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卫‧鲍森牧师 / 整理◎庄恩慈 / 好消息电视台
〈启示录〉中的七个教会就像镜子,反映出历世历代以来教会的优缺点。这七封信告诉我们,基督在各地寻找有爱心的教会、遭受苦难的教会、纯洁的教会、遵守真理的教会、活着的教会、宣教的教会和火热的教会。耶稣不但向这七间教会指出目前的景况,还告诉他们将来会发生的事,也是在呼召基督徒好好预备自己,去面对将来要来临的大患难。
从整卷〈启示录〉的背景来看,耶稣不是分别给这七封信,祂一次给出七封信,在同一卷书中。
〈启示录〉二、三章的标题可订为「地上的状况不好」,败坏的世界使教会妥协,而教会的两大杀手是拜偶像和淫乱,已悄悄渗透教会;现在就要改过自新,在患难来临之前改正,妥协的教会是受不住逼迫的。
第四到五章这段标题可订为「天上的状况很好」。因为地上的状况一团乱,有许多苦难、战争、饥荒、地震、疾病,相较于约翰所看见的天上,上帝安详地坐在宝座上,前面有水晶海,四周有像绿宝石的虹环绕,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不管地上发生什么事,上帝都不惊慌,因为祂了若指掌。上帝让基督掌管历史的结局,这结局记载在封了七印的书卷上,书卷上写着末日来临前,要发生的事。没有人配打开那印来终结历史,只有一位像狮子又像公羊者,公羊看起来像被宰杀过,身上有伤口,祂就是耶稣,祂是配得打开七印、掌管结局的人,因祂是首先的、末后的。
六到十八章的标题可订为「情况会先恶化再好转」。基督徒要面对的遭遇,不会比这里所描述的更糟。有四匹马跑遍天下,白马象征军事侵略、红马象征流血、黑马象征饥荒,灰马象征疾病。这四匹马已经在地上奔驰,天灾、巨大的冰雹、地震等,洋海、空气也遭到污染,全球都发生极大的灾难。这是上帝最后的警告,竭力叫人清醒,但世人仍不悔改。第一灾来临时,全球会死四分之一的人,第二灾来临时,剩下的又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亡,加起来是一半的人口,在这最后的灾难中,全球会有一半的人死于最后的灾难。不只世人遭祸,教会也要面临「大患难」,耶稣不会让大患难持续太久,否则没人能熬过。
再来是十九到廿二章,标题是「情况恶化之后会再大大好转」。有些人认为历史会不断循环,这是希腊的历史观;有些人对历史抱持乐观,认为会不断往上、往前;另外有人对历史抱持悲观,认为一切黯淡无望,情况会不断恶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善变、起伏不定,不知到最后结局是往下还是往上;再来就是末日历史观,抱持这种历史观的人,认为情况会严重恶化再突然好转,并且继续好转。
「得胜」这个词一共出现17次,将来会临到的好事都是应许给得胜的人。这是七封信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并非应许给基督徒,而是应许给得胜的人。得胜的必承受这一切为业;惟有胆怯、不忠心、淫乱、说谎话的……他们就在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
给教会的七封信中,最严重的部分是教会可能消失,基督徒可能失丧。所以基督徒需要坚持到底,上帝会尽全力来保守我们,但祂不会强迫人来爱祂,更不会强迫人持续向祂忠心,但祂会掌控你所面临的试探,在面对试探时有能力胜过。七封信的呼召带有急迫性,呼召教会每一个会友务必忠心到底,和众圣徒一同进入天国。
四个问题值得思考:
1.你对主耶稣有充分认识吗?我们在这里看见主耶稣有许多名字和称号,还有许多面貌。
2.你对自己的教会有充分了解吗?你是否以耶稣的眼光看自己的教会,教会在耶稣眼中有什么优缺点。我的教会属于哪一个?也许兼具好几个教会的特点,但需要从耶稣的眼光来看。
3.你有没有以负责的态度看自己该尽的本分?耶稣从来不曾叫人换教会,祂只要求我们要得胜。一些人像逛超市一样不停的换教会,你是否能在一个教会委身,在自己的职分上尽责。
4.你对未来有没有感到很兴奋?隐藏的吗哪和白石带给你多少动力?想到可以做上帝殿中的柱子,你有多渴慕?想到可以得到新名字,你有多兴奋?耶稣给的这些应许和奖赏,对你有意义吗?
辛苦的受训和练习只为了拿到奖牌,就算不能为教会得胜,至少要为自己得胜。就像耶稣忍受十字架的苦难,只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激励我们跑完全程,仰望耶稣。