,讓摩西教導他們神的律法,讓亞倫做大祭司,教導他們學習敬拜耶和華神,讓米利暗帶領以色列的女人認識和敬拜神。

在伯利恒出生的救主

彌迦書5:2 伯利恆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做掌權的。祂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 讀經文: 彌迦書  5:1-15 1 成群的民哪,現在你要聚集成隊!因為仇敵圍攻我們,要用杖擊打以色列審判者的臉。 2 「伯利恆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做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 3 耶和華必將以色列人交付敵人,直等那生產的婦人生下子來。那時,掌權者其餘的弟兄必歸到以色列人那裡。 〈彌迦書〉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都是“希望的信息”,神藉著先知彌迦,把將來必有的好信息傳給子民。因為在彌迦傳信息時,也正是亞述滅了以色列,在攻擊猶之際,眼看一座座城池都被亞述所佔,百姓的心何等驚慌,所期待的就是神的拯救早日來臨。第一節所預言的 “以色列審判者” 是指猶大最後的那位王,也就是西底家,將被巴比倫擄去。 彌迦和以賽亞是同時代的先知,兩人都預言彌賽亞救贖者的到來。那時大約是主前七百年,以賽亞做先知的時期比較早,也比較長;彌迦比以賽亞晚出來服事,但早一點結束。以賽亞預言:“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 (賽7:13-14)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祂的肩頭上;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耶和華的意念

彌迦書4:13 錫安的民哪,起來踹穀吧!我必使你的角成為鐵,使你的蹄成為銅。你必打碎多國的民,將他們的財獻於耶和華,將他們的貨獻於普天下的主。 讀經文: 彌迦書  4:6-13 6 耶和華說:「到那日,我必聚集瘸腿的,招聚被趕出的和我所懲治的。 7 我必使瘸腿的為餘剩之民,使趕到遠方的為強盛之民。耶和華要在錫安山做王治理他們,從今直到永遠。 8 你這羊群的高臺,錫安城的山哪,從前的權柄,就是耶路撒冷民的國權,必歸於你。 在第1-5節裡,先知讓我們看到一幅極美的遠景,萬民都要流歸耶和華的山,不再有戰爭,各人要坐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無人驚嚇。在這段經文裡,神有三個應許:一,神的餘民要從哀哭變為掌權;二,從被擄到救贖;三,終極的勝利。神是這樣預備子民的心,即使不能不懲罰他們,卻也要在他們的心裡放下真正的盼望,使他們在受到打擊時,依然有支持他們的信心。 但是這一章,這一段話並不是專門給以色列人看的,這個盼望同時也是給萬民的。在第一章第一節,在第四章第一節,先知傳信息的對象都是萬民,而不只是雅各家。所以我們知道這也是神給我們的盼望,要讓我們在這紛亂的末世裡抓住神的應許,不至於行差踏錯。

耶和華的山必被高舉

彌迦書 4:5  萬民各奉己神的名而行,我們卻永永遠遠奉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而行。 讀經文: 彌迦書  4:1-5 1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 2 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 彌迦書4章1-3節和以賽亞書2章2-4節,經文幾乎完全相同,上主把同一件事啟示兩位先知,因為這啟示十分重要。先知彌迦預言:「在將來的日子,聖殿坐落的山岡要矗立在群山之上,被高舉,超越萬嶺。許多民族都要蜂擁而來;萬國要聚攏前來,說:來吧,我們一起到上主的山,一起往以色列上帝的聖殿。祂會指引我們該走的道路;我們要在這條路上行走。上主的教誨從耶路撒冷發出;祂的信息從錫安傳播。」 本段一開始的「將來的日子」,是指上主藉先知對以色列指責的罪惡,還有所預言的刑罰與悔改後的日子,以及將發生在祂子民的復興景象。上主的旨意本是慈愛及信實,當百姓受責備而悔改,祂就會實現應許的祝福。將來的日子或末後的日子這個專有詞,是指一個新時代,是上主的子民從被擄歸回後,才會開始。

第二個“聽”!

彌迦書 3: 1  我說:雅各的首領,以色列家的官長啊,你們要聽!你們不當知道公平嗎? 讀經文: 彌迦書  3:1-12  1我說:雅各的首領,以色列家的官長啊,你們要聽!你們不當知道公平嗎? 2 你們惡善好惡,從人身上剝皮,從人骨頭上剔肉。 3 吃我民的肉,剝他們的皮,打折他們的骨頭,分成塊子像要下鍋,又像釜中的肉。 4 到了遭災的時候,這些人必哀求耶和華,他卻不應允他們。那時他必照他們所行的惡事,向他們掩面。 在第一章裡,先知呼喊:“萬民哪,你們都要聽!地和其上所有的,也都要側耳而聽!”在第三章裡,出現了第二個“聽”:“雅各的首領,以色列家的官長啊,你們要聽!” 彌迦在此章裡公然聲明,叫雅各的首領和以色列家的官長來聽他的信息。他的信息並不好聽。說實在的,他這種信息在任何時代落在首領和官長的耳中,都有遭禍的可能。 因為他的責備不僅嚴厲,而且入骨:“你們不當知道公平嗎?你們惡善好惡,從人身上剝皮,從人骨頭上剔肉。吃我民的肉,剝他們的皮,打折他們的骨頭,分成塊子像要下鍋,又像釜中的肉。” 在加拿大,做省長的只要佔了任何人一點便宜,被人挖掘出來,就要下台一鞠躬了。但是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政治並不如此透明。這句話使我們想到華人社會許多官吏的冷酷無情和對人民的剝削。這種事情對我們並不陌生。

思想帶出行為

彌迦書2: 1  禍哉,那些在床上圖謀罪孽、造做奸惡的!天一發亮,因手有能力就行出來了。 讀經文: 彌迦書 2:1-13 1禍哉,那些在床上圖謀罪孽、造做奸惡的!天一發亮,因手有能力就行出來了。 2 他們貪圖田地就占據,貪圖房屋便奪取。他們欺壓人,霸占房屋和產業。 3 所以耶和華如此說:「我籌劃災禍降於這族,這禍在你們的頸項上不能解脫,你們也不能昂首而行,因為這時勢是惡的。 在本書的第一章強而有力地形容出一個人的思想如何影響他的一生。有人說:思想會帶出話語,所以要小心你說的話,因為言語會變成行動。留意你的行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它會形成你的性格;不要輕忽你的性格,因為它將決定你的一生。所以在暗室時,在獨處時,要留心你的思想,因為它將帶動你一生的走向。彌迦告訴我們,在床上時也要很小心,不要盡想不好的事情,因為到了早上,那些思想就會影響你的行為或行動。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白天有人得罪你,晚上入睡前你就一直在想如何報復,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按著昨晚所想的方法去行動?或是夜裡突然想到有個發財的捷徑,第二天一早就著手行動了。聖經裡形容得何等傳神:“那些在床上圖謀…的,天一發亮,因手有能力就行出來了”。當然,圖謀什麼自己知道,神也知道。

無法醫治的傷痕

彌迦書  1: 8 先知說:因此我必大聲哀號,赤腳露體而行;又要呼號如野狗,哀鳴如鴕鳥。 讀經文: 彌迦書 1:5-16 5 這都因雅各的罪過,以色列家的罪惡。雅各的罪過在哪裡呢?豈不是在撒馬利亞嗎?猶大的丘壇在哪裡呢?豈不是在耶路撒冷嗎? 6 「所以,我必使撒馬利亞變為田野的亂堆,又作為種葡萄之處;也必將她的石頭倒在谷中,露出根基來。 7 她一切雕刻的偶像必被打碎,她所得的財物必被火燒,所有的偶像我必毀滅,因為是從妓女雇價所聚來的,後必歸為妓女的雇價。」 神從祂的聖殿見證雅各家的不是,神出了祂的居所,所行過的各處,眾山都消化,諸谷必崩裂,如蠟化在火中,如水沖下山坡。雅各家究竟犯了何罪,讓神如此大作?先知直指罪的根源來自兩國的首府,一是撒瑪利亞,一是耶路撒冷。因為它們是雅各家罪惡的根源,所以有一天,撒瑪利亞要變為田野的亂堆,或種葡萄之處;它那些美麗輝煌的建築必成亂石,露出根基,人再也看不到它的美麗和輝煌。想像現在美麗的東方之珠香港或大蘋果紐約,或台北、北京、上海成為田野的亂堆,倒塌露出根基,是怎樣的情況?紐約的雙子樓在911事件中倒下時,我們都看到了,那是一個很悲慘的狀況。

來自鄉村的先知彌迦

彌迦書  1: 3  看哪,耶和華出了祂的居所,降臨步行地的高處。 讀經文: 彌迦書 1:1-4 1 當猶大王約坦、亞哈斯、希西家在位的時候,摩利沙人彌迦得耶和華的默示,論撒馬利亞和耶路撒冷。 2 萬民哪,你們都要聽!地和其上所有的,也都要側耳而聽!主耶和華從他的聖殿要見證你們的不是。 3 看哪,耶和華出了祂的居所,降臨步行地的高處。 4 眾山在他以下必消化,諸谷必崩裂,如蠟化在火中,如水沖下山坡。 先知彌迦來自一個稱為摩利沙的小鎮,此鎮位於離耶路撒冷約有33公里的肥沃高原地帶,靠近迦特(非利士城鎮),因此又稱為摩利沙迦特;也因為此地位於猶大和非利士的邊境,對兩國均有重大的軍事意義,故猶大王常常來此地巡視,看看此地有沒有受到威脅。也因為猶大王常來巡視,因此地方雖小,卻經常有大人物出入。 彌迦原在猶大的農村工作,蒙召後多半在民間傳揚神的話,被稱為“鄉村的先知”。與他同時代的先知有以賽亞,他是個大學者,和彌迦一起主要向猶大發預言;阿摩司是牧羊人出身,和何西阿(神叫他去娶淫婦)則主要對以色列發預言。彌迦剛奉差遣出來事奉時,北國以色列由耶羅波安二世執政,國勢富強,他的兒子撒迦利雅做王六個月後就被篡位;此後政局非當不穩,國勢一落萬丈。

約拿發怒

約拿書 4:4 耶和華說:「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 讀經文: 約拿書 4:1-11 1 這事約拿大大不悅,且甚發怒, 2 就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我在本國的時候,豈不是這樣說嗎?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 3 耶和華啊,現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著還好。」 4 耶和華說:「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 5 於是約拿出城,坐在城的東邊,在那裡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蔭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 這一章裡的約拿充份反映出人的本性:“我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最近在台北,有一個老翁上了巴士,走到博愛座前看到有一位年輕的女人坐著,沒有起來讓位給他。就惡狠狠地罵她,還給了她一巴掌。那位年輕的小姐哭了,因為她那天月事來,肚子疼痛不舒服,才坐到博愛座上,沒想到那個老翁如此無理,還動手打人。可見老翁本身是有力氣站一下的,只是認為博愛座是給老人坐的,別人都不可以坐。老翁覺得他發怒很合理啊,等知道真相時,他豈不感到羞愧? 當人發怒時,其實已經被情緒所制,沒有理智可言了。所以雅各說:“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1:20)。

五個字的佈道

約拿書 3:4 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 讀經文: 約拿書 3:1-10 1 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 2 「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 3 約拿便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往尼尼微去。這尼尼微是極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 4 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 神沒有改變初衷,也沒有改變人選。祂第二次叫約拿去尼尼微大城宣告神吩咐的信息。所以不管約拿經歷了多少的艱難,都是出於他自己的不順服。但是人的不順服只會為自己帶來災難;受苦之後,神的旨意還是要成全。我們若看透這點,就不要和神討價還價,或是做逃避的傻事。順服神的人最有福。 2000年前的希臘歷史家狄奧多羅斯,形容尼尼微是個四角形的城市,四邊共長480斯達地,周長相等於96公里!與聖經約拿書裡的記載完全符合:“這尼尼微是極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3:3)”。在當時來說,這是一座極大的城,要走三日才能走完,但是約拿只走了一日。佈道只用了一句話,在原文只是五個字:“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

約拿在魚腹中的禱告

約拿書2:9  但我必用感謝的聲音獻祭於你,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救恩出於耶和華! 讀經文: 約拿書 2:1-10 1 約拿在魚腹中禱告耶和華他的神, 2 說:「我遭遇患難求告耶和華,你就應允我。從陰間的深處呼求,你就俯聽我的聲音。 3 你將我投下深淵,就是海的深處,大水環繞我,你的波浪洪濤都漫過我身。 約拿在魚腹裡的禱告講得很清楚,當他被投到海裡時,他就知道自己大難臨頭了。 當他沉到海的深處時,對約拿而言,已經和到了死人所在的陰間差不多,覺得自己必死無疑。(因為他沒有戴氧氣筒,哈哈)。那時,大水環繞他,波浪洪濤都漫過他身。 在這樣緊急的時刻裡,約拿立刻求告耶和華。雖然不滿意神的差遣,可還是知道只有神可以救他。他的感恩是,當他一求告神時,立刻得到神的應允。就是在此時,神安排大魚把他吞到肚子裡。離開了波浪洪濤,此時約拿才能呼吸到一些空氣吧!

逃跑的先知

約拿書1:9  他說:「我是希伯來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 讀經文: 約拿書 1:1-17 1 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 2 「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3 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下到約帕,遇見一隻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給了船價,上了船,要與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 亞米太的兒子約拿,是耶羅波安二世時的北國先知,曾經預言耶羅波安二世將會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從哈馬口直到亞拉巴海,事情果然應驗了(王下14:25)。那時亞述方興未艾,正虎視眈眈要進行侵略,以色列人對這個外患必然警戒防範在心。約拿一定沒想到自己會被差遣去向他們“傳福音”。好像雅各在雅博渡口與天使摔跤角力,約拿也開始和神鬥智。神叫他去尼尼微,他立刻起身往另外一個方向逃跑,想去到遙遠的西班牙躲起來。 約拿的逃跑使我想起小時候玩螞蟻的情形,我和其他小朋友用樹葉或石頭擋住螞蟻的去路,螞蟻就繞來繞去找路,但是不管牠怎樣跑,都會被我們抓住,或擋住。約拿在神的眼中也像隻螞蟻,不管他怎樣跑,都在神的眼目之中。約拿如心所願地上了往他施的船,放心地跑到底艙,躺臥沉睡。沒想到外面狂風大作,船幾乎下沉,大家忙著求自己的神,把貨物拋掉。在沉睡中被叫醒,又被掣籤掣出是導至禍患的人,約拿終於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審判。

到那日

俄巴底亞書 1: 21  必有拯救者上到錫安山,審判以掃山,國度就歸耶和華了。 閱讀經文: 俄巴底亞書 1:1-21 1 俄巴底亞得了耶和華的默示。論以東說(我從耶和華那裡聽見信息,並有使者被差往列國去,說:「起來吧,一同起來與以東爭戰」): 2 「我使你以東在列國中為最小的,被人大大藐視。 3 住在山穴中,居所在高處的啊,你因狂傲自欺,心裡說:『誰能將我拉下地去呢?』 4 你雖如大鷹高飛,在星宿之間搭窩,我必從那裡拉下你來。這是耶和華說的。 這本先知書,大家只知道俄巴底亞是“神的僕人”之意,沒有背景,沒有年代,也不知道他從哪裡來。就像無名的傳道者一樣,回應了上帝的呼召,然後默默地告退。他的身世不詳,但他的書卻極受猶太人尊重而被列入舊約聖經;這書在全舊約是最短的,但卻有極重要的屬靈意義。俄巴底亞是第一個警告以色列人會被擄的先知;這是舊約最短的一卷書,書中有一個觀念貫穿所有的大先知書,也貫穿新約聖經,就是“到那日”。從大小先知的預言,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原則:上帝根據各國對待祂子民的態度來審判他們。上帝最看重的是我們怎麼對待祂的子民,在舊約時代是指以色列民,在今天也包括教會。

神的憤怒和憐憫

阿摩司書 9: 6 那在天上建造樓閣,在地上安定穹蒼,命海水澆在地上的,耶和華是祂的名。 閱讀經文: 阿摩司書 9:1-15 1 我看見主站在祭壇旁邊,他說:「你要擊打柱頂,使門檻震動,打碎柱頂落在眾人頭上。所剩下的人我必用刀殺戮,無一人能逃避,無一人能逃脫。 2 他們雖然挖透陰間,我的手必取出他們來。雖然爬上天去,我必拿下他們來。 這章有四個預言,第1-10節是三個毀滅性預言,指出無人能逃避脫神的憤怒和審判。 一、神的憤怒 (9:1-10) (1) 人受審判 (9: 1-4) 神吩咐先知擊打柱頂,房子塌下,會死去很多人(參9:1)。剩下的用刀殺戮,神的憤怒下無人能逃脫。先知之前叫百姓悔改,但百姓不肯悔改,還叫先知離開並閉嘴,他們以為自己無問題,以為審判日子不會到。神卻定住眼目,要把他們每一個人都殺盡,降禍不降福(參9:2-4)。

人飢餓非因無餅

阿摩司書 8: 11 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閱讀經文: 阿摩司書 8:1-14 1 主耶和華又指示我一件事:我看見一筐夏天的果子。 2 他說:「阿摩司啊,你看見什麼?」我說:「看見一筐夏天的果子。」耶和華說:「我民以色列的結局到了,我必不再寬恕他們。」 3 主耶和華說:「那日,殿中的詩歌變為哀號,必有許多屍首在各處拋棄,無人作聲。」 一、夏果臨到 再不饒恕 (8:1-3) 「主耶和華又指示我一件事:我看見一筐夏天的果子。」(8:1) 夏果異象是接續第七章中的三個異象──蝗蟲、火和準繩;這和之前三個異象相同的是神「指示我一件事」。當阿摩司看到蝗蟲和火兩個異象,他為以色列代求,但到第三個異象,神不許他代求;來到夏果異象,神同樣沒有讓他代求。神說:「我民以色列的結局到了,我必不再寬恕他們。(8:2)」夏天的果子成熟了,再不吃也不能收藏多久,很快就腐爛,夏果表示結局到了!

阿摩司也被告

阿摩司書 7: 15  耶和華選召我,使我不跟從羊群,對我說:『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說預言。』 閱讀經文: 阿摩司書 7:1-17 1 主耶和華指示我一件事:為王割菜之後,菜又發生,剛發生的時候,主造蝗蟲。 2 蝗蟲吃盡那地的青物,我就說:「主耶和華啊,求你赦免!因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 3 耶和華就後悔說:「這災可以免了。」 在第五章中神已透過先知阿摩司宣告在北國以色列會有五重審判,到第六章便說他們會被擄掠。現在到了第七章,是宣告審判。 一、 蝗蟲的審判 (7:1-3) 蝗蟲的審判就是飢荒的審判,讓我們想到埃及的十災 (參出10:12-15)。埃及人受審判是因他們不容以色列人去事奉神。同樣以色列人在這裡不事奉真神,因此神用審判埃及的方式審判以色列。

在安逸無慮中的考量

阿摩司書 6: 12  馬豈能在崖石上奔跑?人豈能在那裡用牛耕種呢?你們卻使公平變為苦膽,使公義的果子變為茵陳。 閱讀經文: 阿摩司書 6:1-14 1 國為列國之首,人最著名,且為以色列家所歸向,在錫安和撒馬利亞山安逸無慮的,有禍了! 2 你們要過到甲尼察看,從那裡往大城哈馬去,又下到非利士人的迦特,看那些國比你們的國還強嗎?境界比你們的境界還寬嗎? 有一位姐妹問我,當我們認罪時,是否只要說:“求主赦免我的一切過犯。”就可以了?這有點像競選什麼環球小姐的宣言,“我期望世界和平”。說得很漂亮,實際上是個虛言。有的人禱告求神幫助所有窮苦的人,生病的人,有困難的人,等等。這種禱告不僅虛偽,更是託大,把神當成僕役,憑你一句話,就要去醫治所有的病患,幫助所有的窮人,而自己一根指頭都不動,只動兩張嘴皮。你說是不是虛偽和託大?

要惡惡好善,秉公行義

阿摩司書 5:24  唯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閱讀經文: 阿摩司書 5:1-27 1 以色列家啊,要聽我為你們所作的哀歌: 2 以色列民跌倒,不得再起;躺在地上,無人攙扶。 3 主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家的城,發出一千兵的只剩一百,發出一百的只剩十個。」 4 耶和華向以色列家如此說:「你們要尋求我,就必存活。 5 不要往伯特利尋求,不要進入吉甲,不要過到別是巴,因為吉甲必被擄掠,伯特利也必歸於無有。」 6 要尋求耶和華,就必存活,免得他在約瑟家像火發出,在伯特利焚燒無人撲滅。 當我們讀到神藉著先知警戒以色列的話時,可能會覺得和自己毫無關係。但是若仔細地去讀,就會發現,這不只是以色列人犯的罪,也是世上眾民在神面前的罪。所以神為以色列作的哀歌,也是為世人作的哀歌,唯願世人聽了之後,能像神所期望的,惡惡好善,秉公行義,或者神會向我們再施恩典。 最近讀到葛培里牧師的家屬聚集,分享他們對葛牧師的懷念時,有一段故事很令我感動。那就是葛牧師的小女兒的見證,她在婚後不久就離婚了。當她開車回家時,心裡忐忑不安,覺得太讓父親沒面子,不知作何解釋才好。回家的路有一段上坡路,當她的車開到坡頂時,沒想到葛牧師就站在那裡等她。

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

阿摩司書 4:12 以色列啊,我必向你如此行。以色列啊,我既這樣行,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 閱讀經文: 阿摩司書 4:1-13 1 你們住撒馬利亞山如巴珊母牛的啊,當聽我的話!你們欺負貧寒的,壓碎窮乏的,對家主說:「拿酒來,我們喝吧!」 2 主耶和華指著自己的聖潔起誓說:「日子快到,人必用鉤子將你們鉤去,用魚鉤將你們餘剩的鉤去。 3 你們各人必從破口直往前行,投入哈門。」這是耶和華說的。 本章是接續第二章的指責。“你們住撒馬利亞山如巴珊母牛的啊”,撒瑪利亞山指的就是撒瑪利亞城。 在現今以色列境內蓋里紀姆山 (在撒瑪利亞境內) 與以巴路山之間。當年為撒瑪所有,暗利當上以色列王之後,以二他連得銀子從他那裡購買,而後在山上建起撒瑪利亞城 (王上16:24) 。此喻暗指住在撒瑪利亞城內的富有婦人就像巴珊的母牛。因為巴珊土地肥沃,牛長得非常健壯,就像那些富有的女人長得健壯,經常盛裝,沉醉於窮奢極侈之中,享受由窮人身上壓搾所得。阿摩司稱他們像巴珊母牛,餵肥待屠。數年之後,她們將被人用鉤子擄去。歷史告訴我們,亞述軍隊真是這樣對待被擄的人-----把鉤子穿入嘴唇後帶走。

不同心難同行

阿摩司書 3:3  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 閱讀經文: 阿摩司書 3:1-15 1 「以色列人哪,你們全家是我從埃及地領上來的,當聽耶和華攻擊你們的話: 2 在地上萬族中我只認識你們,因此,我必追討你們的一切罪孽。  3 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 4 獅子若非抓食,豈能在林中咆哮呢?少壯獅子若無所得,豈能從洞中發聲呢? 今天聽到兩個令很傷感的故事。一個是老廚師,生了十個兒女。在年老時,妻子去輪流幫兒女帶孩子,他自己一個人還去上班打工。有一次沒去上班,老板以為他太累了,也不在意;兩天沒去上班,老板體貼他年記大了,就想給他多休息幾天也好。直到附近公寓的人聞到臭味散出,請警察破門而入,才發現老廚師已死去多時。 另一個故事是有對老夫婦從中國移民過來,女兒叫他們把錢都拿去買房子。住了一陣子後,女兒說她的收入不夠付每個月的貸款,要他們搬出去,她好出租房間。過了一陣子,老人拿到政府的老人金了,女兒說她錢不夠用,又來把兩老的老人金都拿走。兩個老人只好去唐人街找工作,七老八十的為了生活和租金不得不每天去做沉重的工作。

強盛的變為軟弱

阿摩司書 2:14 快跑的不能逃脫,有力的不能用力,剛勇的也不能自救。 閱讀經文: 阿摩司書2:1-16 1耶和華如此說:「摩押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罰,因為他將以東王的骸骨焚燒成灰。 2 我卻要降火在摩押,燒滅加略的宮殿,摩押必在鬨嚷呐喊吹角之中死亡。 3 我必剪除摩押中的審判者,將其中的一切首領和他一同殺戮。」這是耶和華說的。 一、神在外邦掌權──審判列國 (2:1-3) 第一章我們看到神在審判列國,是根據他們對以色列的態度,所以列國都被神審判。第二章的1-3節卻說摩押跟以東之間的問題,嚴格來說跟以色列並沒有關係,是列國之間的問題。但神是以色列的神,也是列國的神。誰對以色列不好,神會審判,但是列國之間彼此有問題,祂也審判。 摩押被神興起來管教以東,最後卻是景況最慘的一個。以東用刀追趕他的兄弟以色列毫無憐憫(參1:10),所以遭到審判。之前列國欺負以色列和猶大,神從列國中興起強盛的摩押來管教以東,但是管教過甚,竟然連以東王的骸骨也翻出來燒成灰,這是刑罰太過了。(在此並非說是不可火葬,而是因為把死人挖出來再燒,是對敵人的一種侮辱。有如鞭屍一般。)摩押本來是強盛的,是管教人的,但他出手太重,他的下場比列國更慘。所以我們做領袖的要小心,我們管教人時要有恩典,也要有真理。你出手太重,神反而對你更忿怒。本來神用摩押管教列國,但最後他的下場比列國更慘,由最強盛變為軟弱。

神對列國的刑罰

阿摩司書 1:6 耶和華如此說:加沙(加薩)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罰,因為他擄掠眾民交給以東。 閱讀經文: 阿摩司書1:6-15 6 耶和華如此說:「加沙(加薩)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罰,因為他擄掠眾民交給以東。 7 我卻要降火在加沙的城內,燒滅其中的宮殿。 8 我必剪除亞實突的居民和亞實基倫掌權的,也必反手攻擊以革倫,非利士人所餘剩的必都滅亡。」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正值哈瑪斯從加薩突擊以色列不久之際,這段經文更讓人有貼心之震撼。這一段經文記載神對四個國家的審判。神的預言都在事情發生之前,一是為了希望有人聽了可以有悔改的機會;二是讓人知道一個真正的神才能知道世局未來的發展和走向;三,神願意萬人得救,不願一人沉淪。可惜,願意放下驕傲來相信神的人不多。即使再多證據擺在他們面前,他們還是要偏行已路。 加沙,也譯作加薩,曾經是非利士人最重要的城巿,接近埃及的邊界。非利士人從以色列人進迦南後就不停地與他們為敵。從士師的時代到大衛的時代都不停有爭戰,奇妙的是,有時也有作朋友,互相利用的時候。在這裡,神指出非利士人的大罪,是擄掠以色列人後,把他們交給以東。可能因為以東有很多銅礦,需要大批工人。從非利士轉運來的奴隸,變成他們的廉價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