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利未人的城和逃城

〈民數記〉 35:12 這些城可以做逃避報仇人的城,使誤殺人的不至於死,等他站在會眾面前聽審判。

神所設立的制度實在完美。利未人雖然不能有自己的產業,但是讓其他十二支派來供應利未人的需要,再由利未人去供應其他以色列人靈性的需要,彼此之間互補互相照應,實在很完美。最近看到有篇文章,提到有一些年老的牧者孤苦無依,生活十分艱難,甚至生病時也沒有人照應。不禁讓我想到神的計劃,原本就是要牧者和會眾之間互相照應,若是教會或機構的章程不週全,往往服侍的人在退休之後便感生計困苦。因此在北美的教會已經有想到這方面的需要,有的教會對退休牧者也有一套照顧的章程。

神要以色列人從所得為業的地中把些城分給利未人居住,也要把這些城四圍的郊野給利未人,讓他們可以牧養他們的牛羊和各樣的牲畜,又可以安置他們的財物。。這便是奉獻的教導。奉獻需要操練,因為若不操練,就會越來越執著自己的所有,不肯分享,以致成了堵塞的管道。我們若不奉獻,不把神的恩賜拿出來與人分享,從神而來的祝福之管道就會被塞住,神的祝福也進不來。利未人是神的僕人,他們放棄自己養生的工作,為百姓去服侍神,百姓有義務和責任照顧他們的需要。

雅各臨終前給利未的祝福裡,最後的一句是:「我要使他們分居在雅各家裡,散住在以色列地中。(創49:7)」這句話果然應驗了。雖然他們擁有了服侍神的權柄,卻必須散住在以色列地。讓各個支派為他們訂定居住的地方。在以色列一共有48座城是給利未人居住的,還有每座城的郊野。

神又為以色列人設立逃城。根據俞建霈牧師的解釋:逃城的「逃」這詞在希伯來文原出自“miqlat”這字。 這字字根的意思就是「接納,吸收」,就是「接納逃亡者到自己的地方」或「庇護,藏匿」的意思。因此按照希伯來文,逃城的本意乃是「收容」或「接納」逃亡者的城市,就是「庇護的城市」,或「庇護城」。猶太人把舊約聖經譯成希臘文時, 把這個字譯成「流亡放逐的場所」,「可逃去的地方」。 這可能是翻譯和合本的學者所以譯成「逃城」的原因。 但庇護城乃是比較接近希伯來原文的譯法。

神給以色列的境界

〈民數記〉34:12 這界要下到約旦河,通到鹽海為止。這四圍的邊界以內,要做你們的地。

有人說,以色列建國是今天世界不能安定的錯誤決定,以色列是聯合國造出來的,以色列不應該繼續擴張,等等。但是當我們回溯到《聖經》裡幾千年前的記錄,神的話歷歷在目。這不是一個憑人意造出來的國家,是神的手親自運行,使一個滅亡了幾千年的古國,好像「鹹魚翻生」(鹹魚活過來?不可能。這是廣東人的成語,表示不可能發生的事),重新出現在世界的舞台上,而且極其亮眼。

〈耶利米書〉卅二章37節,神說:「 我在怒氣、憤怒和大惱恨中將以色列人趕到各國,日後我必從那裡將他們招聚出來,領他們回到此地,使他們安然居住。」雖然部份以色列人已經回到神給他們的迦南地,但離「安然居住」還有一段距離。以色列人在各樣的國界衝突裡堅守神給他們的地界,雖然目前不能全部拿回來,但是因為神的話必定兌現,所以我們知道有一天,以色列必然得回神給他們的地界。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到了迦南地,就是歸你們為業的迦南四境之地: 南角要從尋的曠野,貼著以東的邊界。南界要從鹽海東頭起,繞到亞克拉濱坡的南邊,接連到尋,直通到加低斯巴尼亞的南邊,又通到哈薩亞達,接連到押們,從押們轉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為止。

「西邊要以大海為界。這就是你們的西界。北界要從大海起,劃到何珥山, 從何珥山劃到哈馬口,通到西達達,又通到西斐崙,直到哈薩以難。這要做你們的北界。你們要從哈薩以難劃到示番為東界。 這界要從示番下到亞延東邊的利比拉,又要達到基尼烈湖的東邊。 這界要下到約旦河,通到鹽海為止。這四圍的邊界以內,要做你們的地。」

記出埃及的路程

〈民數記〉33:53 你們要奪那地,住在其中,因我把那地賜給你們為業。

從摩西的記載裡,我們認識到神是一位很仔細的神。祂吩咐摩西要記載他們出埃及的行程。不知道你有沒有寫日記的習慣,若是沒有這樣的習慣,就會忘記人生中很多的細節。有時同一件事情在自己的回憶裡,和別人所記得的,地點時間都不一樣。但這是神做事的記錄,也是神帶領以色列人的根據。神會記得,以色列人會忘記,所以摩西記下來之後,就可以作為後人回顧的根據。

以色列人走曠野四十年,而這些沿途紮過營的地方正好也是四十個地點。每一個地點都有不可磨滅的記憶,雖然大部份是以色列人悖逆的記錄,神卻只讓摩西記下:在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想想看我們的人生裡也有許多得罪神的時候,但是等我們見神的時候,祂卻只提起我們得救的美麗時刻,進而把我們擁入懷中,接回天家。一切的罪孽,祂都不再記念;一切的過犯,祂都丟到背後。何等恩典!

但是當我們看到這些地名時,我們依然記得在那些地方曾經發生過的事。當我們把這些地點都想一想時,再看看神的信實,在每一個地方所彰顯的大能,我們就明白,人生雖然有苦難,但只要有神同行,那些苦難都會成為過去。只要我們肯相信神,只要我們願意順服,就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

在這趟路程裡,有過紅海的神蹟,有瑪拉的苦水,利非訂的吵鬧,基博羅哈他瓦抓鵪鶉的貪婪,等等。神好像一個嚴父,又好像一個慈母。每天雲柱火柱不相離,嗎哪天天供應,磐石出水顯神蹟,雖然曠野的生活十分枯燥,但是神在每個層面的保守是何等無微不至。我們的生活有時也像古井無波,天天如是。想一想,還是要勝過在曠野的行路。假如在曠野都要思想到神那充沛的恩典,那麼我們平常的生活,豈不應當更加感謝?

河東地的分配

〈民數記〉32:27 但你的僕人,凡帶兵器的,都要照我主所說的話,在耶和華面前過去打仗。

和米甸人打完戰之後,緊接著戰利品的分配,有人已經在觀察地勢。倘若以色列人通通越過約旦河,那麼這片剛剛打完佔領的土地要歸誰呢?土地很重要。有很多企業家都是從房地產發跡的,想要擁有龐大的財富,沒有土地是不可能的。因此許多人一有錢就買屋置地,因為投資不一定賺錢,但是土地永遠在那裡,最能保值。因此有些國家不賣土地,只讓人擁有九十九年。也有人想盡辦法挪移地界,想在不知不覺之中騙取別人的土地。但是我聽過最有趣的一則有關土地的新聞:有人在蓋完了新家之後,才發現是蓋在別人的土地上。

但是雅各的子孫可沒有那麼糊塗,流便和迦得的子孫在別人都還沒上心時,就留意到這塊肥沃的土地了。何必過約旦河呢?看看這些地土的青草長得何等青翠,看看那些牛羊惝徉在綠意無限的草地上,何等悠遊自在,有什麼地方比這片土地更合適他們住?何況,這塊地總得有人去住,對不對?他們不住,不是又給外邦人佔去了嗎?思考再三,他們去跟摩西和大司及眾首領提出申請。他們想要留在雅謝地和基列地,這兩地就是以色列人剛剛征服之地。你想,摩西聽了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怎麼可以這樣子?想撿現成的便宜?才剛打完第一仗,就不想再往前了?這地是大家一起打下來的,你們要去度假了,享受大家打來的地。那麼下一塊地,誰來幫忙打仗呢?假如大家都這樣做,那麼參與作戰的人越來越少,不是很不公平嗎?虧他們想得出來這麼自私的點子!摩西罵得比較有學問一點,有歷史有背景,引經據典。咱是在瞎湊熱鬧。

但是這兩個支派的代表也不是省油燈,他們說,冤枉了,老大。我們先造城壘圈,把婦人、孩子和牲畜安置好,就陪你們去打仗了,不打到大家都有地了,我們絕不回家。

戮米甸人

〈民數記〉31:2 「你要在米甸人身上報以色列人的仇,後來要歸到你列祖那裡。」

神下令叫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去殺米甸人,等報完這個仇,就要回天家了。歸到列祖那裡,就是回天家的意思。換了是你,若老闆說,你把這工作做完,就可以回家,不必再來上班了。你會有何感想?你會好好去做完老闆交代下的最後一個工作嗎?

摩西完全順服,他立刻分配以色列人出戰。

米甸人可能沒想到他們陷害以色列人,會引起滅頂之災。米甸人是亞伯拉罕的第二位妻子基土拉的後裔,他們最初出現時,把約瑟賣到埃及;再來和亞瑪力人、摩押人聯合來欺負以色列人。最糟糕的是,術士巴蘭是米甸人,他不但跟摩押王獻計,還鼓動自己人去行惡作亂,使以色列人陷入淫亂與拜偶像的網羅裡。因此神說要報仇,為他們陷害以色列人的罪報仇。因為巴蘭設計讓以色列人得罪耶和華;以致神懲罰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因而死了兩萬四千人(民25)。所以神要報仇。

有時我們被人陷害,遭受打擊和損失,而害我們的人卻還活得津津有味,享受人生,難免心懷不平。此時要想想米甸人的結局,他們所有的男丁都被殺了。在所殺的人中,包括米甸的五王,就是以未、利金、蘇珥、戶珥、利巴,還有比珥的兒子巴蘭。

以色列人擄了米甸人的婦女孩子,並將他們的牲畜、羊群,和所有的財物都奪了來,當作擄物,又用火焚燒他們所住的城邑和所有的營寨,把一切所奪的、所擄的,連人帶牲畜都帶了去,將所擄的人,所奪的牲畜、財物,都帶到摩押平原,在約旦河邊與耶利哥相對的營盤,交給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並以色列的會眾。

回到以色列營地後,又把所有的男孩和己結過婚的女人都殺了,因為她們正是引誘以色列人犯罪的禍首。以色列的軍長們竟然忘記這件事,還把這些女人都帶回營,那不是要再次害死以色列人嗎?

許願之例

〈民數記〉 30:2 人若向耶和華許願或起誓,要約束自己,就不可食言,必要按口中所出的一切話行。

過年時大家最喜歡許願或立志,不知道時至今日(1月19日),你所許的願或立下的志可否有實行了?我立下一個志願,今年每一天都要先寫完功課再玩遊戲,或看電影,到目前為止,己經保持了19天,希望不要破記錄。

許願或立志的實行關鍵在於「要約束自己」,才不會食言,才有可能按口中所出的一切話行。「約束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減肥,大家都知道只要吃得健康,加上運動就可以了。胖的原因就是熱量進得多,消耗得少,自然增磅;只要消耗的熱量比進食的熱量多,自然減肥。但是能約束自己的人不多,所以減肥成功的人也不多。自己對自己許的願都不容易做到,何況對神所許的願。

在〈士師記〉裡,以色列人屨屨向神許願,不去拜外邦人的偶像,但是每次神拯救他們之後,他們就又轉去拜偶像。他們不能約束自己,總是投降於自己的邪情私慾和引誘,因而被罪所困,痛苦不堪。

有許多人在危急時,也會向神許願求助;但是一旦神聽了人的呼求,幫助他度過困難或窘迫的時刻後,很多人都會忘記曾經許過的願。不然就說事有湊巧,不肯把榮耀歸給神。

在〈士師記〉裡有一個很出名的例子,就是耶弗他。耶弗他要出征去和亞捫人打仗前,向神許願:「你若將亞捫人交在我手中,我從亞捫人那裡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無論什麼人,先從我家門出來迎接我,就必歸你,我也必將他獻上為燔祭。(士11:30-31)」沒想到他的獨生女因為太愛她的父親,等耶弗他一回來,就拿著鼓跳舞出來迎接他 。耶弗他雖然極度痛苦,但還是實現他對神的許願。有的人認為,是讓他的女兒終身不嫁,不是燒為燔祭,因為耶和華神不喜歡用人做為祭品;但也有人認為他真的把女兒獻為燔祭。不管怎樣,耶弗他在極大的痛苦中,依然守住自己的願,向神還願,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住棚節當獻之祭

〈民數記〉29:12-40七月十五日,你們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要向耶和華守節七日。又要將公牛犢十三隻、公綿羊兩隻、一歲的公羊羔十四隻,都要沒有殘疾的,用火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燔祭。同獻的素祭用調油的細麵:為那十三隻公牛每隻要獻伊法十分之三,為那兩隻公羊每隻要獻伊法十分之二,為那十四隻羊羔每隻要獻伊法十分之一。並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這是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素祭並同獻的奠祭以外。

和贖罪日的氣氛完全相反,住棚節是一個充滿了歡樂的節期,把贖罪日的嚴肅和哀傷一掃而空。在〈利未記〉23章40節裡,神要以色列人「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歡樂七日」,以色列人要住在棚裡七日,以記念神帶領他們的祖先出埃及時,曾使他們住在棚裡。

記念耶和華的恩惠,使人對生命有盼望。有一首歌的副歌歌詞這樣說:“It is no secret what God can do, What He has done for others, He’ll do for you.”意思是說,神若為別人行了大事,祂也會為你行大事。所以記念神為以色列先祖行的神蹟,便可以明白神也會為現在的以色列人行神蹟。神為以前的聖徒行神蹟,也會為現在信靠祂的人行神蹟。

在《每日研經叢書》裡對住棚節有極美的詮釋:「住棚節一共有八天。要獻的公牛犢從第一天的十三隻遞減,每天減一隻。到了第八天用一隻公牛即可。」根據拉比的解釋,猶太人傳統上在頭七日共獻上70隻公牛,代表全世界的70個民族(基於創十章),藉著為他們獻祭,期望他們轉向以色列的神。而頭七日每天獻14隻羊羔,共98隻,是為了避免〈申命記〉28章15至68節中記載的98個咒詛。在第八日的獻祭只為以色列自己。在〈利未記〉23章39至43節的經文中,這個節期的名稱得到了解釋。我們在那裏讀到:『你們要住在棚裏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裏。』它現在變成一個回想和認明上帝在曠野無微不至的照顧和訓練祂的百姓的時間──這與〈民數記〉中的事件相關的時間,這就不同於這個節期原來在農業上的目的。

吹角節和贖罪日

〈民數記〉29:1 七月初一日,你們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是你們當守為吹角的日子。

以色列人的吹角日,是個很特別的日子。在這日要用彎曲的羊角吹號,不可用牛角或其他角代替。現在的猶太人以吹角日(七月1日)為新年,但是神在〈出埃及記〉12章2節說:「你們要以本月為正月,為一年之首。」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以色列的新年為何從1月1日變成7月1 日?假如希伯來曆的正月一日是新年,那麼就會在逾越節(正月十四日)之前,也就是每年陽曆的三、四月期間。

根據猶太拉比的解釋,因為巴比倫的新年是提斯利月的初一,和希伯來曆的吹角日是同一天。被擄的猶太人從巴比倫回歸後,在重建聖殿時期,開始以巴比倫的提斯利月為希伯來曆的第七月。因為拉比們不想公然接納阿基圖(巴比倫新年節慶的名字),所以他們把異教的節日猶太化,把吹角節改為猶太人的新年。在《聖經》裡並沒有為吹角節定一個特別的名稱,所以拉比比較容易把七月一日定為新年。話雖如此,拉比們無法否定希伯來曆的正月初一是新年,而且訂七月一日為新年是有點古怪,但是因為巴比倫人一年慶祝兩次阿基圖,使猶太人的吹角節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猶太人在七月的第二個新年。(以下簡稱猶太民曆為民曆,希伯來曆為神曆)

自猶太人淪為巴比倫的俘虜後,他們接受了巴比倫人的一個觀念:新年伊始是神在上天審判世人的日子。《密西拿Mishnah》(猶太教口傳律法書)中說:「在新年,世人都要在神面前被審判」,以決定他在新的一年中的命運是好是壞。《密西拿》中講了三種情況:在新年這一日,完全的好人、義人立即被判以生;完全的壞人、惡人立即被判以死;有好有壞中間狀態的人,他的判決懸著直至贖罪日(民曆1月10日/神曆7月10日)才作出最後的判定:無罪者生,有罪者死。這樣,新年就成了審判日(YOM DIN)。虔誠的猶太教徒從年底就開始做懺悔祈禱(SELIHOTH)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他們刻苦己心,深刻反思一年中所犯的過失和罪孽,論罪悔改,決志更新。祈求上帝原諒他們的過失,赦免他們的罪孽。因而民曆1月1日到10日/神曆7月1日到10日,又稱為「敬畏神的日子Days Of Awe」。

當獻之祭

〈民數記〉28:25 第七日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

祭祀對猶太人而言是很重要而嚴肅的事情,因為它代表了與神的溝通和交流。所以從〈出埃及記〉開始,我們就看到摩西不停地在重覆神的交代。這些祭典,也成了以色列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禮儀。

這章講到的當獻之祭,包括了每天早晚的燔祭,安息日,月朔,逾越節,初熟節,等等的祭祀。

祭禮是每天進行的,每天早晨和黃昏各一次,這表示神是真的像祂所說的,要和以色列人同在。若沒有這些祭禮,以色列人怎樣明白神與他們同在呢?所以我們也要如此到主面前,我們的靈修便是每天到神面前所獻的馨香之祭。

燔祭,是先獻上自己;然後,神接納,並賜下能力和恩典。靈修,也是如此,每天先獻上自己,完全交託,然後領受神賜下的能力和恩典,才能過得勝的生活。每天的開始都要從敬拜神開始。

安息日要加獻兩隻一歲無殘疾的羊羔。現在一週七天的由來,是神在創世時所訂的。那時神把第七天作為祂的安息日,歇了創造之工;又把這安息日賜給以色列人。現在世界上也都沿用這一週七天的生活方式。猶太人守安息日,基督徒是否一定也要守安息日敬拜?

保羅對猶太人說:「你們謹守日子、月份、節期、年份,我為你們害怕,惟恐我在你們身上是枉費了工夫。(加4:11-12)」又說:「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心裡要意見堅定。守日的人是為主守的;吃的人是為主吃的,因他感謝神;不吃的人是為主不吃的,也感謝神。(羅14:5-6)」新約後,使徒們守主復活之日行敬拜之儀,也有主所賜的安息之實。每個星期的第一天都是從敬拜神開始。

摩西和約書亞的交接

〈民數記〉27:18-20  耶和華對摩西說:「嫩的兒子約書亞是心中有聖靈的;你將他領來,按手在他頭上,使他站在祭司以利亞撒和全會眾面前,囑咐他,又將你的尊榮給他幾分,使以色列全會眾都聽從他。」

在美國大選塵埃剛落定的此際,看到摩西和約書亞的交接,心裡特別有感觸。雖然說民主有民主的好處,但是因為人的罪,使再好的制度都充滿了邪惡與紛爭。看到神帶領摩西把權柄交給約書亞,完成了一個非常平和而順利的交接,對以色列人而言,那真是很有福氣的一個過程。

人的生命何等有限,偉大如摩西,也有一天要歸回他列祖之地。而神對摩西的定論是,他在米利巴時,沒有按著神的吩咐叫磐石出水,而是因為被百姓激動,極為憤怒的情況下,擊打磐石出水。因此神說,摩西和亞倫不信祂的話,沒有在百姓之前尊神為大,因此他和亞倫都不能進迦南地。相比之下,我們的一生中有多少次渺視神的命令呢?摩西只有一次違背神的命令,就進不了迦南地;那麼我們是否也因為違背神的命令,而失去許多神曾經預備要給我們的福氣?

摩西沒有任何怨言,他接受神的處治。雖然他曾經為了這個進迦南的使命而付出四十年的光陰,但是他沒有呼天搶地:「這是為什麼啊?太殘酷了!我走了四十年的曠野,受了那麼多苦,竟然只因為一次錯誤,就不能進迦南!」我們有時會因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想像中的回報而心懷不平,但是比起摩西的付出和犧牲,我們的付出又算得了什麼?難怪神說,摩西是在祂全家盡忠的,換句話說,摩西做一切都是為了神,不是為了自己。我們會想到自己的面子,自己的自尊心,自己的損失,自己的報酬,因此我們從來沒有辦法像摩西那樣,在人或神面前俯伏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