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V
本仁约翰(John Bunyan,1628~1688)是英国清教徒时期的传教者,亦是文学家。其著《天路历程》(Pilgrim Progress)是世界文学经典之一。他因不愿遵奉英国国教会,亦不放弃传教,而系狱十多年,以下就是他的小传。
本仁(又作文仁)于1628年出生于英格兰贝都福(Bedford)郡下的小镇伊律斯图(Elstow)。贝都福成为他一生活动的中心,他出身卑微;继父以补锅盘为业谋生,受教育的时间甚短。16岁参加军役其2年,1947年结婚,妻子玛琍十分贤慧,带2本书入门,一是《平民步上天国的路程》(Plain Man Pathway to Heaven),一是《敬虔的实行》(Practice of Piety)。
据他自述,他多年在罪恶中生活,直至听了「是否脱离罪恶进天国或继续犯罪进地狱」的道理,并领悟到耶稣基督的血洗清罪恶,始悔改。于1653年奥斯河(River Ouse)受浸,成了贝都福浸礼会的会友,经吉福牧师(Rev. John Gifford)的教导,1655年起就走上讲道之行列。1656年妻玛琍去世,1659年再娶,妻依利沙伯亦贤能。
1660年王室复辟,查理二世成为英格兰及爱尔兰的国王。查理二世为了巩固王权及国教会的权威,有意压制非国教会的各教会(被称为自由教会),禁止未获得国教会所发执照者讲道。于是本仁被捕,如答应今后不再讲道,禁锢三个月后可释放,但他始终不肯,遂被囚禁6年。经短期释放后再度被捕,直至1672年王下达「信教宽容令」(Declaration of Religious Indulgence),始获释,前后系狱12年。
本仁在狱内,从事制饰带(Laces)的工作,勉强养活家族。所勤读的就是《圣经》及《福克斯的殉道者列传》(奥秘,日夜和基督祈祷对话,靠无形无像但永存的神而得John Fox Book of Martyrs)。他背诵圣经、深谙其安慰,他也分享福音给狱友,并撰文著书。他的告白体自传《对罪魁的丰盛恩惠》(Grace Abounding the Chief of Sinners) ,就是在狱内所完成的。《天路历程》的首部,也在出狱前就开始撰写,直至1677年始刊行(其第二部出版于1684年,见天路历程第二卷)。
本仁获释放后,就任贝德福浸信会牧师,牧会共18年其间一度再被捕(1673年王收回「信教宽容令」),经一段时间后获释。他深信浸礼是信仰告白,是浸信教会史上的名牧之一,但因为他不遵奉教会体制,所以亦自认为是公理宗信徒(Congregationalists)。
他不仅热心于传道,对每一位会友亦非常关怀。他去世于1688年8月31日,之前为了要调解远地一对父子的不和,骑马旅行,遇大暴风雨,返途发烧,而不治。
《天路历程》首部是灵程经验的寓意文学。有一「堕落者」,逃出「毁灭之城」,遇十字架,而成了「基督徒」。一路访寻「天城」,途中遇各种各色的人物(如,智仁勇、心慈、敬虔、无知、善杀、弱质……)、状况(如失望泥沼、浮华世界、疑惑城等)、危险与各种考验,战胜魔王……到达快乐山与天城。宾威廉(William Chalmers Burns, 1815-1868)曾意译介绍给中文读者(参见《教会史话》 90,尔后出现译本甚多,不另列)。《天路历程》第二部是姊妹作,也可以说是续篇,是「基督徒」的妻子寻访天城的历程。本仁的著作甚丰,有全集的出版,除《天路历程》、自传《丰盛恩惠》外,著名的仍有《圣战》(Holy War)、《恶人的生死》(The Life and Death of Mr. Badman)、《圣城.新耶路撒冷》(The Holy City, or the New Jerusalem)等等。
《台湾教会公报》 2638期 2002年9月22日 p.13
今天跟大家介绍,由好消息电视台改编的,畅销超过三百年的世界经典名著《天路历程》的中文版动画。
《天路历程》的中文版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