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荣牧师主讲
从欧洲教堂建筑谈到信仰的修正
教会经过一千多年后,有一些错误的路线出现,变得越来越厉害,离开圣经越来越远,人的权柄、意思盖过了上帝的主权与意思,但教会看起来似乎还是一样,教堂建得很大。十一世纪法国建立圣丹尼斯大教堂(Saint Denis Basilica Cathedral),这是歌德式的教堂建筑,可以坐一、两千人。【编按:歌德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pointed arch, ogival arch, or Gothic arch)──两个弯曲的侧面在拱的顶部以相对锐角相交;「肋状拱顶」(Rib vault),用于覆蓋广阔的空间,例如教堂中殿,由交叉或对角拱形肋骨的框架组成,此功能使哥德式大教堂的建筑师能够建造更高、更薄的墙壁和更大的窗户;「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是一种起支撑作用的建筑结构部件,用于平衡肋状拱顶对墙面的侧向推力。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Saint Denis Basilica Cathedral圣丹尼斯大教堂
哥德式教堂成为基督教建筑代表之一,从法国巴黎开始,慢慢向东传到德国,向西传到英国、荷兰、比利时,向南传到西班牙、义大利,全世界都接受基督教建筑的风格。这些建筑都大得不得了,但不是建在最大的城市,而是主教驻扎的地方,这些教堂所在的地方代表天主教的势力。除了政治上有君王统治百姓外,灵性上有主教管治该区的会友。那时没有麦克风,要把一万个人召集起来在一个地方,等候王的到来,需要一个很大的礼拜堂,这些哥德式礼拜堂因而设计成可容纳一万人左右。法国这种礼拜堂有二十多间。

巴黎圣母院
我在二十一年前特别到法国去,用了差不多十二天的时间,一间间去看那些礼拜堂,例如:巴黎圣母院(法语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编按: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著名的哥德式教堂之一,是法国哥德式建筑、雕塑和彩色玻璃的集大成者),兰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亚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沙特尔大教堂(Cathedral of Chartres)等。我注意这些建筑特点以及使建筑得以坚固的建造法,后来就形成我建礼拜堂的知识。我在设计印尼归正福音教会千禧建筑群(Reformed Millennium Center Indonesia,简称RMCI)时,改正从前一些大礼拜堂的建筑失误。
圣丹尼斯大教堂、巴黎圣母院、亚眠大教堂、兰斯大教堂、沙特尔大教堂的柱子大得不得了,有的甚至要七个人才能包围住一根柱子,坐在柱子后面的人完全看不到讲台上讲员的形象。这些可以坐一万人的礼拜堂,能够看清楚讲员的人,可能不到二千到四千人。怎么办呢?我们决定改正这个错误。我们建这个礼拜堂,一根柱子都没有,你坐在最后面与坐在最前面都能一览无遗,没有视觉上的拦阻。这是建筑上的修正。那么,在信仰的事上,我们的信仰有错需要修正吗?

Reformed Millennium Center Indonesia印尼归正福音教会千禧建筑群
为筹建圣彼得大教堂贩售赎罪券
到了一千五百年的时候,教会越来越腐败,有一种人心里有数,手里有资料,这些人心里非常痛苦,昼夜祷告,「上帝啊!祢的教会需要改革,但是拦阻的力量太大了,教会的权柄太高了」。怎么开始?需要的是胆量,需要的是根据。需要的是对圣经深入的研究,这样的人少而又少。这些人需要的勇气,这些人需要的影响力,要比教皇的力量更大。可能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上帝亲自干预祂的教会,除非上帝亲自兴起祂的仆人,不然哪一个人的权柄比教皇更大?虽然他讲的是真理,怎样说服基督徒?怎么改正教会的错误呢?许多人等待这个时刻来到。
到了一五一七年,教会的腐败从很多地方可以看得出来。所有人奉献的钱进到教会,教会要怎样用这个钱?用钱的人诚实吗?他是否智慧地将钱用在应该用的地方?这些问题越来越大。当时罗马最重要的大礼拜堂──圣彼得教堂已经建了一千多年(编按:圣彼得大教堂的前身是康士坦丁大帝所造的教堂,建于西元329年),实在太破旧了,教会因而要建大礼拜堂,大到一个地步,可以容纳几万人在里面敬拜。但建筑不是免费的,建筑所用的材料、工钱、雕刻、器具都是很贵的。那该怎么办?教皇要各地信徒奉献。呼吁了很久后,收到的钱还是不够。那怎么办?于是教会想出一个很不好的办法,就是卖赎罪券。当时的基督徒最怕被教会赶出去,因为当时盛行一句话:「教会之外,没有救恩」,这句话深植许多基督徒心里。他们一生劳碌,苦苦工作,最怕死了不能上天堂。整个欧洲百姓垄罩在这种恐惧下,日复一日过活。

圣彼得教堂
教皇利奥十世(Pope Leo X)打算盖起一座无比宏伟的圣彼得大教堂,透过贩售赎罪券筹措建堂资金。【编按:教皇利奥十世挥金如土,不到两年,前任教皇留下来的积蓄就已被他花光,还花掉了三代教皇的钱,包括前任教皇留下的财产、当时教廷每年固定的收入、将来要为他清偿债务的继承者的收入,使得教廷的财务顿时陷入枯竭。马德堡的阿尔布雷希特大主教为了获得美因茨(Mainz)大主教的职位,便找来销售赎罪券的约翰・台契尔,在整个德国巡回贩售,宣称:「钱币叮当投进捐献箱,灵魂应声出炼狱!」售卖赎罪券的行为最早起源于十一世纪的十字军时代。几百年下来,赎罪券五花八门:有个人券、通用券、特别券(限定某一指定教堂或教区使用)等,价格最贵的「无限赎罪券」据当时教会宣称,只要此券在手,不但以往所犯的罪得以一扫而清,将来所犯的罪也能预先得到赦免。到了一五一七年,又产生一种赎罪券,宣称除了能洗去个人的罪孽外,还可以洗去亲朋好友在炼狱的罪。】贩售赎罪券筹措建堂经费不是圣经的教训。为什么有人胆敢冒上帝的名篡改圣经、欺骗基督徒?因为他们要得到钱,美其名是为了建礼拜堂,实则上是篡改圣经,违背上帝的道,给魔鬼留地步。很多信徒很糊涂,只是一味盲从。这竟然发生在教会,所以教会需要改革。

教会贩售赎罪券
马丁路德写下《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会贩售赎罪券
改革教会的人在哪里?教会透过贩售赎罪券筹措建堂经费,此举让马丁路德写下《九十五条论纲》(Ninety-five Theses)钉在威登堡(Wittenberg)教堂的门上,将他反对的理由昭告百姓。当时很多人痛恨马丁路德,因为如果马丁路德成功,教会就收不到钱;如果马丁路德的影响越来越大,教皇要建的礼拜堂就建不成。这些教会领袖成为真理的仇敌。教会是传讲真理的地方,是真理的柱石与根基(提前3:15)。教会怎么变成反对真理者?
马丁路德认为这些攻击都是从魔鬼而来。改教家反对教会违背真理行事,改教家不是反对真理,反对真理的是教会领袖,这成为很大的讽刺。改教家站在真理的立场说真话,教会的领袖为了钱违背真理,抵挡的派势越来越大。当时的改教家,捷克有约翰·胡斯(John Huss, 1372-1415),英国有威廉·丁道尔(William Tyndale, 1494-1536)、约翰·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 c. 1320-1384),瑞士有慈运理(Hu|dreich Zwingli, 1484-I531)、布灵格(Heinrich Bullinger, 1504-1575),德国有马丁·布塞珥(Martin Bucer, 1491-1551)等。

赎罪券
这些改教家都是世上最有学问的人,精心钻硏圣经,找出千万的证据,发现教会偏差,需要改正错误。这些改教家是全世界最聪明、正直、诚实、遵行真理的人,却是当时教会领袖最为痛恨与加以反对的人。
教会本当靠着真理的道与撒但宣战,当时的教会反对圣经的真理,与持守圣经真理的改教家争战,争战的范围广至信仰、知识、教义、生活、道德等层面。我们今日若能在一间好的教会,上帝的仆人不但持守圣洁的生活,并且吃苦耐劳、勤奋诚实,按上帝真道的规模传讲真理,我们心里应当充满感谢,应当好好与上帝的仆人合作,做上帝的工作。改教家的成功是上帝所喜欢的。改教家的动机是善良的,但他们所发起的改教运动可能被犯罪的人利用,作为放纵情欲的借口,改教家要把人带回真理,这些恶人要离开真理。改教家受的逼迫有从教会而来,有从教会的仇敌而来,致使改教工作加倍受拦阻。你可以想像当时的马丁路德多么困难,得罪教会的领袖,外面的仇敌也希望利用他,盼望他把教会拆散,他们就可以自由犯罪。
那时魔鬼的攻击很多。当时教皇违背圣经的程度非常可怕,有的教皇挥金如土,有的教皇得了性病。当麦哲伦船上的水手罹患花柳病,抵达欧洲后,便在极短的时间将花柳病传遍欧洲,连教皇也得了花柳病。不可结婚的教皇怎么会生花柳病?一定是犯奸淫的罪,奸淫的罪不可能是跟好的女人发生关系,一定是跟妓女发生关系。教皇犯奸淫变成最大的丑闻,这个世界还有什么盼望?劝人要悔改,自己不悔改;对别人说:「我赦免你的罪」,自己犯了大罪。
马丁路德:「这是我的立场。」

马丁路德拒绝撤回自己的主张,坚称「这是我的立场」
上帝用改教家做为祂的鞭管教教会、更正教会。马丁路德于1517年十月三十一日,在威登堡教堂的大门钉上《九十五条论纲》,列出反对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点。五百零五年前马丁路德做了这件惊天动地的事,五年前全球教会举办改教五百周年纪念时,许多教会聚集在威登堡,租了一间旅馆,请我担任讲员。我们一起到威登堡教堂门口,宣讲上帝的真理。我们进到教堂,看到马丁路德的坟墓就在那间教堂,受到相当大的振奋,惊叹世上竟有如此勇敢的人。自那天起,天主教受到极大的震撼,教皇受了巨大的威胁,虚假的神父脸上无光,欧洲人都明白教会错在哪里,马丁路德此举带来全欧洲翻天覆地的巨变。【编按:《九十五条论纲》是以拉丁文写成的,本意是征求学术的辩论,有人将它翻译成德文,并以透过刚刚盛行的印刷术印刷发行,因而不胫而走,传遍德国和整个欧洲。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利奥十世1520年签发《斥马丁路德谕》,限马丁路德六十天内撤回自己的论点,否则施以绝罚。1521年,皇帝查理五世要他去国会承认错误,撤回《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说:「除非有圣经或明显的理由说服我,我无法撤回。我的良知受上帝话语的约束,而违背良知是既不正确又不安全的。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只能这么做了。愿上帝帮助我。」查理五世颁下禁令全面封杀路德,幸得萨克森选侯弗里德里希三世救助,让他藏身于瓦尔特堡(Wartburg),路德把整本新约圣经由希腊文译成德文。
他从1521年秋天开始翻译新约,在十一个星期内完成初稿。此后他又翻译了旧约,1534年完成了全部的翻译,成为德国人语言的基础。自从马丁路德改教以后,德国变成世界重要的国家。如果没有改教家,今天的教会不知道怎样回到圣经;如果没有马丁路德,今天的教会不知道纯正的福音应当是怎样的。天主教悔改了,他们慢慢回到圣经,他们也受马丁路德的影响。上帝兴起人做祂的仆人,勇敢顺服圣经的教训,指正教会的罪恶,使教会领袖悔改。我们事奉主的人不可妥协,我们要顺从圣经的真理,为耶稣基督做见证。

汉堡市圣米雪埃丽教堂旁的路德纪念像
内文:编自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主日信息20221030,未经讲员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