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 19:12 于是米甲将大卫从窗户里缒下去,大卫就逃走,躲避了。
阅读经文: 〈撒母耳记〉上 19:1-24
扫罗隐藏的杀机终于再也无法隐瞒,他把这个想法公诸于世,向众臣仆和约拿单说他要杀大卫。但是就像约拿单说的,大卫不但没有犯错,反而拚命杀非利士人,他对扫罗是有益、有帮助的,少了一个这样的英雄,以色列人能打得过非利士人吗?除了扫罗,大家都能看得清楚,以色列人需要大卫这样勇敢的战士。我们有时会不会想,神的同在和不同在,于我们有何关系?为何《圣经》常常强调神的同在,好像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扫罗和大卫是个很好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有神同在和没有神同在的光景。扫罗失去了神的同在,虽然位极王尊,却一点安全感也没有,整天活在害怕和恐惧之中。他的表面很风光,有很多人侍候左右,有很多人听从他的调度,他想怎样就怎样,甚至想杀人时就去杀人。他有极大的生杀之权,但是他一点平安也没有。因此恶魔时时来找他,其实更正确的说法是,因为没有神的同在,他无从求告,被自己的愁烦和嫉恨所缠绕,所以自己一个人时,越想越着急,就有精神错乱的现象出现,变成一个失去理智的人,忘恩负义的人。
大卫每遇非利士人来争战,他就出去努力抗敌,扫罗却视他为眼中钉。嫉恨使人失去正确的判断,扫罗不感谢大卫的功劳或苦劳,只是不断地担心自己的声誉下降,大卫的声誉升隆。有时候我们在服侍神时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害怕别人的表现出色,取代了自己的位置,因而对心里嫉妒的人百般掣肘,甚至不给服侍的机会。扫罗和大卫的事发生在神所拣选的子民国度里,所以在神的家里,人若没有神的同在,就会发生比社会上的人更不公平的现象,使人对神的家灰心失望。
与扫罗正相反,扫罗好像活在阴影中,有鬼魅般害人的心思;大卫好像活在阳光下,充满了活力和希望。因为神与大卫同在,所以他办事比扫罗的臣仆精明,大家都喜欢他;大卫有安全感,他不去思想别人的阴谋。虽然扫罗屡次想杀他,但因他的反应极快,每次都躲了过去。所以大卫不是不聪明或愚笨,他知道扫罗有时会“发疯”,因此为扫罗弹琴时,也留了半只眼睛注意扫罗的举止,以免自己死得太早。即使如此,扫罗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我们很快会读到,大卫对扫罗的尊重和顺服,是出于他对神的尊重和顺服,因为扫罗是神的受膏者。
当大卫不为自己申冤时,神就让约拿单和米甲帮助他。米甲的家里有神像,这说明了一个现象,当时在以色列人当中,并不是全心全意归向耶和华。撒母耳从以色列的政治舞台上消失,留下扫罗,一个不尊重神的王,当然没有办法带领百姓,甚至他自己的家人去敬畏神了。米甲爱大卫,而且他们已经结婚,当然她要帮助大卫。大卫逃跑到拉玛,去见撒母耳,把扫罗对他做的事都说了。大卫因为敬畏神,虽然处在有生命危险的环境里,依然秉著正直和公义行事为人;与没有神同在的扫罗何等不一样。
扫罗三次派人去拉玛捉大卫,但是因为撒母耳在监管先知们说方言(受感说话),所以他们受感后就不追杀大卫,所以三次都无功而返,扫罗最后只好亲自出马。这里撒母耳监管先们们说方言的事,让我们明白,说方言时必须有人监管,不可以随意乱来。正好像保罗教导的,“若有说方言的,只好两个人,至多三个人,且要轮流着说,也要一个人翻出来。若没有人翻,就当在会中闭口,只对自己和神说就是了(林前14:28-29)”,“但在教会中,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林前14:19)”。
方言是圣灵赐下的一种恩赐,但是说了方言,能否有生命的改变?扫罗说了几次方言,因为他正好进到了圣灵在运行的地方,所以他也说方言。可是这样被圣灵“扫到”,对他的生命一点都没有帮助。《圣经》也提到神曾经让扫罗变为新人和被神的灵感动(撒上10/11),但是扫罗还是有神给他的自由意志,所以当他选择不听从神而听从自己时,神就离开他,不再与他同在。所以我们若有圣灵所赐的恩赐,固然很好,却不是可以拿来骄傲或自大的本钱。
真正的得救在于生命的改变,而不是有多少恩赐。当一个人的生命有所改变时,你也必然可以感受到神与那人同在或不同在。当神与那人同在时,他的生命就会流露出神的性情,虽然不是完人,但是会尽量做好;若神不与某人同在时,所有的夸张、傲慢、自大和不安全感,也会流露出来,因为他没有安全感,只好利用各种方法突显自己,以求别人的认同和尊重。所以《圣经》时时强调神的同在,因为有神同在,我们的行事为人才会尽量按著神的心意去做,彰显神的荣耀。虽然我们不完美,但是在神的恩典里,我们都应该有安全感,知道神爱我们。这就是最美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