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路上充满著锡兰关于「你的心灵不需要课程」的话题,勾起17岁时妈妈帮我报名很多坊间不同心灵课程的有趣回忆。

很多机构到现在还是很火,其中有个课程超级贵三天要30,000块,讲师是一个阿伯老外,翻译官是一个像刘亦菲的气质美女。

那个场地可以容纳100多人,老师把我们分成小组并叫每个人讲出自己最坏的习惯。当时旁边是一个19岁的年轻人,他说有抽烟的习惯,老师问他一天抽几根,他说七根,老师就把它痛骂一顿,说你抽七根有抽跟没抽一样,意志力这么样薄弱从现在开始把烟戒掉,接着叫他把烟拿出来,怒砸在地上踩。下午休息时,我从安全门出去发现整个楼梯间烟雾弥漫,老外讲师在吞云吐雾抽超凶,我傻眼问他说你不是说抽烟不好不能抽吗?他就非常冷漠的看着我说that just a job. (意思是同学,我工作逢场做戏,你别这么较真好吗)

课程当然少不了每个心灵课的必备sop ,把灯关掉放大海潮汐的心灵音乐,老师会在旁边用催眠方式把每个人童年最深的伤痛唤出,让人从冥想中尽情释放嘶吼,要我们跟自己和解,并原谅那些曾经伤害我们的人,原谅父母,最后老师再用打鸡血的方式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有爱最伟大最有自信的人。在这样无限的冥想催眠跟激励洗脑的疗程后,现场不管你是E人I人(外向或内向),都瞬间成为全世界最有爱的人。接着叫我们把衣服脱掉,男孩子剩一件内裤,女孩子只穿胸罩和内裤,男女面对面互相拥抱,彼此给予温暖用爱来治愈伤痛。

课程是蛮好玩的,也认识很多新朋友,但是激情过后童年创伤并不会被治愈,我们也没有因此成为最有爱的人。真正无限的爱只存在宗教意义上,譬如基督真神,祂有无限的爱。祂放弃天上的宝座,来到世上为人承担罪债;只有祂能真正医治人心里的创伤,并且成为我们力量的能源。人的爱都很有限,一时的拥抱过后,留下的是什么呢?

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祂才是我们可以仰望倚靠的神。

现代人有满多文明病,需要专业的心理师一对一咨商并引导,才能给予正确治疗。心理治疗师曾跟我说成人的心里问题主要来自于童年伤痛,尤其华人社会父母亲的教育方式充满打压贬低,很多人有过度低自尊的心理状态而产生内耗和衍生问题。像料理就是一个低门槛,高回报的治愈方式。照着麦可食谱做出一道好吃料理,增加对自己的信心认可,得到众人掌声,进而提升自我价值。

料理不仅是能照顾自己,更能照顾他人,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赋予我们归属感和社会连接,人都是渴望被爱,料理也是一种爱的表现。鼓励大家多多下厨,多多益善。(改写自麦可星级料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